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0051发布日期:2023-07-21 12:1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弯曲试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1、高延性复合材料在拉伸和剪切荷载下呈现出高强度、高延性、高耗能能力等优点,其中优异的弯曲抗裂性能可避免建筑物在自然灾害等恶劣环境下发生弯曲断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维修加固中。

2、高延性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是一项重要力学性能指标。目前,高延性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四点弯曲法,涉及的标准有《高韧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规程》t/cecs 97-2022、《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gb/t 15231-2008。两个标准的测试样品尺寸不同,t/cecs 97-2022的样品尺寸为160mm×40mm×40mm(长×宽×厚);gb/t15231-2008采用的是宽度45mm-50mm,长度不小于厚度的16倍,厚度不超过15mm的样品。这两种测试方法均需要将高延性复合材料制备成对应标准试样,然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相应龄期,在高精度的万能试验机上按照测试标准测试材料的弯曲性能。

3、高延性复合材料在弯曲性能测试方面对试样尺寸、养护条件和测试设备等有严格的要求,受有资质的检测机构的约束,不能及时测试材料的弯曲性能,对于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会影响下一步的工序,进而对工程进度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高延性复合材料在实际加固施工时,在既有结构表面压抹,压抹厚度在15mm~30mm之间,压抹后的高延性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无法及时准确测试,对其产品质量是否达标的评判造成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施工现场用的材料弯曲试验机快速测试高延性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技术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采用已压抹上墙的高延性复合材料进行测试,无需另外制备试样,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测试结果精确,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解决现场无法测试压抹后的高延性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包括下横梁、上横梁、移动横梁、立柱、丝杠机构、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立柱底部连接在下横梁上,顶部与上横梁连接,所述移动横梁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且移动横梁能够沿立柱轴向移动;所述丝杠机构中的丝杠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横梁和上横梁上,且丝杠与立柱平行,通过丝杠转动带动移动横梁沿着立柱轴向来回移动;所述上夹具连接在移动横梁底部,所述上夹具上设置有竖向压板;所述下夹具设置在下横梁上部,所述下夹具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竖向支撑板。

4、优选的,所述丝杠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总成、同步带、同步带涨紧总成和两个丝杠,两个丝杠底部分别与同步带的带轮连接,同步带涨紧总成用于调节同步带的松紧度和张力,所述驱动电机总成用于驱动带轮转动。

5、进一步的,所述丝杠外部套设有防尘套,所述防尘套具有伸缩性。

6、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底部设置有方管架,所述驱动电机总成、同步带、同步带涨紧总成均设置在方管架内,所述方管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7、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接近开关,用于控制移动横梁的位移上线。

8、优选的,所述上夹具包括底座一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竖向压板,所述竖向压板与底座一通过燕尾槽结构连接,所述底座一侧部设置有测量标尺一,所述底座一连接在上横梁底部。

9、优选的,所述下夹具包括底座二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竖向支撑板,所述竖向支撑板与底座二通过燕尾槽结构连接,所述底座二侧部设置有测量标尺二,所述底座二设置在下横梁上。

10、优选的,所述立柱设置在上横梁、下横梁的四个角处,所述丝杠设置在两个立柱之间。

11、进一步的,该试验装置还包括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与所述立柱平行,所述上横梁、移动横梁、下横梁均与不锈钢管连接,且移动横梁能够沿不锈钢管轴向移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进行弯曲性能测试时,无需制备标准尺寸的试块,一般可在加固后的施工墙面进行切割取样,再采用同种型号的高延性混凝土对墙面进行修补,无需另外制备试样,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测试结果精确,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解决现场无法测试压抹后的高延性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问题。

14、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进行补充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横梁(1)、上横梁(2)、移动横梁(3)、立柱(4)、丝杠机构(5)、上夹具(7)和下夹具(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总成(5-1)、同步带(5-2)、同步带涨紧总成(5-3)和两个丝杠(5-4),两个丝杠(5-4)底部分别与同步带(5-2)的带轮连接,同步带涨紧总成(5-3)用于调节同步带(5-2)的松紧度和张力,所述驱动电机总成(5-1)用于驱动带轮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5-4)外部套设有防尘套(6),所述防尘套(6)具有伸缩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底部设置有方管架(9),所述驱动电机总成(5-1)、同步带(5-2)、同步带涨紧总成(5-3)均设置在方管架(9)内,所述方管架(9)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上设置有接近开关(11),用于控制移动横梁(3)的位移上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7)包括底座一(7-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竖向压板(7-2),所述竖向压板(7-2)与底座一(7-1)通过燕尾槽结构连接,所述底座一(7-1)侧部设置有测量标尺一(7-3),所述底座一(7-1)连接在上横梁(2)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具(8)包括底座二(8-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竖向支撑板(8-2),所述竖向支撑板(8-2)与底座二(8-1)通过燕尾槽结构连接,所述底座二(8-1)侧部设置有测量标尺二(8-3),所述底座二(8-1)设置在下横梁(1)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设置在上横梁(2)、下横梁(1)的四个角处,所述丝杠(5-4)设置在两个立柱(4)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锈钢管(12),所述不锈钢管(12)与所述立柱平行,所述上横梁(2)、移动横梁(3)、下横梁(1)均与不锈钢管(12)连接,且移动横梁(3)能够沿不锈钢管(12)轴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用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包括下横梁、上横梁、移动横梁、立柱、丝杠机构、上夹具和下夹具;立柱底部连接在下横梁上,顶部与上横梁连接,移动横梁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且移动横梁能够沿立柱轴向移动;丝杠机构中的丝杠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下横梁和上横梁上,通过丝杠转动带动移动横梁沿着立柱轴向来回移动。采用本技术的试验装置进行弯曲性能测试时,无需制备标准尺寸的试块,一般可在加固后的施工墙面进行切割取样,再采用同种型号的高延性混凝土对墙面进行修补,无需另外制备试样,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测试结果精确,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解决现场无法测试压抹后的高延性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博,田婷,邓明科,刘明,冯绍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五和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