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9641发布日期:2024-01-26 23:0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一些国际主流的锂电池厂家在锂电池模组的结构设计中,往往采用大模组设计,将几十甚至上百个电芯用焊接方式并联或串联在一起,为了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与可靠性,多采用fpc或者ffc的方式对模组单体进行采样,所以需要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fpc或者ffc焊接在单个电池模组上。由于材料,工艺,过程处理的不成熟,单个电池模组与fpc或者ffc往往焊接存在缺陷,最终会导致整套电池包不能正常工作,但是由于目前的生产线上缺乏多模组封装前的检测设备,导致无法在多模组封装前检测出存在焊接缺陷的单个模组,使得封装完成的多模组的不良率高,降低了生产效率的同时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有效在多模组组装前发现有缺陷的电池单模组。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包括测试设备支架和转运流水线;所述转运流水线用于将生产完毕的电池单模组转移至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用于将生产完毕的电池单模组进行组合封装;所述测试设备支架设置于转运流水线上方;所述测试设备支架上放置有pc机、稳压源、bms一体机、can盒、线束和插头;所述插头一端用于被转运流水线转移至测试设备支架下方的待测电池单模组的fpc或者ffc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线束与bms一体机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bms一体机的信号输出端与can盒的输入端电连接;can盒的输出端与pc机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稳压源的电源输出端与bms一体机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测试设备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分布的顶层板和中层板;顶层板和中层板均与地面保持水平;所述顶层板用于放置pc机,所述中层板用于放置稳压源、bms一体机和can盒;所述插头和线束位于中层板下方,位于转运流水线上方。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测试设备支架包括四个支柱、顶层框架和中层框架所述顶层框架和中层框架为矩形结构,顶层框架和中层框架的四角分别固定于四个支柱上;所述顶层板固定于顶层框架上;所述中层板固定于中层框架上;所述四个支柱的底部分别固定于转运流水线两侧。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层框架包括4个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支柱垂直固定连接。

6、上述技术方案中,同一个中层框架中相邻的两个横杆上相邻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于同一个支柱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柱与横杆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由上至下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卡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卡设于滑槽内并在滑槽内移动,第一螺栓的螺杆垂直于支柱向滑槽外延伸;所述横杆的端部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螺杆;每个横断端部与支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l型连接件,l型连接件上设置有轴线相互垂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螺栓的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并通过第一螺母与l型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和相应的支柱位于l型连接件两侧;第一螺杆的螺杆穿过第二通孔并通过第二螺母与l型连接件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位于相应的横杆下方,第二螺母位于l型连接件下方,第一螺母位于第二螺母下方;l型连接件与相应的横杆底面和支柱侧面紧密贴合。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层框架的顶面和相应的支柱之间设置有挡板。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pack单模组测试简易工装,针对电池单模组入箱前对电芯单体电压进行采样,通过pc机配置的现有软件程序判断电芯单体是否存在压差,焊接不良,线序连接错乱以及温度传感器是否存在问题,可以避免电池pack各零部件全部组装完成后发现问题再拆装所引起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可以避免因线序问题所造成bmu的损坏。本实用新型同时通过支架结构的形式分层对个模块进行合理布置增加了可实施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布设于转运流水线上方,实现了在电池单模组入箱前对电池单模组进行检测,在不破坏原始工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布设设备,增加了检测工序,有效节约了设备布设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中层板的高度可调,以适用于不同的流水线工况,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设备支架和转运流水线;所述转运流水线用于将生产完毕的电池单模组转移至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用于将生产完毕的电池单模组进行组合封装;所述测试设备支架设置于转运流水线上方;所述测试设备支架上放置有pc机、稳压源、bms一体机、can盒、线束和插头;所述插头一端用于被转运流水线转移至测试设备支架下方的待测电池单模组的fpc或者ffc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线束与bms一体机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bms一体机的信号输出端与can盒的输入端电连接;can盒的输出端与pc机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稳压源的电源输出端与bms一体机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分布的顶层板和中层板;顶层板和中层板均与地面保持水平;所述顶层板用于放置pc机,所述中层板用于放置稳压源、bms一体机和can盒;所述插头和线束位于中层板下方,位于转运流水线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支架包括四个支柱、顶层框架和中层框架所述顶层框架和中层框架为矩形结构,顶层框架和中层框架的四角分别固定于四个支柱上;所述顶层板固定于顶层框架上;所述中层板固定于中层框架上;所述四个支柱的底部分别固定于转运流水线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框架包括4个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支柱垂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同一个中层框架中相邻的两个横杆上相邻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于同一个支柱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与横杆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由上至下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卡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卡设于滑槽内并在滑槽内移动,第一螺栓的螺杆垂直于支柱向滑槽外延伸;所述横杆的端部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螺杆;每个横断端部与支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l型连接件,l型连接件上设置有轴线相互垂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螺栓的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并通过第一螺母与l型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和相应的支柱位于l型连接件两侧;第一螺杆的螺杆穿过第二通孔并通过第二螺母与l型连接件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位于相应的横杆下方,第二螺母位于l型连接件下方,第一螺母位于第二螺母下方;l型连接件与相应的横杆底面和支柱侧面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框架的顶面和相应的支柱之间设置有挡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单模组的测试设备,包括测试设备支架和转运流水线;所述转运流水线用于将生产完毕的电池单模组转移至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用于将生产完毕的电池单模组进行组合封装;所述测试设备支架设置于转运流水线上方;所述测试设备支架上放置有PC机、稳压源、BMS一体机、CAN盒、线束和插头;所述插头一端用于被转运流水线转移至测试设备支架下方的待测电池单模组的FPC或者FFC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线束与BMS一体机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BMS一体机的信号输出端与CAN盒的输入端电连接;CAN盒的输出端与PC机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稳压源的电源输出端与BMS一体机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本技术可以在多模组组装前发现有缺陷的电池单模组。

技术研发人员:郭朝,杨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