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7564发布日期:2024-04-18 20:5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智能仪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主控板检测,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仪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1、智能仪表是以微型计算机(单片机)为主体,将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有机结合,组成新一代智能化仪表。随着居民用户智能设备数量的增加,智能仪表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目前智能仪表的增产主要通过增加生产工位来实现,智能仪表增产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提升有限。

2、在智能仪表的整个生产工艺环节,影响其生产效率主要因素在于智能表的主控板硬件测试环节,其测试过程自动化程度低、人员需求量大、耗时时间长、检测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仪表检测系统,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智能仪表检测系统,包括:

3、主板自动输送件,其包括自动输送支撑件和主板夹持定位件,所述主板夹持定位件在所述自动输送支撑件上将所夹持的待检测主控板自动向预定位置输送;

4、主板自动检测件,其与所述主板自动输送件对应设置,其包括检测支撑件、竖向支撑滑动件、平面滑动件和旋转间距调整件,所述竖向支撑滑动件对应设置在所述自动输送支撑件下方,所述竖向支撑滑动件在所述检测支撑件上为所连接的所述平面滑动件提供竖向支撑,所述旋转间距调整件在所述平面滑动件上被水平调整其位置,所述旋转间距调整件按照预定顺序对所述待检测主控板进行检测。

5、优选地,所述主板夹持定位件包括夹持主动件和辅助夹持定位件,所述夹持主动件和所述辅助夹持定位件均设置在所述自动输送支撑件的输送带上;所述夹持主动件包括夹持固定座、夹持滑动轴、第一夹持头和第一弹簧,所述夹持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一侧边上,所述夹持滑动轴一端水平滑动贯穿在所述夹持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夹持头水平设置在所述夹持滑动轴一端上,所述第一弹簧套装在所述夹持滑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抵在所述夹持固定座和所述第一夹持头上。

6、优选地,所述辅助夹持定位件包括夹持固定柱、第二夹持头和纵向定位块,所述夹持固定柱一端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另一侧边上,所述第二夹持头与所述第一夹持头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夹持头设置在所述夹持固定柱另一端上,所述纵向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夹持固定柱旁的所述输送带上;多套所述辅助夹持定位件在所述输送带上等间距分布。

7、优选地,所述检测支撑件包括检测支撑架,所述检测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自动输送支撑件下方的地面上;所述竖向支撑滑动件包括自动伸缩杆、横向滑动座和纵向滑动座,所述自动伸缩杆底端设置在所述检测支撑架上,多个所述自动伸缩杆对称分布在所述输送带两侧;所述横向滑动座呈矩形槽状,所述横向滑动座两端分别设置在其中两个所述自动伸缩杆的顶端上,另一个所述横向滑动座两端分别设置在其余两个所述自动伸缩杆的顶端上,并且两个所述横向滑动座相互间平行;两个所述纵向滑动座相互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横向滑动座两端上。

8、优选地,所述平面滑动件包括横向滑动件、纵向滑动件和平面滑动座,所述横向滑动件设置在所述横向滑动座上,所述纵向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纵向滑动座上,所述平面滑动座设置所述横向滑动件和所述纵向滑动件上;所述横向滑动件包括横向动力件和横向滑移传动件,所述横向动力件和所述横向滑移传动件均设置在所述横向滑动座上;所述横向动力件包括第一齿轮箱、第二电机和第一蜗杆,所述第一齿轮箱滑动嵌装在所述横向滑动座的槽内,所述第二电机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横向滑动座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横向滑动座侧壁上的横向滑动通孔后贯穿入所述第一齿轮箱内,所述第一蜗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所述横向滑移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一蜗轮和第一滑座,所述第一传动杆为螺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水平贯穿入所述第一齿轮箱内,所述第一蜗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一滑座滑动嵌装在另一个所述横向滑动座槽内,并且所述第一滑座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纵向滑动件包括纵向动力件和纵向滑移传动件,所述纵向动力件和所述纵向滑移传动件均设置在所述纵向滑动座上;所述纵向动力件包括第二齿轮箱、第三电机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二齿轮箱滑动嵌装在所述纵向滑动座的槽内,所述第三电机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纵向滑动座上,并且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纵向滑动座侧壁上的纵向滑动通孔后贯穿入所述第二齿轮箱内,所述第二蜗杆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纵向滑移传动件包括第二传动杆、第二蜗轮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二传动杆为螺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一端水平贯穿入所述第二齿轮箱内,所述第二蜗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杆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所述第二滑座滑动嵌装在另一个所述纵向滑动座槽内,并且所述第二滑座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平面滑动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套装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上,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杆上。

