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及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7661发布日期:2024-03-18 18:24阅读:9来源:国知局
地下管线及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线监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管线及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社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结构的数量越来越多,基坑施工开挖深度越来越大,且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管线较多,采取有效的监测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管线位移监测装置和一种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对地下管线和管侧土体有效的监测。

2、本发明公开的地下管线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杆、保护管以及用于与管线相连接的抱箍,所述监测杆下端与所述抱箍相连接,所述保护管套装于所述监测杆外周并将监测杆与土体相隔离,所述监测杆上端露出土体。

3、可选地,所述的地下管线位移监测装置还包括有观测保护井,所述观测保护井设置于监测杆上方,所述监测杆的上端延伸至观测保护井内。

4、可选地,所述观测保护井底部铺设有砂料。

5、可选地,所述抱箍包括扁钢和连接扁钢的端部形成环形结构的螺栓,所述扁钢的端部朝向设置,所述监测杆与所述扁钢的端部相连接。

6、可选地,所述保护管为pvc管。

7、本发明公开的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杆、保护管以及设置于管侧土体内的监测块,所述测杆下端与所述监测块相连接,所述保护管套装于所述监测杆外周并将监测杆与土地相隔离,所述监测杆上端露出土体。

8、可选地,所述的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还包括有观测保护井,所述观测保护井设置于监测杆上方,所述监测杆的上端延伸至观测保护井内。

9、可选地,所述观测保护井底部铺设有砂料。

10、可选地,所述监测块为混凝土块。

11、可选地,所述保护管为pvc管。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公开的地下管线及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可以对深基坑周边影响较大的地下管线以及周边土体的位移进行有效的观察,及时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加强对管线的保护;该装置制作、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地下管线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杆(23)、保护管(22)以及用于与管线(11)相连接的抱箍(21),所述监测杆(23)下端与所述抱箍(21)相连接,所述保护管(22)套装于所述监测杆(23)外周并将监测杆(23)与土体相隔离,所述监测杆(23)上端露出土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线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观测保护井(31),所述观测保护井(31)设置于监测杆(23)上方,所述监测杆(23)的上端延伸至观测保护井(3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线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保护井(31)底部铺设有砂料,所述保护管(22)延伸出所述砂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线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21)包括扁钢(212)和连接扁钢(212)的端部形成环形结构的螺栓(211),所述扁钢(212)的端部朝向设置,所述监测杆(23)与所述扁钢(212)的端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线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22)为pvc管。

6.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杆(23)、保护管(22)以及设置于管侧土体内的监测块(41),所述测杆下端与所述监测块(41)相连接,所述保护管(22)套装于所述监测杆(23)外周并将监测杆(23)与土地相隔离,所述监测杆(23)上端露出土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观测保护井(31),所述观测保护井(31)设置于监测杆(23)上方,所述监测杆(23)的上端延伸至观测保护井(31)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保护井(31)底部铺设有砂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块(41)为混凝土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22)为pvc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线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及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该地下管线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杆、保护管以及用于与管线相连接的抱箍,监测杆下端与抱箍相连接,保护管套装于监测杆外周并将监测杆与土体相隔离,监测杆上端露出土体。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杆、保护管以及设置于管侧土体内的监测块,测杆下端与监测块相连接,保护管套装于监测杆外周并将监测杆与土地相隔离,监测杆上端露出土体。本申请公开的地下管线及管侧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可以对深基坑周边影响较大的地下管线以及周边土体的位移进行有效的观察,及时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加强对管线的保护;该装置制作、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东,左银锋,马冰,熊家庆,王仪,黄恩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