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2257发布日期:2023-07-06 22:4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对铁矿石进行品质测定时,需要对铁矿石的多种性能分别进行检测,例如对铁矿石进行物相分析、粒度分析、抗压性能测试、煤炭性能测试等,其中对铁矿石抗压性能进行检测时,需要借助铁矿石压力试验机来完成;

2、现有的铁矿石压力试验机在使用时,需要借助铁矿石样品放置于检测处时,底端的样品承托盘需要人为与底端支撑柱进行居中定位,防止在施压过程中样品或样品承托盘偏移支撑柱发生意外情况;上述人为实现样品承托盘与支撑柱进行居中定位的方式,一方面难以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连接,另一方面人工反复调整承托盘与支撑柱之间的相对位置操作步骤繁琐复杂,因此基于上述缺陷,现提出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铁矿石压力检测设备需要人为实现样品承托盘与支撑柱进行居中定位的方式,难以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连接,且人工反复调整承托盘与支撑柱之间的相对位置操作步骤繁琐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能够实现样品承托盘于支撑柱顶端时实现自动定位,无需人工反复对两者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且保证了样品承托盘与支撑柱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保证压力实验检测能够稳定的进行。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包括压力检测机主体,所述压力检测机主体内腔中部底端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设置有自动定位机构,所述自动定位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内壁顶端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顶端,所述第一转杆底端设置有卷簧,且所述卷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杆外壁和所述支撑柱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外壁前后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外壁外侧垂直安装有夹块,且所述夹块向上延伸出所述支撑柱的外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柱内壁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壁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且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左侧,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外壁竖直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且所述第二齿条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安装板外壁相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外壁顶端放置有样品承托盘。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支撑柱内壁前后两侧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腔滑动内嵌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齿条外壁相连接。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开设的形状设置为燕尾形。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竖直开设于所述安装板外壁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腔滑动内嵌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齿条侧壁相连接。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滑块的形状设置为“t”字形。

7、上述技术方案中,前后两个所述第一齿条以所述第一齿轮竖直中心线为轴呈中心对称设置。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外壁圆周设置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圆周的挡板,所述挡板外壁前侧转动连接有门体。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内壁与所述支撑柱外壁贴合处呈倾斜向下趋势设置。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和所述门体设置为透明体。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2、1、针对铁矿石压力检测设备需要人为实现样品承托盘与支撑柱进行居中定位的方式,难以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连接,且人工反复调整承托盘与支撑柱之间的相对位置操作步骤繁琐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样品承托盘于支撑柱顶端时实现自动定位,无需人工反复对两者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且保证了样品承托盘与支撑柱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保证压力实验检测能够稳定的进行,通过样品承托盘、第二齿条、第二齿轮、第二转杆的配合,能够在样品承托盘重力作用下促使第二齿条向下移动,以实现第二转杆的转动,借助第二转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齿轮的配合,能够借助转动的第二锥形齿轮驱动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第一齿条、夹块的配合,能够同步实现对样品承托盘外壁左右两侧的夹紧,实现样品承托盘在支撑柱顶端的自动定位以及夹紧;

13、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遮挡机构,能够对压力检测过程中飞溅的碎渣进行有效遮挡,且能够实现碎渣的集中收集,通过挡板和门体能够对压力检过程中产生的铁矿石碎渣进行收集和防止飞溅,保证检测进行的同时更加安全和方便;

14、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样品承托盘于支撑柱顶端时实现自动定位,无需人工反复对两者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且保证了样品承托盘与支撑柱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保证压力实验检测能够稳定的进行,还能够对压力检测过程中飞溅的碎渣进行有效遮挡,且能够实现碎渣的集中收集,保证检测进行的同时更加安全和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包括压力检测机主体(1),所述压力检测机主体(1)内腔中部底端安装有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顶端设置有自动定位机构,所述自动定位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2)内壁顶端的第一转杆(3),所述第一转杆(3)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4)和第一齿轮(6),且所述第一齿轮(6)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顶端,所述第一转杆(3)底端设置有卷簧(5),且所述卷簧(5)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杆(3)外壁和所述支撑柱(2)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外壁前后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7),所述第一齿条(7)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柱(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7)外壁外侧垂直安装有夹块(8),且所述夹块(8)向上延伸出所述支撑柱(2)的外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柱(2)内壁的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外壁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2),所述第二转杆(12)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13)和第二锥形齿轮(14),且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位于所述第二齿轮(13)左侧,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外壁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3)外壁竖直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17),且所述第二齿条(17)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安装板(11)外壁相连接,所述第二齿条(17)外壁顶端放置有样品承托盘(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支撑柱(2)内壁前后两侧的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内腔滑动内嵌有第一滑块(10),且所述第一滑块(10)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齿条(7)外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9)开设的形状设置为燕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竖直开设于所述安装板(11)外壁的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内腔滑动内嵌有第二滑块(16),且所述第二滑块(16)与所述第二齿条(17)侧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16)的形状设置为“t”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所述第一齿条(7)以所述第一齿轮(6)竖直中心线为轴呈中心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外壁圆周设置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2)圆周的挡板(19),所述挡板(19)外壁前侧转动连接有门体(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9)内壁与所述支撑柱(2)外壁贴合处呈倾斜向下趋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9)和所述门体(20)设置为透明体。


技术总结
一种铁矿石检测设备,所属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压力检测机主体,压力检测机主体内腔中部底端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顶端设置有自动定位机构,自动定位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驱动组件,夹紧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支撑柱内壁顶端的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一锥形齿轮顶端。本技术能够实现样品承托盘于支撑柱顶端时实现自动定位,无需人工反复对两者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且保证了样品承托盘与支撑柱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保证压力实验检测能够稳定的进行,还能够对压力检测过程中飞溅的碎渣进行有效遮挡,且能够实现碎渣的集中收集,保证检测进行的同时更加安全和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毕建波,靳慧杰,孙超,毕建平,麻俐,韩明均,张岩鑫,李向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省德明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