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0110发布日期:2023-12-30 09:0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1、内高压成形技术是美国、德国上世纪90年代发明的新型成形技术,最先在航天卫星发射架、飞机油路系统等零部件制造中获得应用,并迅速推广至汽车、轨道车辆等行业,是变直径变壁厚异型管壳类零部件优质、高效、低耗制造成形的最有效工艺技术,是当今国际成形研究和应用发展最为迅速的新技术。

2、拖曳臂式后悬架以可上下摆动的拖臂实现车轮与车身的连接,然后以液压减震器和螺旋弹簧作为减震部件,达到减震和支撑车身的作用。拖曳臂内高压成形后,需要通过激光切割工件,而切割后的产品需要对其弧口和型面的弧度进行检验。

3、原先的工件检验装置在产品周围使用定位柱来进行固定,但这样的定位不稳定,工件容易出现晃动,导致弧度检测不精确,影响了检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牢靠地固定住拖曳臂,保证弧度检测精确的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它包括底板架,所述底板架底部的四个脚上设置有滑轮,底板架的顶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工件,所述工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工件架在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上,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底部通过销钉、螺丝紧固在底板上,工件旁还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压紧机构底座上,压紧机构底座底部通过销钉、螺丝固定在底板上,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设置有扳手和压杆,压杆位于工件正上方,扳动扳手后带动压杆上下伸缩,配合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将工件上下固定,所述工件的旁边还设置有弧口测量基准模块、第一测量基准模块、第二测量基准模块,弧口测量基准模块用于对工件的弧口进行检测,第一测量基准模块、第二测量基准模块用于对工件的型面进行检测。

4、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5、这种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通过设置牢靠的夹紧机构,从多个位置将拖曳臂进行固定夹紧,从而保证了定位的稳定性,避免工件出现晃动,使得弧度检测精确,保证了检验结果。



技术特征:

1.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底板架,所述底板架底部的四个脚上设置有滑轮,底板架的顶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工件,所述工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工件架在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上,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底部通过销钉、螺丝紧固在底板上,工件旁还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压紧机构底座上,压紧机构底座底部通过销钉、螺丝固定在底板上,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设置有扳手和压杆,压杆位于工件正上方,扳动扳手后带动压杆上下伸缩,配合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将工件上下固定,所述工件的旁边还设置有弧口测量基准模块、第一测量基准模块、第二测量基准模块,弧口测量基准模块用于对工件的弧口进行检测,第一测量基准模块、第二测量基准模块用于对工件的型面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结构相同,是竖直夹紧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它包括底板架,底板架的顶部固定有底板,底板顶部设置有工件,工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工件架在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上,工件旁还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压紧机构底座上,工件的旁边还设置有弧口测量基准模块、第一测量基准模块、第二测量基准模块,弧口测量基准模块用于对工件的弧口进行检测,第一测量基准模块、第二测量基准模块用于对工件的型面进行检测。这种拖曳臂成品的检验装置通过设置牢靠的夹紧机构,从多个位置将拖曳臂进行固定夹紧,从而保证了定位的稳定性,避免工件出现晃动,使得弧度检测精确,保证了检验结果。

技术研发人员:薛界平,张瑜,顾陈龙,周华为,华晓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界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