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0054发布日期:2023-08-05 22:5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路气密检测,尤其涉及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


背景技术:

1、在火车管路制造出来后,因为火车作为重要的交通以及运输工具,其在安装在火车上的火车管路气密性十分重要,因此在火车管路制造完成后需要使用到一种管路气密性检测装备对火车管路进行气密性检测。

2、现有技术(cn207923391u)公开一种管路气密性检测装备,检测装备本体包括进气接头、排气接头、管路连接接头、三通阀、壳体和开关,将待检测管路与外界大气封闭,将检测装备本体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操作管路与管路连接接头连通,气源与进气接头连通,进而操纵开关控制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通,进气接头与管路接头连通,气源进去管路内,管路与外界大气封闭,管路内的气压逐渐升高,到达一定峰值后关闭气压观察管路内部的气压是否降低,从而完成对管路气密性的检测。

3、但采用上述方式,检测装备本体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未经过固定,在对管路进行气密检测时不小心碰撞到检测装备本体,可能会导致检测装备本体产生移动影响气密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旨在解决现有管路气密性检测装备,检测装备本体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未经过固定,在对管路进行气密检测时不小心碰撞到检测装备本体,可能会导致检测装备本体产生移动影响气密检测结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包括检测装备本体和固定组件,

3、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底座和两个固定结构;

4、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检测装备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检测装备本体一侧;两个所述固定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底座两侧;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调节部件、连接杆、固定框和固定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一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调节部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调节部件一侧;所述固定框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一侧;所述固定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一侧。

5、其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支撑筒、第一电机、丝杆和伸缩杆,所述支撑筒与所述安装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底座一侧;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支撑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筒内部;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一侧;所述伸缩杆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且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再与所述支撑筒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丝杆一侧。

6、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驱动件、转块和抵板,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一侧;所述转块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驱动件一侧;所述抵板与所述转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块一侧。

7、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转杆和抵触杆,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框一侧;所述转杆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一侧;所述抵触杆与所述转杆螺纹连接,且与所述转块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杆一侧。

8、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弹簧层和防滑压板,所述弹簧层与所述抵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抵板一侧;所述防滑压板与所述弹簧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弹簧层一侧。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通过所述安装底座将所述检测装备本体放置在工作台上,根据工作台大小控制所述调节部件带动所述连接杆伸缩调节所述固定框的位置,使得所述固定框与工作台边缘扣合在控制所述所述固定部件抵触工作台边缘内侧完成对所述检测装备本体的固定,然后在对待检测的火车管路进行气密性检测,从而解决现有设备所述检测装备本体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未经过固定,在对管路进行气密检测时不小心碰撞到所述检测装备本体,可能会导致所述检测装备本体产生移动影响气密检测结果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包括检测装备本体,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路气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车管路用气密性检测器,包括检测装备本体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底座和两个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调节部件、连接杆、固定框和固定部件,通过安装底座将检测装备本体放置在工作台上,根据工作台大小控制调节部件带动连接杆伸缩调节固定框的位置,使得固定框与工作台边缘扣合在控制固定部件抵触工作台边缘内侧完成对检测装备本体的固定,从而解决现有设备检测装备本体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未经过固定,在对管路进行气密检测时不小心碰撞到检测装备本体,可能会导致检测装备本体产生移动影响气密检测结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明,张兴雨,刘杰,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宗明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