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1739发布日期:2023-09-21 01:2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气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大气采样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大气采样器常用在环境检测中,以对待监测室内或室外的气体进行采样,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349821u)公开了环境检测用大气采样器,其通过调节采样盘的举升高度,之后立起采样器主体、延长管和采样盘,以使得空气从采样盘、延长管、连接管和进气管输入进气端进行检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延长管中的气体并不能完全有效被收集,气体会滞留在延长管内,且流通效率较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气采样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大气采样器在采样中延长管内的气体并不能被完全有效收集,气体滞留在延长管内,且流通效率较慢的缺陷,因而提供一种大气采样器。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气采样器,包括:

3、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以向所述箱体内输送气体;

4、所述箱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以及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二连通口连接有导气管的一端,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空腔至所述第三空腔;

5、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吸气装置以向所述箱体内吸气;

6、所述第一空腔内还设置有单向阀结构以使所述箱体外气体向内流动。

7、优选地,所述进气口连接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为伸缩管,所述集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口,所述集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集气嘴,所述集气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集气嘴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的横截面半径小于另一端横截面半径。

8、优选地,所述吸气装置为管道风机,所述第二空腔外的所述箱体侧壁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内与所述箱体外。

9、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结构为特斯拉单向阀结构,所述特斯拉单向阀结构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口,所述特斯拉单向阀结构的流向由所述进气口向所述第一连通口。

10、优选地,所述第二连通口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侧壁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两个直角边均与所述第二连通口两侧的所述第二空腔的侧壁连接,所述u形板投影在所述箱体顶部的平面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置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竖直端贯穿所述滑动孔伸向所述u形板内,所述t形块水平端与所述u形板滑动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小孔内均设置有集气瓶;

12、所述第三空腔和所述第四空腔外的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内设置有操作门,所述操作口一端与所述操作门一端铰接。

13、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个端部与所述箱体顶部连接,所述箱体顶部还设置有摄像机以对所述箱体外环境记录。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气采样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的一侧设置进气口以向箱体内输送气体,第二空腔内设置吸气装置以向箱体内吸气使得第一空腔内的气压降低,从而便于箱体内气体向内流动,第一空腔内还设置有单向阀结构以使箱体外气体向内流动,使得气体在进入到箱体内后通过导气管向第三空腔,在第三空腔内的导气管管口进行目标气体的收集,且可以加速气体的流动,以使得流通效率更快;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斯拉单向阀结构的流向由进气口向第一连通口,以使得其为正向流动反向,同时防止第三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气体向第一空腔流动,在气体流动的过程中,特斯拉单向阀结构可以加速气体的流动,进而提高收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气采样器,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以向箱体内输送气体;箱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以及第三空腔,第一空腔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连通口连接有导气管的一端,导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空腔至第三空腔;第二空腔内设置有吸气装置以向箱体内吸气;第一空腔内还设置有单向阀结构以使箱体外气体向内流动。根据本技术通过第一空腔内还设置有单向阀结构以使箱体外气体向内流动,使得气体在进入到箱体内后通过导气管向第三空腔,在第三空腔内的导气管管口进行目标气体的收集,且可以加速气体的流动,以使得流通效率更快。

技术研发人员:夏骏洋,郭飞,王鑫,贺小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检评价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