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速航空测量的气象载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9947发布日期:2023-06-10 07:3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低速航空测量的气象载荷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气象探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速航空测量的气象载荷。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气象测量技术在不断发展,基于低速航空器平台的航空测量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各项实时气象数据,在灾害应急处理、地理国情监测等领域拥有独特优势,正逐步成为空间地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

2、然而,受天气条件不断变化的影响,导致气流剧烈变化,造成现有技术中用于低速航空器平台的航空测量产品在探测过程中,无法精确连续的获取各项实时气象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低速航空测量的气象载荷。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低速航空测量的气象载荷。

3、具体的,所述用于低速航空测量的气象载荷,包括:

4、载荷室,容纳有第一探测模块;

5、探测通道,由所述载荷室的顶部壳体向外延伸形成;

6、其中,所述探测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形成于开设于所述探测通道的壳体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进气口相对所述载荷室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载荷室连通;所述第一探测模块的探头容纳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7、可选的,还包括:

8、若干个气孔,开设于所述探测通道的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

9、可选的,所述第一探测模块包括:温度测量模块、湿度测量模块、气压测量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探测模块,容纳于所述载荷室内,用于通过接口接收外部传入的气象数据。

11、可选的,还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定位导航模块;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定位导航模块电连接。

12、可选的,还包括:射频收发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用于向地面站发送数据;和/或,

13、wifi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用于向携带所述气象载荷的装置发送数据;和/或,

14、远程射频遥控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地面站的遥控指令。

15、可选的,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电路,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其中,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容纳于所述载荷室内,并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位于所述载荷室的壳体外侧。

16、可选的,还包括:状态指示灯,位于所述载荷室的壳体外侧,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的工作状态。

17、可选的,所述主控单元包括微处理器。

18、可选的,所述定位导航模块是gnss定位导航仪。

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低速航空测量的气象载荷,包括载荷室,容纳有第一探测模块;探测通道,由所述载荷室的顶部壳体向外延伸形成;其中,所述探测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形成于开设于所述探测通道的壳体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进气口相对所述载荷室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载荷室连通;所述第一探测模块的探头容纳于所述第二通道内。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在第一通道的两端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进气口相对载荷室的顶部的高度大于出气口,使得本公开的气象载荷在探测过程中,从进气口进入的气流因无法及时从出气口流出,而在第二通道内呈现出较短时刻的准静止状态,那么容纳于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探头即可获得准静止状态下的、更为精准的气象数据,随着气流的持续流动更新,便可获得精确连续的实时气象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象探测装置因受天气条件不断变化的影响,在气流剧烈流动情况下,无法精确连续的获取各项实时气象数据的问题。

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低速航空测量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模块包括:温度测量模块、湿度测量模块、气压测量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象载荷,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速航空测量的气象载荷,所述气象载荷包括:载荷室,容纳有第一探测模块;探测通道,由所述载荷室的顶部壳体向外延伸形成;其中,所述探测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形成于开设于所述探测通道的壳体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进气口相对所述载荷室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载荷室连通;所述第一探测模块的探头容纳于所述第二通道内。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象探测装置因受天气条件不断变化的影响,在气流剧烈流动情况下,无法精确连续的获取各项实时气象数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坤,郭启云,雷勇,郭然,刘振宇,孙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