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防水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55503发布日期:2024-03-18 18: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防水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材料防水检测,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防水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防水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材料一旦出现渗水、渗漏现象,不仅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还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对建筑材料的防水性能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的建筑材料防水检测中,主要采用物理性能检测、化学性能检测和电气性能检测等方法。物理性能检测包括拉伸强度、压缩强度、撕裂强度等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检测则关注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耐候性等化学性质;电气性能检测则主要检测材料的绝缘性能。

2、例如公告号cn217738946u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用防水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防水材料放置箱和收水筒,防水材料放置箱上铺设防水卷材后,当防水卷材漏水时,水流会通过透水孔进入防水材料放置箱内,并向下流入到收水筒内,人员只需观察收水筒内是否进水以及进水量多少便可检测出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如何,通过设置循环水管和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启动后通过循环水管能够将喷淋漏下的水体再次抽出进行循环喷淋,可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通过在箱门上设置透明玻璃,在箱体上设置水位观察窗,可方便人员实时查看防水材料的透水情况。

3、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建筑材料的防水检测,但是检测方式较为单一,由于户外环境复杂多变,而现有技术不能够模拟防水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防水效果,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防水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防水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防水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对防水材料检测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防水性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的上端面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外壳的外部铰接有箱门,所述外壳内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装置;还包括:

3、温度调节板,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温度调节板上端面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密封挡板,且密封挡板构成矩形结构;

4、密封箱,其设置在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的下方,所述密封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内延伸腔,且内延伸腔的底部安装有光学玻璃,所述密封箱上端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部的下端安装有水压传感器,所述固定管外部的上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固定管的上端安装有注水软管,所述注水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加压泵,加压泵与外壳相固定,且加压泵一端的进水管与供水管相连接;

5、蛇形管,其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板的内部,所述蛇形管的进水端安装有第一三通阀,且蛇形管的出水端安装有第二三通阀。

6、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的底部安装有蒸发器,所述外壳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热水箱,所述热水箱的下方安装有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下方均安装有风扇,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的底部均设置有热交换板,所述外壳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压缩机,且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通过介质输送管连接。

7、优选的,所述冷水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且冷水进管的外部安装有抽泵,所述冷水进管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一端相连接,且冷水出管的一端与第二三通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热水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且热水进管的外部安装有抽泵,所述热水进管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热水出管的一端与第二三通阀的另一端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ccd摄像头,且ccd摄像头延伸至内延伸腔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密封箱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连接套管,且液压升降装置的伸缩端延伸至连接套管的内部,所述液压升降装置伸缩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连接套管内腔之间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连接套管内腔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10、优选的,所述密封挡板的内壁上粘连固定有橡胶内衬,所述密封挡板的外壁上粘连固定有橡胶外衬,且橡胶内衬与橡胶外衬的接触部位均为倾斜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温度调节板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排水漏孔,且排水漏孔汇集至排水管。

12、优选的,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的前端均设置有加液管。

13、建筑工程检测用防水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步骤一、将防水材料放置在密封挡板所构成矩形的内部,并确保防水材料的边缘与密封挡板的内壁相贴合,随后开启液压升降装置,令其伸缩端带动密封箱朝下方移动,直至其下端与防水材料的上端面相接触,完成密封挡板和密封箱之间的密封;

15、步骤二、开启压缩机,制冷剂在压缩机内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压缩后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放热冷凝为液态,在一侧风扇的作用下对热水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节流阀进行节流,压力和温度降低,节流后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制冷剂吸热蒸发为气态,蒸发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吸入,压力和温度降低,从而对周围空气进行冷却,在另一侧风扇的作用下对冷水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冷却;

16、步骤三、对防水材料进行降温时通过第一三通阀令冷水进管与蛇形管的进水管连通,通过第二三通阀令冷水出管与蛇形管的出水管连接,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令冷水在蛇形管中循环,对防水材料进行降温,对防水材料进行加热时通过第一三通阀令热水进管与蛇形管的进水管连通,通过第二三通阀令热水出管与蛇形管的出水管连接,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令热水在蛇形管中循环,对防水材料进行加热;

17、步骤四、将外部水从注水软管输送至密封箱的内部,密封箱内部的水完全注满后,通过水压传感器了解内部的水压,得到设定压力后,关闭电磁阀实现保压,此时开始计时,当水压传感器数值降低时,表示防水材料出现渗透,确定在不同压力下防水材料的时间上限;

18、步骤五、开启电动推杆,可令ccd摄像头进入内延伸腔中,并通过下方的光学玻璃对防水材料进行图像采集,将捕获的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输到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提取目标的特征,在不同时间方向上进行比对,得出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时间下的结构状态。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发明通过密封挡板和密封箱的配合实现对防水材料检测区域的密封,操作者需优先将防水材料放置在密封挡板的内部,并确保防水材料的边缘与密封挡板的内壁相贴合,随后开启液压升降装置,令其伸缩端带动密封箱朝下方移动,直至其下端与防水材料的上端面相接触,一方面密封箱外壁的橡胶外衬与密封挡板内壁橡胶内衬的斜面互相挤压,从而提高彼此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随着液压升降装置伸缩端的继续下移,其底部的底板会与连接套管内部的压力传感器相接触,当压力数值达到设定值后,表示此时密封箱已完成与防水材料之间的密封,以便于为防水检测提供良好的密封环境。

21、2、本发明能够模拟不同温度下对防水材料的防水检测,常规检测下只需开启加压泵,将外部水从注水软管输送至密封箱的内部,密封箱内部的水完全注满后,可通过水压传感器了解内部的水压,得到设定压力后,关闭电磁阀实现保压,此时开始计时,当水压传感器数值降低时,表示防水材料出现渗透,从而确定在不同压力下防水材料的时间上限,同时设有冷水箱和热水箱,开启压缩机,此时制冷剂在压缩机内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压缩后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放热冷凝为液态,在一侧风扇的作用下对热水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节流阀进行节流,压力和温度降低,节流后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制冷剂吸热蒸发为气态,蒸发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吸入,压力和温度降低,从而对周围空气进行冷却,在另一侧风扇的作用下对冷水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冷却,对防水材料进行降温时通过第一三通阀令冷水进管与蛇形管的进水管连通,通过第二三通阀令冷水出管与蛇形管的出水管连接,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令冷水在蛇形管中循环,在冷量的交换作用下形成对防水材料的降温,对防水材料进行加热时通过第一三通阀令热水进管与蛇形管的进水管连通,通过第二三通阀令热水出管与蛇形管的出水管连接,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令热水在蛇形管中循环,在热量的交换作用下形成对防水材料的加热,该结构不仅能够令防水材料在高温、低温状态下进行检测,而且能够检测防水材料在不同温差下形成热胀冷缩对整体防水性的影响。

22、3、本发明通过设有图像采集机构,密封箱与防水材料贴合后,通过开启电动推杆,可令ccd摄像头进入内延伸腔中,并通过下方的光学玻璃对防水材料进行图像采集,将捕获的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输到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提取目标的特征,在不同时间方向上进行比对,得出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时间下的结构状态,进而得出更加精准的检测报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