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成像雷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8423发布日期:2023-09-27 20:2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毫米波成像雷达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雷达成像,特别是涉及一种毫米波成像雷达。


背景技术:

1、毫米波成像雷达,指的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进行探测成像的雷达,相较于传统的激光雷达、红外雷达等,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多用于自动驾驶、空间探测等技术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毫米波成像雷达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毫米波雷达在能够实现精准测速、测距等功能之外,还要对探测对象如小的物体、行人等有较精准的探测,对成像的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毫米波成像雷达通常包括外部壳体以及内部的线路板,线路板通常有三个组成部分,用于发射与接收毫米波的线路板、用于传输与存储数据的线路板以及用于信号转换的线路板,特别是在前两者的安装时,通常需要额外布设电磁屏蔽罩,以防止两个线路板之间产生电磁干扰而影响正常工作,额外设置电磁屏蔽罩,增加了雷达整体的重量,且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安装步骤繁琐,需投入的时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毫米波成像雷达。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毫米波成像雷达,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顶罩、中部支撑、底座以及底壳,所述中部支撑包括不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位于所述中部支撑上端,且与所述顶罩形成第一密封腔体,所述第一密封腔体内装设有第一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承载毫米波发射与接收功能,所述下腔室位于所述中部支撑下端,且与所述底座形成第二密封腔体,所述第二密封腔体内设有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二线路板承载数据传输和存储功能,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壳形成第三密封腔体,所述第三密封腔体内设有第三线路板,所述第三线路板承载信号转接功能,所述顶罩与所述中部支撑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线路板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中部支撑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线路板的第二定位组件。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上端的定位柱,所述第一线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为通孔,所述定位柱装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压台和上支撑台,所述第一压台凸设于所述顶罩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的上端接触,所述上支撑台凸设于所述上腔室上端,且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的下端接触,所述第一压台与所述上支撑台配合设置,对所述第一线路板进行上下方向的固定。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压台和下支撑台,所述第二压台凸设于所述中部支撑下端,且与所述第二线路板上端接触,所述下支撑台凸设于所述底座上端,且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的下端接触,所述第二压台和下支撑台配合设置,对所述第二线路板进行上下方向的固定。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凸杆,所述凸杆位于所述底座上端,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凸杆配合的避让槽,所述凸杆卡设于所述避让槽内。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腔室内设有至少一个导热台,所述第一线路板的下端与所述导热台接触,所述导热台将所述第一线路板发出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底座。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端设有散热垫块,所述第二线路板的下端与所述散热垫块接触。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上端设有金属端子,所述底座上设有通槽,所述金属端子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二线路板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罩的四个端角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中部支撑的四个端角处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底座的四个端角处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顶罩、所述中部支撑及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实现连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罩侧面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上开设有卡槽,所述中部支撑侧面凸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件,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在顶罩和底座之间设置中部支撑,中部支撑将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中部支撑通过上腔室和下腔室将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分隔开,以降低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之间的电磁干扰几率;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将第一线路板装设于第一密封腔体内,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且保证第一线路板的装设稳定性;通过第二定位组件将第二线路板装设于第二密封腔体内,能够保证第二线路板的装设稳定性;中部支撑能够增加本体的整体强度,结构稳定牢固。



技术特征:

1.一种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顶罩(11)、中部支撑(12)、底座(13)以及底壳(14),所述中部支撑(12)包括不连通的上腔室(1201)和下腔室(1202),所述上腔室(1201)位于所述中部支撑(12)上端,且与所述顶罩(11)形成第一密封腔体,所述第一密封腔体内装设有第一线路板(21),所述第一线路板(21)承载毫米波发射与接收功能,所述下腔室(1202)位于所述中部支撑(12)下端,且与所述底座(13)形成第二密封腔体,所述第二密封腔体内设有第二线路板(22),所述第二线路板(22)承载数据传输和存储功能,所述底座(13)与所述底壳(14)形成第三密封腔体,所述第三密封腔体内设有第三线路板(23),所述第三线路板(23)承载信号转接功能,所述顶罩(11)与所述中部支撑(12)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线路板(21)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中部支撑(12)与所述底座(13)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线路板(22)的第二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12)上端的定位柱(123),所述第一线路板(21)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23)配合的定位孔(211),所述定位孔(211)设置为通孔,所述定位柱(123)装设于所述定位孔(2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压台(114)和上支撑台(125),所述第一压台(114)凸设于所述顶罩(11)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线路板(21)的上端接触,所述上支撑台(125)凸设于所述上腔室(1201)上端,且与所述第一线路板(21)的下端接触,所述第一压台(114)与所述上支撑台(125)配合设置,对所述第一线路板(21)进行上下方向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压台(126)和下支撑台(133),所述第二压台(126)凸设于所述中部支撑(12)下端,且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2)上端接触,所述下支撑台(133)凸设于所述底座(13)上端,且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2)的下端接触,所述第二压台(126)和下支撑台(133)配合设置,对所述第二线路板(22)进行上下方向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凸杆(134),所述凸杆(134)位于所述底座(13)上端,所述第二线路板(22)上设有与所述凸杆(134)配合的避让槽,所述凸杆(134)卡设于所述避让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1201)内设有至少一个导热台(124),所述第一线路板(21)的下端与所述导热台(124)接触,所述导热台(124)将所述第一线路板(21)发出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底座(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上端设有散热垫块(135),所述第二线路板(22)的下端与所述散热垫块(135)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的底部设有连接器(15),所述连接器(15)上端设有金属端子(151),所述底座(13)上设有通槽,所述金属端子(151)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11)的四个端角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中部支撑(12)的四个端角处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21),所述底座(13)的四个端角处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31),所述顶罩(11)、所述中部支撑(12)及所述底座(13)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及所述第三安装孔(131)实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毫米波成像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11)侧面设有卡扣(113),所述卡扣(113)上开设有卡槽,所述中部支撑(12)侧面凸设有与所述卡扣(113)配合的卡件(122),所述卡件(122)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技术总结
一种毫米波成像雷达,包括本体,本体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顶罩、中部支撑、底座以及底壳,中部支撑包括不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位于中部支撑上端,且与顶罩形成第一密封腔体,第一密封腔体内装设有第一线路板,下腔室位于中部支撑下端,且与底座形成第二密封腔体,第二密封腔体内设有第二线路板,底座与所述底壳形成第三密封腔体,第三密封腔体内设有第三线路板,顶罩与中部支撑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第一线路板的第一定位组件,中部支撑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线路板的第二定位组件,中部支撑能够将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分隔开,同时增加本体的强度,结构稳定,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邵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蛮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