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4451发布日期:2023-12-07 00:2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安检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安检,具体涉及一种安检门。


背景技术:

1、日常生活中,在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通常设置安检门,通行人员必须从安检门通过,安检门用于检测通行人员是否随身携带危险物品。

2、而现有技术中,安检门通常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以及机箱,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间隔设置,机箱设置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之间,且机箱分别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顶端相连,但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通常采用木板,在受到风力等外界因素影响时,木板易变形导致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晃动严重,降低安检门的整体稳定性,进而影响安检门的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检门,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安检门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检门,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机箱,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二门体间隔设置,所述机箱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之间,且所述机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门体的顶端和所述第二门体的顶端相连;

3、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均包括第一刚性框架,所述机箱包括第一刚性件,所述第一刚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门体的所述第一刚性框架相连,所述第一刚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门体的所述第一刚性框架相连。

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均包括第一刚性框架,第一刚性框架与木板相比,刚性性能较强,有利于提高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结构强度,提升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稳定性;而且,机箱包括第一刚性件,通过第一刚性件将第一门体的第一刚性框架和第二门体的第一刚性框架进行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连接不稳而发生相对晃动,进一步提升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稳定性,故本申请的方案有利于提升安检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安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门体(110)、第二门体(120)和机箱(200),所述第一门体(110)与所述第二门体(120)间隔设置,所述机箱(200)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110)和所述第二门体(120)之间,且所述机箱(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门体(110)的顶端和所述第二门体(120)的顶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200)还包括第二刚性框架(220),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第二刚性件(221),所述第一刚性件(21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与所述第一门体(110)的第一刚性框架(10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框架(101)包括第一侧部刚性件(1011)、第二侧部刚性件(1012)、顶部刚性件(1013)和底部刚性件(1014),所述底部刚性件(10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部刚性件(10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侧部刚性件(101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顶部刚性件(10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部刚性件(101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侧部刚性件(1012)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顶部刚性件(1013)设有凹槽(1013a),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或所述第三刚性框架(230)伸入所述凹槽(1013a)内,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或所述第三刚性框架(230)与所述凹槽(1013a)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框架(101)还包括刚性按压件(1015),所述刚性按压件(1015)将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或所述第三刚性框架(230)扣压于所述凹槽(1013a)内,且所述刚性按压件(10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部刚性件(1011)和所述第二侧部刚性件(101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按压件(1015)设有第一开孔(1015a)和第二开孔(1015b),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或所述第三刚性框架(230)设有第一紧固孔(201),所述顶部刚性件(1013)设有第二紧固孔(1013b),通过第一紧固件(300)贯穿所述第一开孔(1015a)并伸入所述第一紧固孔(201)内,以连接所述刚性按压件(1015)与所述机箱(200),通过第二紧固件(400)贯穿所述第二开孔(1015b)并伸入所述第二紧固孔(1013b)内,以连接所述刚性按压件(1015)与所述顶部刚性件(10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按压件(1015)设有凸起结构(1016),所述凸起结构(1016)伸入所述凹槽(1013a)内,且所述凸起结构(1016)与所述顶部刚性件(1013)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110)的凹槽(1013a)和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中的一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1013c),另一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202),所述第一定位柱(1013c)和所述第一定位孔(20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柱(1013c)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2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刚性件(1011)、所述第二侧部刚性件(1012)、所述顶部刚性件(1013)和所述底部刚性件(1014)形成框架空间,所述第一门体(110)和所述第二门体(120)中的至少一者还包括支撑架(102),所述支撑架(102)设置于所述框架空间内,且所述支撑架(102)与所述第一刚性框架(10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110)和所述第二门体(120)中的至少一者还包括门板(103)和检测线圈(104),所述检测线圈(104)设置于所述门板(103),所述门板(103)与所述第一刚性框架(101)相连,且所述门板(103)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或所述第三刚性框架(230)相对,所述门板(103)设有第三开孔(103a),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或所述第三刚性框架(230)设有第三紧固孔(204),通过第三紧固件(500)贯穿所述第三开孔(103a)并伸入所述第三紧固孔(204)内,以连接所述门板(103)和所述机箱(20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件(2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一刚性件(210)在环绕所述第二刚性框架(220)或所述第三刚性框架(230)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安检门,属于安检技术领域。安检门包括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机箱,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间隔设置,机箱设置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之间,机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的顶端和第二门体的顶端相连;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均包括第一刚性框架,机箱包括第一刚性件,第一刚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门体的第一刚性框架相连,第一刚性件的第二端与第二门体的第一刚性框架相连。如此设置,第一刚性框架的刚性性能较强,有利于提高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结构强度,提升安检门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第一刚性件将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进行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安检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峰,赵晓飞,李宗迎,胡曾明,陶永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