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2434发布日期:2023-07-15 14:2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实验模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是全球肥料生产和消费大国,自2011年至2021年肥料年均产量达到6千万余吨,肥料年均用量为近6千万吨。如此庞大的肥料产量和用量核心原因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利用率过低,我国的氮肥利用率一般在30%-40%,钾肥利用率一般不超过50%,磷肥利用率仅为15%-25%。我国肥料利用率低除却农民不合理施肥措施外,主要是由于挥发作用(氨挥发)、土壤固定作用(磷固定)、降水的淋溶作用(钾淋溶)等客观因素造成肥料不必要损失。

2、目前淋溶装置或氨挥发装置是检测肥料损失的便捷有效途径,但是针对淋溶、氨挥发等单一研究内容设计的装置较为简易,无法实现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精确采集,公开号为cn114002007a的专利申请,是分析土壤淋溶的装置,无法检测土壤氮素挥发损失量;公开号为cn205404418u的专利申请,是氨挥发吸收装置,无法检测土壤磷素和钾素淋溶损失量;公开号为cn207133286u的专利申请,可将淋溶和氨挥发于一体检测的土柱装置,其设计将氨气通过含有磷酸甘油的海绵进行吸收,存在氨气挥发量大无法全部吸收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常规装置氨气吸收不充分、试验结果不精确等缺点,提供一种可用于肥料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持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包括淋溶装置、玻璃片、氨吸收装置、淋溶液收集装置和真空泵;所述淋溶装置为圆柱形筒体结构,所述淋溶装置顶部由玻璃片密封、底部由底板密封,所述玻璃片设有注入孔和出气孔,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为中空半球形结构,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顶部连通淋溶装置底板、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氨吸收装置包括三个吸收瓶,所述吸收瓶内装有硼酸吸收液,三个所述吸收瓶之间依次通过橡胶管连通,所述氨吸收装置通过橡胶管连通玻璃片出气孔。

3、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吸收瓶之间依次通过第二橡胶管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进气端在前端吸收瓶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上、出气端在后端吸收瓶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下,首个所述吸收瓶通过第一橡胶管连通玻璃片出气孔,所述第一橡胶管出气端位于吸收瓶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下;尾端所述吸收瓶插接第三橡胶管,所述第三橡胶管进气端在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上,出气端位置设有真空泵。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5、(1)本实用新型用于实验室内检测,无需大田选区、不受自然降水和地势等环境因素干扰、避免田间取样耗时耗力的复杂操作,操作简便、采集流程迅速。

6、(2)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肥料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持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充分采集,从而使得测定结果更精确、更全面。



技术特征:

1.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淋溶装置、玻璃片、氨吸收装置、淋溶液收集装置和真空泵;所述淋溶装置为圆柱形筒体结构,所述淋溶装置顶部由玻璃片密封、底部由底板密封,所述玻璃片设有注入孔和出气孔,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为中空半球形结构,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顶部连通淋溶装置底板、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氨吸收装置包括三个吸收瓶,所述吸收瓶内装有硼酸吸收液,三个所述吸收瓶之间依次通过橡胶管连通,所述氨吸收装置通过橡胶管连通玻璃片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吸收瓶之间依次通过第二橡胶管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进气端在前端吸收瓶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上、出气端在后端吸收瓶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下,首个所述吸收瓶通过第一橡胶管连通玻璃片出气孔,所述第一橡胶管出气端位于吸收瓶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下;尾端所述吸收瓶插接第三橡胶管,所述第三橡胶管进气端在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上,出气端位置设有真空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实验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包括淋溶装置、玻璃片、氨吸收装置、淋溶液收集装置和真空泵;所述淋溶装置顶部由玻璃片密封、底部由底板密封,所述玻璃片设有注入孔和出气孔,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连通淋溶装置底板;所述氨吸收装置通过橡胶管连通玻璃片出气孔。本技术能实现肥料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持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充分采集,从而使得测定结果更精确、更全面。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一,刘峰,彭智,宋海妹,单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