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9528发布日期:2023-11-06 17:2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沥青防水卷材性能检测,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目前,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沥青防水卷材要求有良好的耐水性,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高温下不流淌、不起泡、不淆动,低温下不脆裂,防水卷材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延伸性和抗断裂性,尤其是抗拉性能是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常规的夹持方式都是采用单道夹持,因此,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3、1、在某些材料强度高且容易打滑产品检测时,经常出现夹持脱落,致使所获取的测试数据,无法体现产品的性能(例如:抗拉性能等);

4、2、目前没有专门的针对容易滑脱的防水卷材测试的夹具。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人员通过各种方法来改善这一现象,如所用夹具的接触面改用齿轮纹以增加摩擦力、或者改用气动夹具增加压合力等等,但对有些材料效果并未完全奏效,同时,还会因为过渡夹持,导致产品结构破坏,也无法获得准确的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包括自敞开端部向内凹陷以形成装夹槽的夹座、分别与装夹槽的左右两侧壁贴合的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及插装在装夹槽内且分别贴合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的涨紧销,其中涨紧销与左涨紧模块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通道,涨紧销与右涨紧模块之间形成第二夹持通道,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之间形成第三夹持通道,装夹时,涨紧销、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三者贴合形成模块整体以下部冒出敞开端部而楔合在夹座上,且高强、抗滑材料缠绕在涨紧销外周并夹持在各夹持通道中。

4、在一些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高强、抗滑材料具有缠绕部、端头部和外延部,其中端头部和外延部贴合并夹持在第三夹持通道。在此,由第三夹持通道所形成的双层夹持,进一步降低端头部的滑落概率。同时,一般情况下,端头部也是要冒出第三夹持通道外的,但是考虑检测材料的长度,端头部可以位于第三夹持通道内部,此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夹座的敞开端部呈平面,第三夹持通道垂直于平面。此时,使得拉力方向(受力方向)和穿出第三夹持通道的高强、抗滑材料延伸方向一致,更准确地获得检测结果。

6、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构成模块整体时,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穿出敞开端部的端面齐平设置。在此,所形成的夹持力均匀,不会将高强、抗滑材料向一侧支撑,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装夹槽自内向外呈左右侧壁之间距离逐渐变小的梯形。在此梯形结构下,采用越拉越紧的楔合,不仅满足高强、抗滑材料的牢固夹持,而且相对均衡的自正背面进行夹持,大幅度降低夹持端因结构破坏而影响最终性能检测结果。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梯形为等腰梯形,模块整体夹持所述高强、抗滑材料一体穿出敞开端部并涨紧和楔合在夹座上。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涨紧销与装夹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第四夹持通道,缠绕在所述涨紧销外周的高强、抗滑材料部分分别位于第一夹持通道、第二夹持通道和所述第四夹持通道中。进一步提升夹持的牢固度。

9、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左涨紧模块自左侧贴合左侧壁,右涨紧模块和涨紧销自右侧贴合右侧壁,涨紧销自周向分别贴合在左涨紧模块、右涨紧模块和夹座的右槽壁上。此时,涨紧销能够相对涨紧左右涨紧模块,使得左右涨紧模块和装夹槽楔合牢固。

10、优选地,左涨紧模块包括以左侧为齐平且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块体、第二块体、第三块体,其中第二块体的右侧自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三块体的右侧向内形成凹槽,涨紧销左侧与凹槽匹配。通过凹槽的设置,便于涨紧销插入配合并形成对应的夹持通道。

11、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凹槽在上下方向设有上槽壁和下槽壁,且下槽壁和敞开端部的端面之间的角度为∠1,右涨紧模块顶面与敞开端部的端面之间的角度为∠2,其中0°<∠1=∠2<90°,下槽壁与所述右涨紧模块顶面齐平。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10°<∠1=∠2<45°,进一步的,15°<∠1=∠2<30°所形成的匹配效果最佳。

12、此外,上槽壁和下槽壁之间所形成角度不限,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平行设置。

13、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4、现有卷材高强度性能检测夹持中,不仅容易出现夹持端部的滑落,而且也会出现因夹持损伤而导致的检测结果准确率低等缺陷,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装夹结构进行整体设计巧妙地解决了现有结构的各种不足。采取该结构,基于多道夹持通道的设置,由涨紧销、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三者贴合形成模块整体以下部冒出敞开端部而楔合在夹座上,同时缠绕或夹持在各夹持通道的卷材随着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相对楔合、及涨紧销的相对涨紧,完成卷材夹持端部的多道夹持,且越拉越紧,因此,本申请不依赖外力作用,单纯靠自身的结构,达到了受拉材料向外的拉力越大,锁定材料的压力也越大的效果,并且结构内材料的多道正背面接触式夹持,增加了摩擦阻力,进而更不容易滑脱,即,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卷材夹持端部滑落概率,而且不会造成因夹持所导致的卷材结构破坏,从而大幅度提升检测的准确度,同时,特别适合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时的端部夹持。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结构包括自敞开端部向内凹陷以形成装夹槽的夹座、分别与所述装夹槽的左右两侧壁贴合的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及插装在所述装夹槽内且分别贴合所述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的涨紧销,其中所述涨紧销与所述左涨紧模块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通道,所述涨紧销与右涨紧模块之间形成第二夹持通道,所述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之间形成第三夹持通道,装夹时,所述涨紧销、所述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三者贴合形成模块整体以下部冒出所述敞开端部而楔合在所述夹座上,且所述高强、抗滑材料缠绕在所述涨紧销外周并夹持在各夹持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抗滑材料具有缠绕部、端头部和外延部,其中所述端头部和所述外延部贴合并夹持在所述第三夹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的敞开端部呈平面,所述的第三夹持通道垂直于所述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模块整体时,所述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穿出所述敞开端部的端面齐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夹槽自内向外呈左右侧壁之间距离逐渐变小的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所述模块整体夹持所述高强、抗滑材料一体穿出所述敞开端部并涨紧和楔合在所述夹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紧销与所述装夹槽的右槽壁之间形成第四夹持通道,缠绕在所述涨紧销外周的高强、抗滑材料部分分别位于第一夹持通道、所述第二夹持通道和所述第四夹持通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涨紧模块自左侧贴合左侧壁,所述的右涨紧模块和所述涨紧销自右侧贴合右侧壁,所述涨紧销自周向分别贴合在所述左涨紧模块、所述右涨紧模块和所述夹座的右槽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涨紧模块包括以左侧为齐平且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块体、第二块体、第三块体,其中所述的第二块体的右侧自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三块体的右侧向内形成凹槽,所述涨紧销左侧与所述凹槽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上下方向设有上槽壁和下槽壁,且所述的下槽壁和所述敞开端部的端面之间的角度为∠1,所述右涨紧模块顶面与所述敞开端部的端面之间的角度为∠2,其中0°<∠1=∠2<90°,所述下槽壁与所述右涨紧模块顶面齐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的多道锁紧式装夹结构,其包括夹座、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及涨紧销,其中涨紧销与左涨紧模块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通道,涨紧销与右涨紧模块之间形成第二夹持通道,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之间形成第三夹持通道,装夹时,涨紧销、左涨紧模块和右涨紧模块三者贴合形成模块整体以下部冒出敞开端部而楔合在夹座上,且高强、抗滑材料缠绕在涨紧销外周并夹持在各夹持通道中。本技术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卷材夹持端部滑落概率,而且不会造成因夹持所导致的卷材结构破坏,从而大幅度提升检测的准确度,同时,特别适合高强、抗滑材料性能检测时的端部夹持。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洁,施维,徐云飞,沈玉华,邢文清,陈晓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