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5376发布日期:2023-09-09 16:0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轨道。


背景技术:

1、地铁、高铁和轻轨属于人员密集型的交通方式,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其中,脱轨事故是运行中比较常见并且危险程度较高的事故类型之一。

2、列车行进过程中,在加速度冲击和侧向震动、弯道等因素影响下,轨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碾压伸长和侧向移动,即平行移动和侧向移动。如果移动距离超过安全距离就会导致列车高速行驶出现安全隐患。

3、经检索,中国专利cn212988254u,公开了一种检测轨道移动距离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信号反射板与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安装基座与列车轨道连接,并通过调节滑块调整,以满足不同规格的轨道安装;所述信号反射板通过螺栓与安装基座进行连接,通过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检测检测轨道的偏移距离。该方案中安装基座直接连接铁轨,一方面导致位移传感器的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安装效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铁轨的振动可能会导致调节滑块的连接螺栓松动,导致检测不准;而且位移传感器均暴露在外界,易受到环境影响,影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4、又如中国专利cn217532869u,公开了一种钢轨位移量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轨道,包括立架,立架包括横向安装板和顶板;横向安装板上安装垂向位移传感器,顶板安装横向位移传感器;横向安装板和顶板之间形成可供钢轨的轨底插入的容纳空间。本方案中,垂向位移传感器和横向位移传感器均非常靠近钢轨,钢轨容易碰撞到传感器,影响传感器的使用,另外该方案中仅能设置两个传感器,只能检测钢轨在两个方位上的位移检测,无法检测其他方位上的钢轨位移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轨道,可有效的提高检测装置的安装效率,而且减少外部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包括,感应盒安装座,卡设在轨道上,并同时与感应盒连接;传感器安装座,竖向设置在地基上,用于安装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感应盒,为下侧开口的箱体,设置在传感器安装座的上方,所述位移传感器均位于其内部,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检测感应盒的位置变化从而检测轨道的位移量。

4、本方案通过感应盒安装座将感应盒与轨道连接在一起,位移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安装座上,而且传感器安装座可同时安装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避免需要设置多个传感器安装座的情况发生,也可在现场安装前将位移传感器提前安装于传感器安装座上,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安装效率。位移传感器均位于感应盒内部,通过检测感应盒侧壁的位移量,实现对轨道位移量的测量,且利用感应盒实现对传感器的防护作用,从而减少外部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传感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5、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盒安装座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两端朝向轨道的一侧向外延伸,并在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中部形成可供轨道的轨底卡入的安装空间。将卡块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并分别卡在轨道的轨底两侧,两个卡块可通过长螺杆连接在一起,可以使用不同尺寸的轨道,提高本检测装置的适用性。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的一端朝向远离轨道的方向延伸形成大致水平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侧板,所述侧板的另一端设置感应盒。其中连接板为连接感应盒提供安装的位置。

7、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与连接板安装在一起,所述水平段的两侧突出形成翻边,用于夹持连接板。便于对感应盒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以及使得感应盒安装时,可在垂直于轨道的方向进行位置调节。

8、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用于设置感应盒,并且部分竖直段为感应盒的一个侧面,与其他侧面一起形成感应盒。部分竖直段作为感应盒的一个侧面设置,可以减少制作感应盒的来料用量,节约成本。

9、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用于设置感应盒,所述感应盒为完整的下侧开口的箱体,箱体竖直方向上的一个侧面与竖直段安装在一起。整体的感应盒安装在竖直段上,提高感应盒与侧板连接的便利性,并且能够分开同时加工,提高检测装置的制作效率。

10、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安装座包括固定板和第一竖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地基上,所述第一竖板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水平安装板。传感器安装座为位移传感器提供设置的位置,便于位移传感器的安装。传感器安装座与感应盒是分开制作,可以提高传感器安装座制作效率和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效率。

11、进一步地,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水平安装板上,其朝向大致垂直感应盒的顶面,用于检测轨道的垂向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竖板靠近感应盒的一端,其朝向大致垂直感应盒竖直的侧面和轨道的腰侧面,用于检测轨道的横向位移量。设置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可同时进行轨道的垂向和横向位移量检测。而且能够对位移传感器同步安装,简化了安装过程,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安装效率。

12、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安装座还包括第二竖版,所述第二竖版与第一竖板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还包括第三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三位移传感器设置在第二竖版靠近感应盒的一端,其朝向大致垂直感应盒竖直的侧面且大致与轨道延伸方向水平,用于检测轨道延伸方向的位移量。再设置第三位移传感器,可同时进行轨道的垂向、横向以及延轨道延伸方向的位移量检测。

13、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包括地基和轨道,所述轨道铺设在地基上,所述轨道的外侧安装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中位移传感器的朝向相对于轨道大致垂直或者平行,用于检测轨道的位移量;位移传感器均位于其内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朝向面对感应盒的内侧面设置。

14、本方案位移传感器均位于感应盒内部,通过检测感应盒侧壁的位移量,实现对轨道位移量的测量,且利用感应盒实现对传感器的防护作用,从而减少外部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传感器整体的使用寿命。而且检测装置整体安装过程简单,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安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盒安装座(1)包括卡块(101),所述卡块(101)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两端朝向轨道(4)的一侧向外延伸,并在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中部形成可供轨道(4)的轨底卡入的安装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的一端朝向远离轨道(4)的方向延伸形成大致水平的连接板(102),所述连接板(102)上连接侧板(301),所述侧板(301)的另一端设置感应盒(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01)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与连接板(102)安装在一起,所述水平段的两侧突出形成翻边(302),用于夹持连接板(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用于设置感应盒(3),并且部分竖直段为感应盒(3)的一个侧面,与其他侧面一起形成感应盒(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用于设置感应盒(3),所述感应盒(3)为完整的下侧开口的箱体,箱体竖直方向上的一个侧面与竖直段安装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座(2)包括固定板(201)和第一竖板(202),所述固定板(201)安装在地基上,所述第一竖板(202)一端与固定板(201)连接,另一端设置水平安装板(2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50)和第二位移传感器(51);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50)设置在水平安装板(203)上,其朝向大致垂直感应盒(3)的顶面,用于检测轨道(4)的垂向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51)设置在第一竖板(202)靠近感应盒(3)的一端,其朝向大致垂直感应盒(3)竖直的侧面和轨道(4)的腰侧面,用于检测轨道(4)的横向位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座(2)还包括第二竖版(205),所述第二竖版(205)与第一竖板(202)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还包括第三位移传感器(53),所述第三位移传感器(53)设置在第二竖版(205)靠近感应盒(3)的一端,其朝向大致垂直感应盒(3)竖直的侧面且大致与轨道(4)延伸方向水平,用于检测轨道(4)延伸方向的位移量。

10.一种轨道,包括地基和轨道(4),所述轨道(4)铺设在地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的外侧安装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其中位移传感器的朝向相对于轨道(4)大致垂直或者平行,用于检测轨道(4)的位移量;位移传感器均位于其内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朝向面对感应盒(3)的内侧面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轨道,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本技术的一种轨道位移检测装置,包括,感应盒安装座,卡设在轨道上,并同时与感应盒连接;传感器安装座,竖向设置在地基上,用于安装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感应盒,为下侧开口的箱体,设置在传感器安装座的上方,所述位移传感器均位于其内部,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检测感应盒的位置变化从而检测轨道的位移量。本技术的主要用途是可有效的提高检测装置的安装效率,而且减少外部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王婧雯,路国纬,林亚龙,马迪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