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3173发布日期:2023-11-30 03:5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镜头模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


背景技术:

1、目前在进行镜头模组加工制造工序中,对镜片进行检测是工序内极为重要的一环。现有技术采用单排ccd相机进行检测,在一个运料线体周围设置多个单排ccd相机组成检测模组。而这类检测模组不具备同时进行多个相机在三个轴向上进行对镜片的检测,且分别设置的ccd在安装及维护工序上较为繁琐,且由于多个光源及相机无法通过轴列结构组合到一起,占用较多空间。

2、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它采用三轴模组与多镜头、多相机及多光源的检测组件结合,实现每组检测组件能在三个轴向上进行对镜片的多方位检测,及采用对称式检测结构,最小程度占用机台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镜头模组镜片的检测工位不具备三轴式检测动作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不便装卸及维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包括设置于机架主体内的检测工位组件,

3、所述检测工位组件包括三轴模组,及设置于所述三轴模组上的检测组件,

4、所述三轴模组包括x轴滑轨,及设置于所述x轴滑轨一端的x轴气缸,所述x轴滑轨一侧水平垂直设有一z轴滑轨,所述z轴滑轨一端设有z轴滑块,所述z轴滑块上竖向设置有y轴滑轨,所述y轴滑轨顶部设有y轴气缸,所述y轴滑轨上设有固定板,

5、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第一相机及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及所述第二相机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工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x轴滑轨底部的龙门框架,所述龙门框架为大理石框架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主体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带有置料位的转台机构,所述转台机构边缘的置料位与各所述检测组件的镜头及光源对应。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主体内部还设有用于与各所述检测工位组件对接的运料模组。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与所述y轴滑轨为可拆卸替换式连接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均为可旋转式调焦光源。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相机及第二相机均为可拆卸替换的光学ccd相机。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通过在一个三轴模组上设置的成对式检测组件结构,能实现每组检测组件能在三个轴向上进行对镜片的多方位检测,及采用对称式检测结构,能同时通过两个相机、光源及镜头对镜头进行多方位检测,例如两侧划痕及镜片两侧光干扰检测,而无需采用单独的镜头注意检测,减少了工位占用空间的同时也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x轴滑轨底部的龙门框架,所述龙门框架为大理石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主体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带有置料位的转台机构,所述转台机构边缘的置料位与各所述检测组件的镜头及光源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主体内部还设有用于与各所述检测工位组件对接的运料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y轴滑轨为可拆卸替换式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均为可旋转式调焦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及第二相机均为可拆卸替换的光学ccd相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光源三轴镜片检测工位,包括设置于机架主体内的检测工位组件,检测工位组件包括三轴模组,及设置于三轴模组上的检测组件,三轴模组包括X轴滑轨,及设置于X轴滑轨一端的X轴气缸,X轴滑轨一侧水平垂直设有一Z轴滑轨,Z轴滑轨一端设有Z轴滑块,Z轴滑块上竖向设置有Y轴滑轨,Y轴滑轨顶部设有Y轴气缸,Y轴滑轨上设有固定板,检测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固定板两侧的第一相机及第二相机,第一相机及第二相机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第一镜头及第二镜头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镜头模组镜片的检测工位不具备三轴式检测动作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不便装卸及维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久林,殷俊潇,万晨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眼千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