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移动式校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3881发布日期:2024-03-13 21:05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移动式校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磅校核,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移动式校磅装置。


背景技术:

1、对于大型的化工单位,原辅料的每日进出量会达到几千吨甚至更多,体系特别庞大。每个中小型单位至少包含2台及以上地磅,涉及物料计量的地磅准确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2、如对于120t地磅,单个40kg的偏差一天的累积量往往会达到40kgx120车x单价3500元/吨=1.68万元,对请购方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为了保证地磅的准确定,需要计量员每天进行地磅的校准,校准包括角差的调整、段差的调整及地磅的系数的调整。对于上述工作需要叉车工叉起砝码,分别放置每个传感器上面,整个流程下来3台地磅最少需要一天的时间。

3、现有的校磅装置,在校核过程中,通常只能对单一地磅进行校核,校核效率不高。由于每台地磅都需要进行多次校核,所以需要多次定位,相应延长了校核时间。此外,由于用于校磅的砝码自身重量单一,无法对地磅进行多个重量区间的校核,无法评估不同重量区间内的灵敏度,影响最终的校核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移动式校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移动式校磅装置。

3、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移动式校磅装置,移动式校磅装置用于对地磅进行校准,包括支撑装置、调节装置、行走装置和校准块,支撑装置位于两个地磅之间,调节装置和支撑装置活动连接,调节装置将校准块放在地磅上,行走装置和支撑装置连接。

4、支撑装置作为主要的安装基础,用于对其他各装置进行安装,行走装置作为行走的主要动力源,驱动校准块移动,从而对地磅上不同位置的传感器进行检测,通过调节装置对校准块位移进行调节,便于同时对两个地磅进行校正,提高校磅效率,在进行校磅时,调节装置将校准块放在地磅上,以120t的地磅为例,需要校准块的重量为1~2t,行走装置可以调节校准块位于地磅长度方向的位移,调节装置可以调节校准块位于地磅宽度方向上的位移,从而覆盖整个地磅区域,通过两个地磅同时调整,当识别到地磅局部精度不达标时,再针对不达标的地磅进行局部检测。

5、进一步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摆臂,底座位于两个地磅之间,底座两侧到地磅距离相等,底座向上延伸设有立柱,立柱上设有回转槽,摆臂一端插入回转槽内,摆臂和回转槽转动连接,调节装置包括导向座和卷扬电机,摆臂上设有调向槽,导向座置于调向槽内,卷扬电机和导向座紧固连接,卷扬电机用于放卷钢丝绳,卷扬电机通过钢丝绳起吊校准块。

6、通过底座对立柱进行安装,立柱上端设置摆臂,摆臂端部插入立柱的回转槽内,插入部位通过大型轴承连接,使得摆臂可以进行全向转动,导向座和摆臂的调向槽滑动连接,通过导向座对卷扬电机进行安装,当转动到地磅的传感器上方时,卷扬电机输出转矩,对钢丝绳进行放卷,降低校准块的高度,使得校准块对地磅施力,由于校准块为标定重量的砝码,根据校准块下方传感器的读数显示,检测是否产生累积误差,若产生累积误差,则根据累积误差进行校磅,若不存在累积误差,则进行其他传感器检测。

7、进一步的,行走装置包括自走电机和调向电机,立柱两侧设有自走电机,两个自走电机机壳和立柱紧固连接,底座两侧分别设有直轨,自走电机输出端设有行走轮,自走电机通过行走轮和直轨齿面啮合,立柱上设有环轨,调向电机和摆臂紧固连接,调向电机输出端设有调向轮,调向电机通过调向轮和环轨齿面啮合。

8、行走轮和调向轮都为齿轮结构,直轨和环轨都为齿面结构,在对地磅长度方向的传感器进行检测时,通过立柱底部的自走电机驱动行走轮转动,行走轮和直轨通过齿面啮合,从而电动立柱沿着地磅长度方向移动,便于进行连续性自动检测,在针对不同地磅进行精检时,通过摆臂上的调向电机输出转矩,带动调向轮转动,调向轮和立柱上的环轨齿面啮合,从而使得摆臂可以沿着立柱做定轴转动,可以将校准块放在地磅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9、进一步的,调节装置还包括横担,校准块上设有越杆槽,横担一端穿过越杆槽,横担包括中杆,中杆两端分别设有边杆,校准块套设在中杆上,中杆上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定位槽沿着中杆竖直中心面对称设置,越杆槽上端两侧倾斜设置,越杆槽上端中部平行设置,行走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置于定位槽内,定位组件包括压杆,压杆和定位槽滑动连接,压杆为磁铁材质,定位槽内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位于压杆外层,压杆上端朝向越杆槽的倾斜面,压杆下端设有抵接弹簧,抵接弹簧和定位槽紧固连接;