10、优选地,所述旋转间距调整件包括旋转支撑件、间距调整检测件和角度调整件,所述旋转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平面滑动座上,所述间距调整检测件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件上,所述角度调整件设置在所述间距调整检测件上;所述旋转支撑件包括旋转传动轴、承载板、第四电机和检测固定槽,所述旋转传动轴一端竖直旋转贯穿在所述平面滑动座上,所述承载板套装在所述旋转传动轴一端上,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平面滑动座上,并且所述第四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旋转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检测固定槽设置在所述旋转传动轴另一端上。

11、优选地,所述间距调整检测件包括第五电机、第一间距调整件、第二间距调整件和检测件,所述第五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固定槽内,所述第一间距调整件和所述第二间距调整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机上,所述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间距调整件和所述第二间距调整件上;所述第一间距调整件包括第三传动杆、第一传动管和传动球,所述第三传动杆为螺杆,所述第三传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五电机的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管配合套装在所述第三传动杆上,所述传动球转动套装在所述第一传动管外,并且所述传动球外壁与所述检测固定槽内壁上的弧形槽配合;所述第二间距调整件与所述第一间距调整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间距调整件与所述第五电机的连接关系和所述第一间距调整件与所述第五电机的连接关系相同。

12、优选地,所述检测件包括检测滑动导向管、第二弹簧和滑动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滑动导向管一端设置在所述传动球上,所述第二弹簧嵌装在所述检测滑动导向管内,所述滑动检测探针底端滑动嵌装在所述检测滑动导向管另一端管内,并且所述滑动检测探针底端与所述第二弹簧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滑动导向管一端连接;两套所述检测件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间距调整件和所述第二间距调整件上。

13、优选地,所述角度调整件包括角度传动板、角度传动轴、第二传动管、第四传动杆和第六电机,所述角度传动板两端设置的第三滑块配合嵌装在所述检测固定槽槽底面上的第三滑槽内,所述角度传动轴的侧壁设置在所述传动球上,并且所述角度传动轴的自由侧壁穿过所述检测固定槽槽底上的角度调整通孔后配合嵌装在所述角度传动板底面上的角度调整槽内,所述第二传动管设置在所述角度传动板上,所述第四传动杆一端配合嵌装在所述第二传动管,所述第六电机设置在所述检测固定槽上,并且所述第六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四传动杆一端连接。

14、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智能仪表检测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主控板检测效率高、人员需求量少、耗时时间短和人工成本低;

16、2)本发明智能仪表检测系统设置了自动输送支撑件和主板夹持定位件,所述主板夹持定位件在所述自动输送支撑件上能够自动将所夹持的待检测主控板按照预定速度转运至预定位置,以供主板自动检测件自动检测;

17、3)本发明智能仪表检测系统设置了竖向支撑滑动件、平面滑动件和旋转间距调整件,所述竖向支撑滑动件能够控制所述旋转间距调整件的z轴向位移,所述平面滑动件能够自动调整所述旋转间距调整件x轴向和y轴向位置,所述旋转间距调整件能够改变两个所述滑动检测探针间距和倾角,以满足所述待检测主控板不同位置电路检测和适应不同类型主控板的检测要求,提高检测适用范围。

18、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