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0222发布日期:2024-02-20 21:1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校准工装,具体为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1、力传感器是把物理量-力转化为电信号的精密仪器,在计量、检测、试验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力传感器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数据的测量结果。为此,对于正常使用的力传感器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工作。常用的力传感器校准装置是把被校力传感器与标准力传感器连接,通过外力进行对压或对拉,进而比对两者的数值,从而实现校准工作。但该类校准装置的结构都比较复杂且不便于携带,难以在现场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方便对力传感器进行对压和对拉校准测试的测试工装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板和待校准力传感器,所述底座朝连接板方向连接有若干用于支撑连接板的支撑柱,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柱配合实现连接板在支撑柱上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待校准力传感器放置在连接板端面上且设置有用于使待校准力传感器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定位件,所述底座和连接板相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标准力传感器,所述待校准力传感器上连接有受力柱,所述受力柱始端穿至待校准力传感器端面并设置有受力盘,所述受力柱末端居于操作腔中且与标准力传感器输出端同轴设置,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标准力传感器输出端沿其轴线方向滑移并与受力柱末端相接触的驱动件。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需要进行力传感器校准时,操作人员将待校准力传感器安装在在连接板上,通过定位件固定在连接板上,然后根据对拉校准测试或对压校准测试将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支撑柱上,此时待校准力传感器已完成固定,之后操作人员通过驱动件驱动标准力传感器输出端沿其轴线方向滑移并与受力柱末端相接触,以此实现力的传导;当连接板端面未朝向操作腔时,力传导至受力柱上,此时受力柱带动待校准力传感器受到向上的拉力,以此实现拉力测试,同时标准力传感器受到的是压向的力,两者是反作用力关系,通过比较二者的数值大小即可进行拉力测试校准;当需要连接板端面朝向操作腔时,操作人员将连接板反向放置在支撑柱上,而后通过固定件将连接板固定,当力传导至受力柱上时受力柱会与受力盘相接触,此时受力柱带动待校准力传感器受到向上的推力,以此实现压力测试,同时标准力传感器受到的是压向的力,两者是同作用力关系,通过比较二者的数值大小即可进行对压测试校准;通过上述技术的设置方便对待校准力传感器进行对拉和对压校准测试,以此提高校准效率,同时上述装置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搬运和随时进行校准,以此提高方便性和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每个支撑柱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直径小于支撑柱直径设置,所述支撑柱朝连接孔位置延伸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均穿过各自对应的连接孔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若干限位螺母,若干所述限位螺母与若干连接杆一一对应且螺纹配合设置,所述限位螺母居于连接板上方且每个限位螺母底面均与连接板端面抵接配合设置。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需要调整连接板端面的朝向时,即需要调整待校准力传感器的朝向时,操作人员翻转连接板后将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连接杆对准,在每个连接杆均穿过连接孔后,操作人员旋入限位螺母,使得每个连接杆上均连接有限位螺母,此时限位螺母底面与连接板端面抵接,使得连接板不会在支撑柱上晃动或移位导致校准失效;在进行对拉或对压校准测试时能够更快调节装置,以此提高检测效率。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待校准力传感器上环向贯穿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每个第一开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定位件包括若干定位螺栓,若干所述定位螺栓与若干第一开孔一一对应且螺纹配合设置,每个所述定位螺栓末端均与各自对应且相邻的第二开孔螺纹连接设置,每个所述定位螺栓始端的螺帽均与待校准力传感器端面抵接配合设置。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在对待校准力传感器进行固定时,操作人员将定位螺栓旋入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通过若干定位螺栓实现待校准力传感器在连接板上的固定,以此确保在进行校准测试时,待校准力传感器不会在连接板上晃动或移位导致校准结果受到影响。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待校准力传感器上贯穿有第一穿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第一穿孔位置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受力柱始端与第一穿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受力柱末端穿过第二穿孔至操作腔中设置。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受力柱始端与第一穿孔螺纹连接,受力柱末端穿过第二穿孔至操作腔设置,使得受力柱受到力矩加载时能够正常传导力矩至待校准力传感器上,以此实现对压或对拉校准测试。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板端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引导块,两个所述引导块径向截面均呈圆弧状设置,两个所述引导块内周壁均与待校准力传感器外壁相贴合设置,两个所述引导块均由磁性材质制成且均与连接板磁吸配合设置。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待校准力传感器固定后,操作人员将两个引导块贴着待校准力传感器外周壁面放在连接板上,此时引导块与连接板磁吸配合,以此实现两个引导块对待校准力传感器的限位,避免待校准力传感器晃动或移位导致校准结果受到影响。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输出端与标准力传感器连接设置。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千斤顶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和对待校准力传感器进行力矩传输,以此提高校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板和待校准力传感器,所述底座朝连接板方向连接有若干用于支撑连接板的支撑柱,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柱配合实现连接板在支撑柱上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待校准力传感器放置在连接板端面上且设置有用于使待校准力传感器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定位件,所述底座和连接板相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标准力传感器,所述待校准力传感器上连接有受力柱,所述受力柱始端穿至待校准力传感器端面并设置有受力盘,所述受力柱末端居于操作腔中且与标准力传感器输出端同轴设置,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标准力传感器输出端沿其轴线方向滑移并与受力柱末端相接触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每个支撑柱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直径小于支撑柱直径设置,所述支撑柱朝连接孔位置延伸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均穿过各自对应的连接孔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若干限位螺母,若干所述限位螺母与若干连接杆一一对应且螺纹配合设置,所述限位螺母居于连接板上方且每个限位螺母底面均与连接板端面抵接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校准力传感器上环向贯穿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每个第一开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定位件包括若干定位螺栓,若干所述定位螺栓与若干第一开孔一一对应且螺纹配合设置,每个所述定位螺栓末端均与各自对应且相邻的第二开孔螺纹连接设置,每个所述定位螺栓始端的螺帽均与待校准力传感器端面抵接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校准力传感器上贯穿有第一穿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第一穿孔位置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受力柱始端与第一穿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受力柱末端穿过第二穿孔至操作腔中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端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引导块,两个所述引导块径向截面均呈圆弧状设置,两个所述引导块内周壁均与待校准力传感器外壁相贴合设置,两个所述引导块均由磁性材质制成且均与连接板磁吸配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输出端与标准力传感器连接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力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板和待校准力传感器,底座朝连接板方向连接有若干支撑柱,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柱配合实现连接板在支撑柱上固定的固定件,待校准力传感器放置在连接板端面上且设置有用于使待校准力传感器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定位件,底座和连接板相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操作腔,操作腔中设置有标准力传感器,待校准力传感器上连接有受力柱,受力柱始端设置有受力盘,操作腔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标准力传感器输出端沿其轴线方向滑移并与受力柱末端相接触的驱动件。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方便对力传感器进行对压和对拉校准测试的测试工装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人本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