10、初始状态:两个边杆远离中杆一端抵接在两个地磅上,边杆和地磅接触端位于地磅的传感器上端,校准块位于中杆中部;

11、双侧校磅时:卷扬电机通过摆臂带动校准块沿着中杆移动。

12、在进行校磅前,对地磅上表面进行清理,为了减小校准块的磨损,并防止校准块被污染,校准块不直接放在地磅上,而是通过横担和地磅接触,为了同时检测两个地磅,提高检测效率,对横担进行分体式设计,包括一个中杆和两个边杆,两根边杆分别放置在两个地磅上,横担在重力作用下,位于越杆槽最下端,和越杆槽底面接触,越杆槽上底面和中杆间形成检测间隙,当将两根边杆移动到两个地磅的传感器上后,卷扬电机放卷,使得校准块下行,检测间隙减小,由于两个定位槽对称布置,当校准块没有位于中杆中部时,由于越杆槽上底面两侧倾斜设置,校准块下行单位距离,带动两根压杆下行距离不同,从而使得两个感应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差异,即校准块此时为:向电流较大的感应线圈一侧偏离,根据检测到的电流差,控制卷扬电机收卷,使校准块的越杆槽上底面和中杆脱离,调向电机输出转矩,从而带动校准块向中杆中部移动,使得两侧地磅上的传感器此时受力均衡,由于卷扬电机通过钢丝绳和校准块为柔性连接,调向电机驱动摆臂转动时,可以带动校准块沿着中杆向一侧的边杆移动,使得横担和校准块组成整体重心偏移,移动过程可以进行步进移动,单次移动间距相等,从而进行多段式检测,检测地磅在不同重量区间内的检测精度,提高校磅质量。

13、进一步的,中杆上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竖直两侧为光面,调节槽上下两侧为糙面;

14、调节时:调节槽光面和越杆槽接触;

15、检测时:调节槽糙面和越杆槽接触。

16、校准块移动时沿着中杆上的调节槽移动,通过调节槽侧壁设置光滑表面,在校准块移动过程中,越杆槽和光面滑动接触,减少摩擦,防止磨损,影响校准块自身校准精度,在进行多段式检测时,校准块被放下,和调节槽的粗糙表面接触,防止地磅表面倾斜,造成的校准块偏移,影响检测精度。

17、进一步的,调节装置还包括调位组件,调位组件包括调位电机,调位电机和导向座紧固连接,调位电机输出端设有调位轮,调位轮和调向槽滚动接触。

18、通过设置调位组件驱动校准块移动,对多段式检测过程中,摆臂的摆动半径进行补偿,使得校准块可以沿着中杆直线移动,在补偿过程中,通过导向座上设置的调位电机输出转矩,带动调位轮转动,调位轮在调向槽内滚动过程中,可以带动导向座向远离摆臂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从而进行补偿。

19、作为优化,边杆上设有延长槽,中杆和延长槽滑动连接,延长槽内设有扩张缸,扩张缸输出端和中杆紧固连接。边杆通过延长槽对扩张缸进行安装,当两个地磅相近端的传感器校核完成后,两个扩张缸同时输出位移,带动两根边杆沿着中杆向两端滑动,直到滑到两个地磅相远端的传感器上,进行新一轮的校核。

20、作为优化,底座上设有导向槽,立柱下端两侧和导向槽连接。通过设置导向槽对立柱进行滑动导向,使得立柱呈线性移动,防止立柱移动过程中产生跑偏,影响校准块的定位精度,为了保证减小移动过程中的阻力,可以在立柱下端两侧设置四个滚轮,进行滚动导向。

21、作为优化,底座上设有t型钢,立柱和t型钢连接。通过t型结构,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对立柱进行限位,防止立柱起吊过程中倾倒。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两个边杆分别放置在两个地磅上,横担在重力作用下,位于越杆槽最下端,和越杆槽底面接触,越杆槽上底面和中杆间形成检测间隙,当将两根边杆移动到两个地磅的传感器上后,卷扬电机放卷,使得校准块下行,检测间隙减小,由于两个定位槽对称布置,当校准块没有位于中杆中部时,由于越杆槽上底面两侧倾斜设置,校准块下行单位距离,带动两根压杆下行距离不同,从而使得两个感应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差异,即校准块此时为:向电流较大的感应线圈一侧偏离,根据检测到的电流差,控制卷扬电机收卷,使校准块的越杆槽上底面和中杆脱离,调向电机输出转矩,从而带动校准块向中杆中部移动,使得两侧地磅上的传感器此时受力均衡,由于卷扬电机通过钢丝绳和校准块为柔性连接,调向电机驱动摆臂转动时,可以带动校准块沿着中杆向一侧的边杆移动,使得横担和校准块组成整体重心偏移,移动过程可以进行步进移动,单次移动间距相等,从而进行多段式检测,检测地磅在不同重量区间内的检测精度,提高校磅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