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7876发布日期:2023-12-29 17:5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具体涉及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汽车碰撞试验中,气体发生器点爆后产生气体,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展开保护驾乘人员。副驾驶位置的气囊展开后会撞击前方的挡风玻璃,挡风玻璃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若该冲击力较大,则会导致挡风玻璃损坏,飞出碎片,对驾乘人员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气囊展开时挡风玻璃的受力分布情况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通过获得挡风玻璃的受力分布情况,来设计气囊的展开状态,降低挡风玻璃的冲击力。

2、现有技术中的测试装置,多采用试验模架点爆气囊来模拟汽车与气囊之间的碰撞,试验模架与汽车之间还是具有差别的,得到的受力分布数据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

2、技术方案: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包括:副驾驶挡风玻璃,还包括:

3、汽车仪表板,设于所述副驾驶挡风玻璃下方;所述汽车仪表板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体;

4、气囊点爆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气囊点爆组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气体发生器,连接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气囊,以及用于将气袋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压环;

5、测量组件,以预定排布方式安装于所述副驾驶挡风玻璃的预定位置上。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若干组以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为基准设置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

7、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呈n×n矩阵排布;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与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型号相同。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呈n×n矩阵排布满足以下公式:

9、

10、其中,h为气囊展开与副驾驶挡风玻璃实际接触区域的宽度,d为相邻两个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或相邻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与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l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或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的长度。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汽车仪表板上设置有气囊输出端。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环内上设有镂空部,其底部设置有若干组阵列排布的螺栓。

13、有益效果:通过将加速度传感器粘贴在副驾驶挡风玻璃上,测量气囊点爆展开时副驾驶挡风玻璃受到的冲击力,测量得出副驾驶挡风玻璃的受力分布情况;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基于真实汽车模拟测量,测得的误差较小。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包括:副驾驶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呈n×n矩阵排布满足以下公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仪表板上设置有气囊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内上设有镂空部,其底部设置有若干组阵列排布的螺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点爆冲击的量测装置,属于汽车碰撞安全性能技术领域。包括:副驾驶挡风玻璃,汽车仪表板,气囊点爆组件,以及测量组件;汽车仪表板设于所述副驾驶挡风玻璃下方;所述汽车仪表板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体;气囊点爆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气囊点爆组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气体发生器,连接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气囊,以及用于将气袋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压环;测量组件以预定排布方式安装于所述副驾驶挡风玻璃的预定位置上。本技术中通过将加速度传感器粘贴在副驾驶挡风玻璃上,测量气囊点爆展开时副驾驶挡风玻璃受到的冲击力;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基于真实汽车模拟测量,测得的误差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刘明,伏腾飞,沈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普罗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