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

文档序号:35093166发布日期:2023-08-10 03:3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1、流滑坡体或崩塌体在运动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流体”状态,主要表现为碎屑流、泥流等。碎屑流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山区高陡岩质或土质斜坡破坏后的高速散体状流体,同时,滑坡——碎屑流往往还具有超远距离的位移,因为超乎寻常的高速度和远距离位移,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往往能够引发灾难性事故,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其中聚合型滑坡是相邻的山体出现同时滑坡,并聚合向一处冲击的情况。

2、长期以来,碎屑流的运动机理都是国际地质灾害、颗粒流等研究领域尚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引发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斜槽实验是研究碎屑流最为常规的实验手段,广泛应用于多种流动型滑坡的运动学、动力学及沉积学特征的研究中。

3、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滑坡进行实验时,一般将碎屑从斜坡高处滑落,观察碎屑在斜坡下方的平台上的堆积情况,但不便于形象地观察出滑落至平台上的不同位置碎屑的冲击力度情况,同时实验结束后,教学人员需要将平台上的四处散落的碎屑进行人工清理并规整收集至一处,以便于下次实验,使得对教具整理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形象地观察出滑落至平台上的不同位置碎屑的冲击力度情况,且对教具整理较为不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斜板和调节支架,所述斜板可转动调节设置在所述实验台的一侧,所述调节支架可调节设置在所述斜板的下方,所述斜板上设有滑坡槽和冲击槽,所述滑坡槽设有两个且呈相向倾斜设置,两个所述滑坡槽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冲击槽的上端与所述滑坡槽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冲击槽的下端贯穿所述斜板下方,所述实验台的内部上方设有装配槽,所述实验台的上端边缘位置处设有挡板,所述装配槽内部下方通过第二气缸设有托板,所述装配槽内设有刮板,所述托板的上方与实验台的上方齐平,所述托板的上方设有柔性网。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托板的侧壁与所述装配槽滑动设置,所述装配槽远离所述刮板的一侧连通设有收集槽,通过设置的收集槽,便于将通过刮板刮落的碎屑推入收集槽收。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集槽的一侧与所述实验台外部连通设置,所述收集槽内滑动设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外壁与所述收集槽侧壁卡合适配,通过设置的收集盒,便于将收集的碎屑推送至收集盒内进行统一收集。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配槽内远离所述收集槽的一侧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通过第一气缸与所述刮板装配连接,所述刮板的下方与收缩在所述装配槽内的所述托板上方滑动连接,当托板收缩在装配槽内后,通过对第一气缸进行驱动伸长,将刮板在托板上进行滑动,对托板表面进行清理。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柔性网的边缘位置处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所述挡板的下方装配连接,所述挡板的内侧设有卡合槽,所述连接条的外侧卡合设置在所述卡合槽内,通过设置的连接条与卡合槽,便于对柔性网进行安装操作,其中柔性网设置在挡板的下方位置处,当挡板抬起时,柔性网刚好平稳放置在托板上,当柔性网受到碎屑冲击时可发生形变。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实验台位于所述斜板的一侧设有底座,所述调节支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和斜板的下方,所述调节支架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螺栓调节设置,所述斜板的下方通过转轴与所述实验台一侧转动连接,对斜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对调节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将螺栓取下,将伸缩杆长度调整至合适长度后对螺栓在相应孔洞内穿上即可,实现对调节支架的限定,从而便于对斜板绕转轴进行转动调节,便于对不同坡度的斜板进行模拟。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坡槽的上端设有闸板,所述闸板的两侧与所述滑坡槽的两侧滑动卡合适配,所述滑坡槽上方的所述斜板上设有卡槽,所述闸板的上方与所述卡槽滑动卡合适配,所述闸板的下方与所述滑坡槽下方滑动适配,通过设置的闸板,便于在上料时,将碎屑放置在闸板上方的滑坡槽内,待同时取下闸板,便于将两个滑坡槽上的碎屑同时落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托板上设置柔性网,当碎屑颗粒冲击在柔性网上时,会对柔性网冲击使其发生形变,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不同位置柔性网的形变情况,来判断不同位置的受冲击力度情况,可使得实验结果更直观。

11、2、本实用新型待实验结束后,可通过对托板进行向下调节,使得托板连同上方散落的碎屑颗粒进入装配槽内,并通过对刮板进行驱动,将碎屑刮落收集,再将托板上移即可,便于下次实验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台(1)、斜板(3)和调节支架(2),所述斜板(3)可转动调节设置在所述实验台(1)的一侧,所述调节支架(2)可调节设置在所述斜板(3)的下方,所述斜板(3)上设有滑坡槽(4)和冲击槽(5),所述滑坡槽(4)设有两个且呈相向倾斜设置,两个所述滑坡槽(4)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冲击槽(5)的上端与所述滑坡槽(4)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冲击槽(5)的下端贯穿所述斜板(3)下方,所述实验台(1)的内部上方设有装配槽(6),所述实验台(1)的上端边缘位置处设有挡板(7),所述装配槽(6)内部下方通过第二气缸(8)设有托板(9),所述装配槽(6)内设有刮板(10),所述托板(9)的上方与实验台(1)的上方齐平,所述托板(9)的上方设有柔性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9)的侧壁与所述装配槽(6)滑动设置,所述装配槽(6)远离所述刮板(10)的一侧连通设有收集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12)的一侧与所述实验台(1)外部连通设置,所述收集槽(12)内滑动设有收集盒(13),所述收集盒(13)的外壁与所述收集槽(12)侧壁卡合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6)内远离所述收集槽(12)的一侧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通过第一气缸(14)与所述刮板(10)装配连接,所述刮板(10)的下方与收缩在所述装配槽(6)内的所述托板(9)上方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网(11)的边缘位置处设有连接条(15),所述连接条(15)与所述挡板(7)的下方装配连接,所述挡板(7)的内侧设有卡合槽(16),所述连接条(15)的外侧卡合设置在所述卡合槽(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位于所述斜板(3)的一侧设有底座(17),所述调节支架(2)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17)上方和斜板(3)的下方,所述调节支架(2)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螺栓(18)调节设置,所述斜板(3)的下方通过转轴(19)与所述实验台(1)一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槽(4)的上端设有闸板(20),所述闸板(20)的两侧与所述滑坡槽(4)的两侧滑动卡合适配,所述滑坡槽(4)上方的所述斜板(3)上设有卡槽(21),所述闸板(20)的上方与所述卡槽(21)滑动卡合适配,所述闸板(20)的下方与所述滑坡槽(4)下方滑动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聚合型滑坡碎屑流实验装置,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实验台、斜板和调节支架,斜板可转动调节设置在实验台的一侧,调节支架可调节设置在斜板的下方,斜板上设有滑坡槽和冲击槽,滑坡槽设有两个且呈相向倾斜设置,两个滑坡槽下端连通设置,冲击槽的上端与滑坡槽的下端连通设置,冲击槽的下端贯穿斜板下方,实验台的内部上方设有装配槽,实验台的上端边缘位置处设有挡板,装配槽内部下方通过第二气缸设有托板,装配槽内设有刮板,托板的上方与实验台的上方齐平,托板的上方设有柔性网。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柔性网,便于通过柔性网的形变程度观察不同位置的冲击力度,通过托板和刮板的配合,便于对实验后的碎屑进行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杨锟,杜文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峡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