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收集装置

文档序号:36573719发布日期:2023-12-30 10:1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是一种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转基因作物与其近缘野生种间的基因漂移是目前生物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当转基因植物发生基因漂移时,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如产生超级杂草、危害生物多样性、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等。因此,对于转基因作物基因基因漂移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现行的国家标准(如:农业部953号公告-10.3-2007、农业部953号公告-11.3-2007、农业部953号公告-12.3-2007等)对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漂移的检测方法进行规定。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需要较大的种植面积(不小于10000 m2),逐渐被其它检测方法所取代。

2、众所周知,基因漂移主要是通过转基因作物花粉的传播,因此,了解花粉传播的路径和距离,及时采取物理隔离,就能有效地控制基因漂移的风险。本装置基于风向标原理,可以有效接收漂移路径上的花粉,从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上,全方位、立体化地对转基因作物基因漂移进行监控,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3、此外,外来入侵植物发生和繁殖,会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传统的监控措施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实地进行考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edna技术的兴起,国外已经有许多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成功检测到了入侵植物。作为edna技术样品收集必不可少的设备,本装置通过收集植物花粉和组织残片,为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样本基础,进而实现对特定区域植物多样性的摸底排查。本装置的研发有利于我国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控,提升监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收集装置,能够满足不同环境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采集。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风动器和中轴。

3、所述收集器设有进风口、顶层筛网、中层筛网和下层静电吸附膜;所述进风口位于收集器前端,尺寸为20×50 mm,并装有60目不锈钢网;所述顶层筛网为18目不锈钢网,与收集器顶层外壳相连;所述中层筛网为60目不锈钢网,位于收集器中层;所述下层静电吸附膜,位于收集器最下层,可从收集器后端放入。

4、所述风动器设有底座、挡板、风板和转轴;所述底座边缘有2 cm高的凸起;所述挡板位于收集器上方,挡板支架可与底座凸起的边缘相连;所述风板与底座相连,尺寸为200×250 mm;所述转轴位于底座与风板之间,且与二者相连,内置轴承。

5、所述中轴为高2 m,直径为3 cm的不锈钢管,可插入地下约30 cm,地上部分设有风动器若干限位装置,间隔为10 cm。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精巧,便于携带、安装、移动,可设置于农田、林地、草原等不同环境中。当装置被风吹动时,取样器入口始终对准来风方向,通过收集不同水平和垂直空间内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样本,可用于转基因作物基因漂移检测、外来入侵植物发生与发展监控等领域,具有低成本、便捷、高效等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1)、风动器(2)、中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动器(2)设有底座(2-1)、挡板(2-2)、风板(2-3)和转轴(2-4);所述底座(2-1)、边缘有2 cm高的凸起,用于承托收集器(1);所述挡板(2-2)位于收集器(1)上方,挡板(2-2)支架可与底座(2-1)凸起的边缘相连;所述风板(2-3)与底座(2-1)相连,尺寸为200×250 mm;所述转轴(2-4)位于底座(2-1)与风板(2-3)之间,且与二者相连,内置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3)为高2 m,直径为3 cm的不锈钢管,可插入地下约30 cm,地上部分设有风动器(2)若干限位装置,间隔为10 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中微小颗粒样本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风动器和中轴。所述收集器通过进风口、顶层筛网、中层筛网和下层静电吸附膜等,在过滤空气中较大物体的同时,收集微小颗粒(如粉尘、花粉等)。所述风动器用于固定收集器,同时将进风口对准来风方向,便于样本的收集。所述中轴用于安放整个收集装置和设置收集的通量。本技术可收集不同水平和垂直空间内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解决了转基因作物基因漂移检测、外来入侵植物发生与发展监控等领域,样本收集难度大的问题,具有低成本、便捷、高效等特点,可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张瑞雪,刘娜,徐石勇,李瑞环,赵新,程有普,齐欣,张辰,王雅偲,姚俊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