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

文档序号:36904570发布日期:2024-02-02 21:3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监测,具体为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工程项目中,为了实施对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掌握地层与围护结构体系的状态,及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而在地铁基坑的建设中,往往也需要通过监测棱镜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监测操作。

2、如申请号为cn209605825u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棱镜保护箱,棱镜保护箱罩设于监测棱镜上,棱镜保护箱上沿竖向固定有至少两个插销连接套筒,且设置有监测棱镜的混凝土面上对应插销连接套筒处开设有插销预留孔洞,“n”型插销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插销连接套筒的上端插入,并伸至插销预留孔洞内,保护监测标志,使监测数据连贯,分析建(构)筑物的稳定状态,可将保护装置移动,方便简捷,保证测量精度,属于工程监测领域。

3、但是该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在使用时,保护装置的位置较为固定,仅进行拆装的升降运动对监测棱镜进行防护运动,对于保护装置整体的移动性不高,且在对装置移动后,装置对监测棱镜防护的限位性不高,影响保护装置整体,对不同位置监测棱镜防护便捷性的问题。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保护装置整体位置较为固定,对于不同位置的监测棱镜防护便捷性不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设置在装置主体外壁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动组件;

3、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螺纹滑杆、固定槽和连接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万向滚轮,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滑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与螺纹滑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螺纹滑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与万向滚轮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定位槽。

4、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监测棱镜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旋转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所述蜗杆的外壁啮合有与装置主体内壁旋转连接的蜗轮,所述蜗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装置主体内壁旋转连接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与螺纹滑块的连接部位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监测棱镜主体上方的防护罩,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与防护罩的连接部位开设有连接槽。

5、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滑杆通过第一螺纹杆与固定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旋转方向相反。

6、进一步的,所述万向滚轮通过螺纹滑杆和连接板与定位槽之间构成定位结构,所述万向滚轮和定位槽均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万向滚轮和定位槽的位置均分布在装置主体的四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蜗杆与蜗轮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滑块通过第二螺纹杆与滑槽之间构成升降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通过螺纹滑块与监测棱镜主体之间构成防护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槽的设置,当在地铁基坑建设中,往往需要通过监测棱镜对施工现场数据进行监测操作,而在对监测棱镜不使用时,往往需要通过保护装置对监测棱镜进行防护运动,为了提高防护装置移动使用的便捷性,和提高防护装置在移动后工作的稳定性,可以在对装置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转动第一手轮通过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带动螺纹滑杆沿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螺纹滑杆的滑动通过连接板的连接,带动定位槽对万向滚轮进行有效限位运动,实现在通过防护装置对监测棱镜进行防护时,提高装置移动便捷性,和提高对监测棱镜防护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罩的设置,当在地铁基坑建设中,为了防止监测棱镜在不使用时,出现损坏的情况,影响监测棱镜对后续建设数据监测的精确度,可以在需要对监测棱镜进行防护时,转动第二手轮,通过蜗杆的转动带动蜗轮进行旋转运动,蜗轮的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螺纹滑块沿滑槽内壁滑动,同时,螺纹滑块的滑动带动防护罩进行升降运动,并进入到连接槽内,对监测棱镜进行密封防护的作用,实现在铁基坑建设中,需要对监测棱镜进行防护时,提高对监测棱镜防护便捷性的控制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设置在装置主体(1)外壁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监测棱镜主体(9),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旋转连接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11),所述蜗杆(10)的外壁啮合有与装置主体(1)内壁旋转连接的蜗轮(12),所述蜗轮(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装置主体(1)内壁旋转连接的第二螺纹杆(13),所述第二螺纹杆(1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14),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壁与螺纹滑块(14)的连接部位开设有滑槽(15),所述螺纹滑块(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监测棱镜主体(9)上方的防护罩(16),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壁与防护罩(16)的连接部位开设有连接槽(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滑杆(5)通过第一螺纹杆(3)与固定槽(6)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第一螺纹杆(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滚轮(2)通过螺纹滑杆(5)和连接板(7)与定位槽(8)之间构成定位结构,所述万向滚轮(2)和定位槽(8)均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万向滚轮(2)和定位槽(8)的位置均分布在装置主体(1)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3)通过蜗杆(10)与蜗轮(12)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滑块(14)通过第二螺纹杆(13)与滑槽(15)之间构成升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6)通过螺纹滑块(14)与监测棱镜主体(9)之间构成防护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监测棱镜保护装置,涉及装置主体和设置在装置主体外壁的定位机构,通过设置定位槽,当在地铁基坑建设中,往往需要通过监测棱镜对施工现场数据进行监测操作,而在对监测棱镜不使用时,往往需要通过保护装置对监测棱镜进行防护运动,为了提高防护装置移动使用的便捷性,和提高防护装置在移动后工作的稳定性,可以在对装置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转动第一手轮通过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带动螺纹滑杆沿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螺纹滑杆的滑动通过连接板的连接,带动定位槽对万向滚轮进行有效限位运动,实现在通过防护装置对监测棱镜进行防护时,提高装置移动便捷性,和提高对监测棱镜防护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程桦,张佳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