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2477发布日期:2023-08-25 06:0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胶片,尤其涉及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1、医用胶片是指用于承载医疗影像图文信息的介质,根据成像原理将医用胶片分为两大类:化学成像胶片、非化学成像胶片,其中化学成像胶片化学成像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在胶片介质上形成最终影像,目前放射科的胶片多为化学成像胶片,常见的化学成像胶片有激光干式胶片、热敏干式胶片,成像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会释放出有害物质,长时间接触不利干人体健康,而目化学胶片不易保存,容易污染形成灰雾度,其中在进行医用胶片的生产中需要对其进行切割。

2、在进行医用胶片的切割时,由于需要保证胶片切割时的稳定性,这将直接影响到整割胶片切割的质量,但是我们考虑到在进行切割中有时会发生偏移晃动,进而导致医用胶片材料在进行切割切口发生不平整的情况,同时在尺寸上也存在着差别,同时我们还考虑到通过测量尺或者肉眼观察的形式对切割之后的胶片进行检测的,这就会导致对不合格产品的检测不够彻底的现象,进而使得不合格产品增加,影响了整体的胶片生产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测量尺或者肉眼观察的形式对切割之后的胶片进行检测的,这就会导致对不合格产品的检测不够彻底的现象,进而使得不合格产品增加,影响了整体的胶片生产质量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上部滑动连接有顶板,框体的内侧下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且双向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母座,两个螺母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且两个螺母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两个固定板中的一个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管,承载管的内侧设有内杆,且内杆延伸端位于承载管的外侧,并且内杆的延伸端与远离承载管的一个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内杆的一侧与承载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刻度条,顶板的顶部与框体的内侧顶部之间弹性连接,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

4、优选的,两个螺母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通过滑轨与框体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5、优选的,顶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通过滑动槽与框体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6、优选的,双向螺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框体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双向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套贯穿框体的侧壁。

7、优选的,内杆与承载管的连接处为滑动连接。

8、优选的,顶板的顶部通过若干个挤压弹簧与框体的内侧顶部之间滑动连接,双向螺杆位于框体外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框体的顶部开设有顶槽。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进行使用时,首先将所需检测的胶片放置在框体的内侧底部,并且胶片位于两个移动板之间,再通过顶板底部的压板对胶片进行挤压固定,并且压板以及胶片均位于两个移动板中心位置,通过手动的方式将双向螺杆进行转动,进而可以通过两个螺母座带动两个移动板向着胶片进行移动,直至两个移动板与胶片贴合为止,通过观察胶片的两侧与两个移动板之间是否存在间隙,以此判断胶片的两侧切口是否完整,是否具有切口倾斜,同时通过观察内杆上的刻度条露出的尺寸与承载管上的刻度条尺寸相加是否可以达到胶片尺寸标准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测量尺或者肉眼直接观察胶片的形式对切割之后的胶片进行检测的,这就会导致对不合格产品的检测不够彻底的现象,进而使得不合格产品增加,影响了整体的胶片生产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两个移动板可以判断胶片的两侧切口是否完整,是否具有切口倾斜,利用承载管与内杆上的刻度条可以判断胶片是否可以达到胶片尺寸标准要求,不但大大提高了对胶片切割之后的检测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了传统中通过测量尺或者肉眼直接观察胶片的形式对切割之后的胶片进行检测,会导致对不合格产品的检测不够彻底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上部滑动连接有顶板(5),所述框体(1)的内侧下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2),且双向螺杆(2)的两端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母座(3),两个所述螺母座(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且两个螺母座(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并且两个固定板(8)中的一个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管(9),所述承载管(9)的内侧设有内杆(10),且内杆(10)延伸端位于承载管(9)的外侧,并且内杆(10)的延伸端与远离承载管(9)的一个固定板(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内杆(10)的一侧与承载管(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刻度条(11),所述顶板(5)的顶部与框体(1)的内侧顶部之间弹性连接,所述顶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母座(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且滑块(13)通过滑轨(14)与框体(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6),且滑动块(16)通过滑动槽(17)与框体(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杆(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框体(1)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双向螺杆(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套贯穿框体(1)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0)与承载管(9)的连接处为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的顶部通过若干个挤压弹簧(6)与框体(1)的内侧顶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2)位于框体(1)外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5),所述框体(1)的顶部开设有顶槽(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用胶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测量尺或者肉眼观察的形式对切割之后的胶片进行检测的,这就会导致对不合格产品的检测不够彻底的现象,进而使得不合格产品增加,影响了整体的胶片生产质量的问题。一种胶片切割后的检测机构,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上部滑动连接有顶板,框体的内侧下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且双向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母座。本技术中提出的方式,通过两个移动板可以判断胶片的两侧切口是否完整,是否具有切口倾斜,利用承载管与内杆上的刻度条可以判断胶片是否可以达到胶片尺寸标准要求,不但大大提高了对胶片切割之后的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长香,韦干京,林婕娴,蒋春,庞翠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巨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