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测温线整理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8460发布日期:2023-08-27 13:3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测温线整理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胎测温线的,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测温线整理工装。


背景技术:

1、轮胎测温试验时,在埋线阶段都是将测温线一根根排在地上,每根测温线长15米左右,至少20根线,占用公共区域面积大,人员车辆来往时容易将已编号的测温线打乱,影响测温试验数据的有效性。

2、现有技术中,为降低多根测温线之间出现错乱的可能性,通常设置收取辊,收取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用于绕卷测温线的绕卷区域,将多根测温线分别绕卷于不同的绕卷区域;使用时,驱使收取辊转动,可同时对收取辊的所有绕卷区域上的多根测温线进行收放,以提高各测温线之间的收放便捷性,降低多根测温线之间出现错乱的可能性。

3、然而,在测温线实际使用中,当只需使用部分测温线时,转动收取辊进行放卷,此类收取辊同时将所有测温线进行放卷,导致不使用的测温线也同时放卷于收取辊,此时需要人工将不使用的测温线重新绕卷于收取辊,存在诸多不便,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所有测温线之间的放卷灵活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测温线整理工装。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轮胎测温线整理工装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轮胎测温线整理工装,包括安装架和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收取辊,所述收取辊的周壁沿其轴向转动安装有多个轮盘,所述轮盘设有用于绕卷测温线的绕卷区域,所述轮盘设有用于连接测温线两端的固线件;每一所述轮盘均可拆卸安装有用于使所述轮盘固定于所述收取辊的连接件。

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轮盘与连接件的设置,轮盘常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收取辊,驱使收取辊转动,所有轮盘在各自连接件的作用下与收取辊固定连接而能够跟随收取辊同步转动,使得所有测温线能够收卷于或放卷于对应的绕卷区域,以实现所有测温线的同步收放;每一轮盘均转动安装于收取辊,当只需要使用部分测温线时,通过拆卸此部分测温线对应轮盘的连接件,解除轮盘与收取辊之间的固定效果,然后将需要使用的测温线拉出并迫使对应的轮盘绕收取辊转动,以放卷于测温线,从而能够将此部分的测温线向外拉出,而未拉动的测温线能够始终保持位于各自的绕卷区域内,提高所有测温线之间的放卷灵活性。

5、可选的,所述轮盘的周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收取辊的外周壁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包括蝶形螺栓,所述蝶形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蝶形螺栓的设置,转动蝶形螺栓驱使蝶形螺栓插设于或脱离于第二连接孔,从而实现轮盘与收取辊之间的固定或分离,提高轮盘与收取辊之间拆装的便捷性;另一方面,作业人员旋动蝶形螺栓便可驱使轮盘与收取辊之间的固定或分离,无需另外借助其他工具,提高整体结构的操作便捷性。

7、可选的,所述收取辊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保持所述收取辊与所述安装架之间相对位置的限位件。

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测温线放卷或收卷完毕后,通过限位件固定收取辊与安装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限制收取辊的自由转动,降低测温线在使用过程中,收取辊发生自由转动而导致测温线长度变化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滑动套和限位柱,所述滑动套滑移安装于所述收取辊的一端外壁,所述限位柱固定于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滑动套的侧壁;所述滑动套靠近所述限位柱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有所述限位槽绕所述滑动套的中轴线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相对设置,当所述滑动套朝靠近所述限位柱的一侧滑动时,所述限位柱可插设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

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滑动套和限位柱的设置,拉动滑动套朝远离限位柱的一侧移动,迫使滑动套的限位槽脱离于限位柱,当限位柱脱离限位槽后,收取辊能够相对于安装架转动,以放卷或收卷于测温线;当收取辊放卷或收卷完毕后,推动滑动套迫使滑动套朝靠近限位柱的一侧移动,并迫使限位柱插设于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柱能够起到限制滑动套相对于安装架发生转动的作用,从而固定收取辊与安装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11、可选的,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安装架的端面固定有第一磁铁,每一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均固定有第二磁铁,当所述限位柱插设于所述限位槽时,所述第一磁铁吸合于所述第二磁铁。

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当限位柱插设于限位槽后,第一磁铁吸合于第二磁铁,从而使滑动套吸合于限位柱,降低滑动套自由滑动而使限位柱脱离限位槽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固线件包括第一固线柱和第二固线柱,所述第一固线柱和所述第二固线柱分别固定于所述轮盘的外周壁,所述第一固线柱用于连接测温线的前端,所述第二固线柱用于连接测温线的末端,所述第一固线柱远离所述轮盘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固线柱远离所述轮盘的端面均设有防脱块。

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线柱和第二固线柱的设置,测温线与轮盘连接时,将测温线的前端绑扎连接于第一固线柱,然后将测温线绕卷于绕卷区域内,最后将测温线的末端绑扎连接于第二固线柱,降低测温线未使用时,测温线的末端垂落于轮盘外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轮盘的外周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固线孔和第二固线孔,所述第一固线柱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固线孔,所述第二固线柱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固线孔。

1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对测温线的前端或末端进行连接时,将测温线的前端或末端放置于第一固线柱的防脱块与轮盘外周壁之间或第二固线柱的防脱块与轮盘之间,然后转动第一固线柱或第二固线柱,使第一固线柱的防脱块或第二固线柱的防脱块能够与轮盘的外周壁共同夹持于测温线,提高测温线两端的连接便捷性。

17、可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可开合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位置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侧壁铰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侧壁铰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杆的自由端之间互为铰接;所述收取辊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收取辊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

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设置,掰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能够迫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当第一限位杆的长度方向转动至与第二限位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时,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限制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继续转动,从而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保持撑开状态,以用于架设收取辊,方便整体结构的收纳和移动。

19、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侧壁均固定有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安装有位于所述收取辊下方的柔性布。

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柔性布的设置,柔性部可用于放置零散物品,提高整体结构的实用性。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轮盘与连接件的设置,轮盘常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收取辊,驱使收取辊转动,所有轮盘在各自连接件的作用下与收取辊固定连接而能够跟随收取辊同步转动,使得所有测温线能够收卷于或放卷于对应的绕卷区域,以实现所有测温线的同步收放;每一轮盘均转动安装于收取辊,当只需要使用部分测温线时,通过拆卸此部分测温线对应轮盘的连接件,解除轮盘与收取辊之间的固定效果,然后将需要使用的测温线拉出并迫使对应的轮盘绕收取辊转动,以放卷于测温线,从而能够将此部分的测温线向外拉出,而未拉动的测温线能够始终保持位于各自的绕卷区域内,提高所有测温线之间的放卷灵活性;

23、2.通过滑动套和限位柱的设置,拉动滑动套朝远离限位柱的一侧移动,迫使滑动套的限位槽脱离于限位柱,当限位柱脱离限位槽后,收取辊能够相对于安装架转动,以放卷或收卷于测温线;当收取辊放卷或收卷完毕后,推动滑动套迫使滑动套朝靠近限位柱的一侧移动,并迫使限位柱插设于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柱能够起到限制滑动套相对于安装架发生转动的作用,从而固定收取辊与安装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24、3.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设置,当限位柱插设于限位槽后,第一磁铁吸合于第二磁铁,从而使滑动套吸合于限位柱,降低滑动套自由滑动而使限位柱脱离限位槽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