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3258发布日期:2024-04-18 11:4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耐弯检测,具体涉及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1、配件耐弯检测仪用于对检验经常移动、弯曲使用的产品,如橡皮或塑料绝缘及护套的软电缆,则要求产品能承受经常弯曲、扭转、延伸、剪切等机械应力,该试验是电缆在模拟实际使用情况的条件下(电流、负重),多次进行弯曲、伸展来考核电缆的柔软性和结构稳定性,符合产品长期使用要求。

2、现有的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轮体根据需求呈旋转状态,由于轮体的后侧与操作组二的表面贴合,造成轮体在旋转过程中,轮体与操作组二之间发生磨损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防护性不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表面的操作区、设置于主体顶部的操作组二,所述操作组二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轮体,所述操作组二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轮体的内侧贯穿有杆体,所述轮体的后侧与操作组二的连接处对称设置有耐磨机构,所述耐磨机构由导向槽、对称设置的活动组件组成,所述导向槽开设于轮体的后侧,对称设置的所述活动组件均设置于操作组二的表面。

3、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

4、优选的,所述活动组件由滚珠、活动槽组成,所述活动槽开设于操作组二的表面,所述滚珠设置于活动槽的内侧。

5、优选的,所述滚珠为球状结构,所述滚珠的外侧与导向槽为卡合状态。

6、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操作组三,所述操作组三由滚轮b、支架b组成,所述支架b固定于主体的顶端,所述滚轮b设置于支架b的外侧。

7、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操作组一,所述操作组一由滚轮a、支架a组成,所述支架a固定于主体的顶端,所述滚轮a设置于支架a的外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通过设计的耐磨机构,改善原先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对电缆耐弯检测过程中,当轮体旋转时,使轮体与操作组二贴合处产生磨损,通过对轮体与操作组二的连接处设置耐磨机构,在确保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使轮体与操作组二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隔,避免轮体在运作时产生磨损,增加配件耐弯检测机构使用防护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包括主体(1)、设置于主体(1)表面的操作区(2)、设置于主体(1)顶部的操作组二(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二(4)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轮体(6),所述操作组二(4)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孔(60),所述安装孔(60)、轮体(6)的内侧贯穿有杆体,所述轮体(6)的后侧与操作组二(4)的连接处对称设置有耐磨机构(61),所述耐磨机构(61)由导向槽(611)、对称设置的活动组件(612)组成,所述导向槽(611)开设于轮体(6)的后侧,对称设置的所述活动组件(612)均设置于操作组二(4)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611)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612)由滚珠(6121)、活动槽(6122)组成,所述活动槽(6122)开设于操作组二(4)的表面,所述滚珠(6121)设置于活动槽(612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6121)为球状结构,所述滚珠(6121)的外侧与导向槽(611)为卡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操作组三(5),所述操作组三(5)由滚轮b(51)、支架b(52)组成,所述支架b(52)固定于主体(1)的顶端,所述滚轮b(51)设置于支架b(52)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操作组一(3),所述操作组一(3)由滚轮a(31)、支架a(32)组成,所述支架a(32)固定于主体(1)的顶端,所述滚轮a(31)设置于支架a(32)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表面的操作区、设置于主体顶部的操作组二,所述操作组二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轮体,所述操作组二的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轮体的内侧贯穿有杆体,所述轮体的后侧与操作组二的连接处对称设置有耐磨机构,所述耐磨机构由导向槽、对称设置的活动组件组成;通过设计的耐磨机构,改善原先配件耐弯检测机构对电缆耐弯检测过程中,当轮体旋转时,使轮体与操作组二贴合处产生磨损,通过对轮体与操作组二的连接处设置耐磨机构,在确保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使轮体与操作组二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隔,避免轮体在运作时产生磨损,增加配件耐弯检测机构使用防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运,董卫龙,孟庆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弘源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