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2455发布日期:2024-04-18 20:4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害元素检测。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矿产品煅烧排放的废气陆续被列入环保在线监控范围,排放的烟气中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浓度必须满足超低排放要求,需要对烟气中的有害元素进行严格控制。

2、矿产品在煅烧炉中煅烧产生的烟气成分复杂,含有如铅、汞、锌等的重金属物质,以及如hcl、so2、nox、hf等多种酸性或腐蚀性气体,同时还夹带大量粉尘,这对烟气成分的检测分析要求也更加复杂化、多元化。

3、有些含量极低的有害元素存在于烟气中,但常规方法很难准确检测出这些痕量元素,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红外光谱法进行分析测试时,由于含量极低,容易受到其它气体干扰,造成测试分析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一些有害元素以极小颗粒的形式藏匿在烟气中,常规光谱法气体分析仪无法识别,也会造成分析结果不准确。相对而言,采用预配制好的吸收液吸收烟气中的有害元素是一种更加准确可靠、简单方便的方法,但目前的烟气吸收装置都存在着吸收过程中由于气流与吸收液接触不够充分,且接触时间很短暂,造成烟气中有害元素吸收不完全的问题,影响烟气中有害元素的含量检测。

4、因此,如何设计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是值得深思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包括:

3、吸收器,其包括:

4、吸收罐体,其上开设有进烟口、出烟口和出液口,所述进烟口通过管道与煅烧炉的排烟口连通,管道上设有阀门;

5、气泡细化结构,其包括横设于所述吸收罐体内的中通液板、滑动设于中通液板顶部的上通液板、滑动设于所述中通液板底部的下通液板,所述上通液板、所述中通液板、所述下通液板上分别设有多个上通液孔、多个中通液孔、多个下通液孔;

6、液体流量计,其进液端通过进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液体流量计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液体成分分析器连通,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进液管上设有阀门;

7、气体流量计,其进气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出烟口连通,所述气体流量计的出气端与烟气排烟管连通,所述进气管、所述烟气排烟管上均设有阀门;

8、其中,所述吸收罐体内容纳有吸收液,所述气泡细化结构浸没在所述吸收液的液面下方。

9、优选的是,所述吸收罐体的一侧下端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泵体和管道与吸收池连通,所述吸收池内容纳有吸收液,连通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进液口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10、其中,当进入所述吸收罐体的吸收液体积达到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泵体关闭,连通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泵体的管道上的阀门关闭。

11、优选的是,所述吸收器还包括混合管,其设于所述吸收罐体内,且位于所述气泡细化结构的下方,所述混合管包括:

12、环形分布液管,其环设于所述吸收罐体内侧底部,所述环形分布液管上设有液相进口和多个出液管口,所述液相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13、环形分布气管,其同轴设于所述环形分布液管上方,且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分布液管的直径,所述环形分布气管上开设有与所述进烟口通过管道连通的气相进口,所述环形分布气管上设有与多个出液管口一一对应的出气管口;

14、气液管,其为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的三通管,所述气液管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出气管口和对应的出液管口连通;

15、旋转喷嘴,其设于所述气液管的出口上,所述旋转喷嘴的壁面与对应的所述出气管口和所述出气管口所在的环形分布气管的截面圆心的连线相切。

16、优选的是,所述气泡细化结构还包括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所述上驱动件和所述下驱动件分别驱动所述上通液板和所述下通液板往复滑动,所述上通液板和所述下通液板的滑动方向相反。

17、优选的是,所述上驱动件和所述下驱动件结构相同,均为直线驱动器,所述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设于所述吸收罐体外壁上,所述直线驱动器的移动端密封穿设于所述吸收罐体内;

18、所述气泡细化结构还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直线驱动器的移动端同轴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通液板或所述下通液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平行于所述中通液板设置。

19、优选的是,所述下通液孔、所述中通液孔、所述上通液孔的直径自下向上逐渐减小。

20、优选的是,当所述吸收罐体的个数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吸收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吸收罐体的出烟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吸收罐体的进烟口连通,所述连通管道上设有阀门。

21、优选的是,多个吸收罐体内容纳的吸收液种类不同;

22、还包括汇合管,其与多个连通所述液体流量计出口端的管道连通,并通过管道与所述液体成分分析器的进液端连通,连通所述汇合管和所述液体流量计的管道上设有阀门,连通所述汇合管和所述液体成分分析器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23、优选的是,所述液体成分分析器包括分析器本体、与所述分析器本体电线连接的示警模块、与所述示警模块电线连接的警示灯,所述示警模块接收所述分析器本体检测的含量数值,并控制所述警示灯的开启与关闭,当所述示警模块接收到含量数值达到示警预设值时,所述示警模块控制所述警示灯开启。

24、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泵体,其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煅烧炉的排烟口连通,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烟口连通,连通所述煅烧炉排烟口和所述第二泵体的管道上设有过滤网,连通所述第二泵体和所述煅烧炉排烟口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25、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6、第一、本发明通过气泡细化结构中的上通液板和下通液板的设置,使得随着上升直径不断增大的气泡破碎成多个小气泡,以增大比表面积,增大气液传质面积,使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

27、第二、本发明通过将烟气和吸收液分别通过环形分布气管和环形分布液管一同加入气液管内混合后,再充入吸收罐体内,以进一步增加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28、第三、本发明通过经出气管口流出的烟气使得旋转喷嘴自动旋转,使得在吸收液内产生的气泡减少向中心聚集的趋势,提高气泡分布的均匀性,使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

29、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罐体的一侧下端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泵体和管道与吸收池连通,所述吸收池内容纳有吸收液,连通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进液口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还包括混合管,其设于所述吸收罐体内,且位于所述气泡细化结构的下方,所述混合管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细化结构还包括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所述上驱动件和所述下驱动件分别驱动所述上通液板和所述下通液板往复滑动,所述上通液板和所述下通液板的滑动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件和所述下驱动件结构相同,均为直线驱动器,所述直线驱动器的固定端设于所述吸收罐体外壁上,所述直线驱动器的移动端密封穿设于所述吸收罐体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液孔、所述中通液孔、所述上通液孔的直径自下向上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吸收罐体的个数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吸收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吸收罐体的出烟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吸收罐体的进烟口连通,所述连通管道上设有阀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吸收罐体内容纳的吸收液种类不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成分分析器包括分析器本体、与所述分析器本体电线连接的示警模块、与所述示警模块电线连接的警示灯,所述示警模块接收所述分析器本体检测的含量数值,并控制所述警示灯的开启与关闭,当所述示警模块接收到含量数值达到示警预设值时,所述示警模块控制所述警示灯开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泵体,其进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煅烧炉的排烟口连通,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烟口连通,连通所述煅烧炉排烟口和所述第二泵体的管道上设有过滤网,连通所述第二泵体和所述煅烧炉排烟口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产品煅烧后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检测装置,包括:吸收器,其包括:吸收罐体,其进烟口与煅烧炉排烟口连通;气泡细化结构,其包括横设于吸收罐体内的中通液板、分别滑动设于中通液板顶部和底部的上通液板和下通液板,且对应分别设有上通液孔、中通液孔、下通液孔;液体流量计,其连通出液口和液体成分分析器;气体流量计,其连通出烟口和烟气排烟管;其中,吸收罐体内容纳有吸收液,气泡细化结构浸没在吸收液的液面下方。本发明通过气泡细化结构中的上通液板和下通液板的设置,使得随着上升直径不断增大的气泡破碎成多个小气泡,以增大比表面积,增大气液传质面积,使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柏,李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