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4413发布日期:2024-01-06 23:1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制冷风循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系统中,对色谱柱温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药典及诸多新的分析方法,也对柱温给出条件,由于色谱柱恒温箱(液相色谱柱恒温箱)可以精确、稳定的控制色谱柱的使用温度,对于提高色谱柱的柱效、改善色谱峰的分离度、缩短保留时间、降低反压、保证分析样品结果的重复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现在色谱柱恒温箱已经成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重要配套装置。

2、现有技术cn211505359u公开了一种具有循环风道的柱温箱,包括液相色谱柱、封闭循环风道和换热装置,液相色谱柱置于封闭循环风道内,封闭循环风道的两个风口分别正对液相色谱柱的两端,换热装置放置在风道的外侧并贴近风道,换热装置为半导体制冷片,风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液相色谱柱处。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使得封闭循环风道内的气体内的温度可以实现实时测量,进而可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或者制热,从而控制封闭循环风道内的气体的温度在一个精确的范围内,通过风道中的受热或受冷的气体包裹液相色谱柱的设置,使得液相色谱柱的整体的受热受冷均衡且稳定,保证整根液相色谱柱的温度一致,但是制冷片散热端并未设置散热装置,如果制冷片长时间进行制冷,则制冷片会由于散热不足而发热,进而影响制冷片的制冷效果。

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恒温箱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包括外壳、制冷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外壳外侧侧壁设置所述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远离所述外壳一侧连接所述散热组件;

4、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制冷组件一侧侧壁上端、下端都设有通风口;

5、所述外壳内部设置色谱柱。

6、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器一侧与所述制冷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器另一侧设置所述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散热风扇之间设有热风风道。

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器表面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8、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制冷片,所述外壳一侧侧壁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远离所述外壳一侧连接所述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制冷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连接,所述制冷片散热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器外侧围设有冷风风道,所述第一散热器下方设有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位于所述冷风风道下侧。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器上方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外壳上方设置的通风口对应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有保温层。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有铝板,所述铝板嵌设在所述保温层内部,所述铝板一侧与所述制冷组件接触,所述铝板另一侧与所述散热组件接触。

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外部都设有保温层。

1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固定件用于安装色谱柱。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部设置色谱柱,外壳外侧设置制冷组件,外壳设置制冷组件一侧侧壁上端和下端都设有通风口,制冷组件远离外壳一侧设置散热组件,制冷组件可对空气进行制冷,并驱动冷空气流入外壳内部,外壳内部的空气也可再次流经制冷组件进行循环制冷,保证外壳内部恒温,散热组件对制冷组件散热端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制冷组件的制冷效率,还提高了制冷组件的使用寿命,防止制冷组件散热端温度变化过大而损坏。

17、(2)本实用新型制冷片与第二散热器之间设有保温层和铝板,铝板起到导热的作用,保温层防止制冷片的制冷面、散热面之间的热量交换,外壳、制冷组件、散热组件外部都设有保温层,可防止热量外流,避免仪器内部温度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制冷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外壳外侧侧壁设置所述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远离所述外壳一侧连接所述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器一侧与所述制冷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器另一侧设置所述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散热风扇之间设有热风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器表面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制冷片,所述外壳一侧侧壁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远离所述外壳一侧连接所述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制冷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连接,所述制冷片散热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外侧围设有冷风风道,所述第一散热器下方设有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位于所述冷风风道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上方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外壳上方设置的通风口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有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有铝板,所述铝板嵌设在所述保温层内部,所述铝板一侧与所述制冷组件接触,所述铝板另一侧与所述散热组件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外部都设有保温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固定件用于安装色谱柱。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制冷风循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色谱柱恒温箱的制冷风循环装置;包括外壳、制冷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外壳外侧侧壁设置所述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远离所述外壳一侧连接所述散热组件;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制冷组件一侧侧壁上端、下端都设有通风口;所述外壳内部设置色谱柱;制冷组件可对空气进行制冷,并驱动冷空气流入外壳内部,外壳内部的空气也可再次流经制冷组件进行循环制冷,保证外壳内部恒温,散热组件对制冷组件散热端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制冷组件的制冷效率,还提高了制冷组件的使用寿命,防止制冷组件散热端温度变化过大而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程,李唐裔,周新颖,夏日,张华雪,王丰琳,李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