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4611发布日期:2023-08-14 05:3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采集,具体为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


背景技术:

1、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密切相关,湿地、农业以及水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准确评估不同类型下垫面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已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前提,针对河流、湖泊、水库、养殖塘等水体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监测,大部分都是采用静态箱,箱体外侧连接漂浮装置与固定装置,或者将气体收集框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然后将箱体放置于水面进行温室气体采集。

2、目前的温室气体采集装置只能满足单一的陆地生态系统或水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采集,而对水陆过渡型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则分别需要静态箱(陆地)和漂浮箱(水域)两种装置,缺少一体化的温室气体采集装置,而在中国专利cn217819580u中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浮体、底座和顶箱,所述底座可拆卸安装于浮体上,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水槽,所述顶箱置于水槽中,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同时用于陆地和水体采样;固定桩置于浮体四角以固定浮体,防止其随波漂流;底座侧壁的孔洞能够使得底座埋入土壤后,不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横向运移来解决缺少一体化的温室气体采集装置的问题,但是该申请中在水槽里面加入适量水,将顶箱放于水槽中形成密闭环境时,容易受到水面扰动以及风力的影响,使顶箱晃动,进一步使水槽中的水分洒出影响到密封效果,同时顶箱可能会与水槽之间脱离而影响到气体的采集,同时该申请需采集气体另送分析,不能直接检测装置内气体,限制了检测的快速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具备实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容易受到水面扰动以及风力的影响,使顶箱晃动,进一步使水槽中的水分洒出影响到密封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四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套设有同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与其长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的浮力板,所述安装板和浮力板内设有采集框;

3、其中,所述采集框外侧设有呈铅直状的收集框,所述采集框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收集框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收集框的上表面固定有检测箱,所述收集框与检测箱设置有用以对采集气体进行导流的导流机构;

4、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采集框外侧且呈环形结构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相对称的两个侧板,所述采集框的外周壁且位于定位环的上方固定有连接环,所述收集框放置于连接环内,所述收集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两个所述侧板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以对连接块进行限位的限位件,且限位件与连接块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5、进一步,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与两个侧板相背一侧固定的定位套,两个所述定位套相对的一侧内壁均固定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与定位套滑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垂直固定有与连接块相插接的插杆,所述定位套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板固定的拉片。

6、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与浮力板上表面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板口,且两个板口相连通,所述采集框与板口的内周壁滑动连接,且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述采集框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气孔。

7、进一步,所述定位环的外径大于板口的内径,且定位环与安装板的上表面贴合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连接环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放置槽,所述收集框放置在放置槽内,且放置槽内填充有密封液。

8、进一步,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固定在收集框内周壁且呈水平状的第一导流板,所述收集框的内周壁且位于第一导流板的上侧通过支架固定有导流风扇,所述收集框与检测箱之间连通有同一侧管,所述侧管的外侧套设有单向阀,所述收集框的上表面固定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贯穿并延伸至收集框中,所述检测箱的内周壁固定有呈铅直状的第二导流板。

9、进一步,所述检测箱的上表面固定有太阳能板,所述收集框的内顶壁固定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与导流风扇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包括固定在检测箱内壁且从右至左线性分布的甲烷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在采集框与收集框之间连接的时候,拉动拉片,将采集框放入至板口中,使连接块与插杆相对应,然后松掉拉片,使插杆插入至连接块中来完成采集框与收集框之间的快速定位,且将采集框置于水中或者地坑中受到水面扰动以及风力影响的状态下,两者之间不易分离,不会影响到气体的采集。

13、2、该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在气体采集的时候,经过导流机构使收集框中的采集的气体更加均匀化,在后续检测箱中检测件对气体进行检测的时候,结果更加精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四个立柱(1),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立柱(1)的外侧套设有同一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下表面固定有与其长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的浮力板(3),所述安装板(2)和浮力板(3)内设有采集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与两个侧板(602)相背一侧固定的定位套(605),两个所述定位套(605)相对的一侧内壁均固定有弹簧(606),两个所述弹簧(60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与定位套(605)滑动连接的活动板(607),所述活动板(607)远离弹簧(606)的一侧垂直固定有与连接块(604)相插接的插杆(608),所述定位套(605)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板(607)固定的拉片(6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与浮力板(3)上表面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板口,且两个板口相连通,所述采集框(4)与板口的内周壁滑动连接,且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述采集框(4)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601)的外径大于板口的内径,且定位环(601)与安装板(2)的上表面贴合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连接环(603)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放置槽,所述收集框(5)放置在放置槽内,且放置槽内填充有密封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8)包括固定在收集框(5)内周壁且呈水平状的第一导流板(801),所述收集框(5)的内周壁且位于第一导流板(801)的上侧通过支架固定有导流风扇(802),所述收集框(5)与检测箱(7)之间连通有同一侧管(803),所述侧管(803)的外侧套设有单向阀(804),所述收集框(5)的上表面固定有温度传感器(805),且温度传感器(805)的探头贯穿并延伸至收集框(5)中,所述检测箱(7)的内周壁固定有呈铅直状的第二导流板(8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7)的上表面固定有太阳能板(9),所述收集框(5)的内顶壁固定有电池箱(10),所述电池箱(10)与导流风扇(802)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7)内设置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包括固定在检测箱(7)内壁且从右至左线性分布的甲烷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四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套设有同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与其长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的浮力板,所述安装板和浮力板内设有采集框;其中,所述采集框外侧设有呈铅直状的收集框,所述采集框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收集框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该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在采集框与收集框之间连接的时候,拉动拉片,将采集框放入至板口中,使连接块与插杆相对应,然后松掉拉片,使插杆插入至连接块中来完成采集框与收集框之间的快速定位,且将采集框置于水中或者地坑中受到水面扰动以及风力影响的状态下,两者之间不易分离,不会影响到气体的采集。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张雅,李朋,王伟,潘龙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