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6568发布日期:2024-03-12 19: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矿防水,特别是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矿井的渗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需要预警装置来对水位进行监测。

2、现有的煤矿井下防治水预警装置,在实时检测水量的过程中,装置需要连续通电运行,一方面对装置会造成一定的损耗,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装置连续长时间通电运行,会造成电力浪费,另外,现有的煤矿井下防治水预警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体积较大,大面积安装成本较高,因此提出一种新的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其能够脱电工作,结构简单可靠,监测水位工作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包括底座、连接耳,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耳,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4、所述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警报器,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内部集成有电池,所述电池仓的正极通过导线与警报器的一端子连接,所述警报器的另一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接线柱;

5、所述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柄,所述固定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根导柱;

6、所述导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浮块,所述浮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板,所述导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的顶端通过导线与电池仓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导电板位于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的正下方。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与立板相垂直,所述警报器可发出蜂鸣声。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应用于煤矿井下防治水,具体是可检测煤矿井内水位,并可进行自动报警。

9、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电池仓的顶盖可拆卸,所述顶板与立板相垂直。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均为铜材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底座两侧具有若干个连接耳,连接耳上有孔,可通过地钉等结构将底座安装在煤矿井内预定处,电池仓内部集成有电池,可以是五号电池,电池仓的正极连接警报器的一端子,警报器的另一端子连接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连接电池仓的负极,此时整个结构未形成闭合回路,警报其不报警,当煤矿井内水位上升时,浮块顺着导柱上升,直到浮块顶面的导电板接触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底端,此时整个结构形成闭合回路,即警报器通电持续发出蜂鸣警报声,实现煤矿井下防治水监测的目的。

12、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柄横向设置,所述导柱的材质为塑料。

13、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导柱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浮块与导电板相粘接,所述浮块为中空塑料块。

1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导电板为铜材质,所述导电板的顶面与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主的底端接触时警报器通电报警。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的核心结构为:底座、连接耳、警报器、电池仓、第一接线柱、固定柄、导柱、浮块、导电板、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本装置的核心优点为:结构轻量化设计,结构简单,可单机工作,整个装置由框架和煤矿井下水位监测结构组成,本装置可通过底座和连接耳部署在煤矿井下任意的监测、防治水位置;

16、本装置可脱电工作,无需连接电线,部署方便,而是自主供电,采用简易可靠的结构来实现煤矿井下水防治监测,具体是利用电池仓内部的电池供电,当水位上升时,浮块顶面的导电板接触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底端,此时整个结构形成闭合回路,即警报器通电持续发出蜂鸣警报声,实现煤矿井下防治水监测的目的;

17、本装置工作可靠,工作原理简单,维护方便,其工作原理是,当水位上升时,浮块顶面的导电板接触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底端,此时整个结构形成闭合回路,即警报器通电持续发出蜂鸣警报声,可以实现可靠的井下水位警报,不会误报,同时其报警成功率高,不易失误。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9、1、该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通过底座、连接耳、警报器、电池仓、第一接线柱、固定柄、导柱、浮块、导电板、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配合设置,本装置结构轻量化设计,结构简单,可单机工作,整个装置由框架和煤矿井下水位监测结构组成,本装置可通过底座和连接耳部署在煤矿井下任意的监测、防治水位置;

20、本装置可脱电工作,无需连接电线,部署方便,而是自主供电,采用简易可靠的结构来实现煤矿井下水防治监测,具体是利用电池仓内部的电池供电,当水位上升时,浮块顶面的导电板接触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底端,此时整个结构形成闭合回路,即警报器通电持续发出蜂鸣警报声,实现煤矿井下防治水监测的目的。

21、2、该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本装置工作可靠,工作原理简单,维护方便,其工作原理是,当水位上升时,浮块顶面的导电板接触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底端,此时整个结构形成闭合回路,即警报器通电持续发出蜂鸣警报声,可以实现可靠的井下水位警报,不会误报,同时其报警成功率高,不易失误。

22、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耳(2),所述底座(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耳(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板(3),所述立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立板(3)相垂直,所述警报器(5)可发出蜂鸣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6)的顶盖可拆卸,所述顶板(4)与立板(3)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柱(7)和第二接线柱(12)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接线柱(7)和第二接线柱(12)均为铜材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柄(8)横向设置,所述导柱(9)的材质为塑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9)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浮块(10)与导电板(11)相粘接,所述浮块(10)为中空塑料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11)为铜材质,所述导电板(11)的顶面与第一接线柱(7)和第二接线柱(12)的底端接触时警报器(5)通电报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防治水装置,包括底座、连接耳,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耳,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轻量化设计,结构简单,可单机工作,整个装置由框架和煤矿井下水位监测结构组成,本装置可通过底座和连接耳部署在煤矿井下任意的监测、防治水位置;本装置可脱电工作,无需连接电线,部署方便,而是自主供电,采用简易可靠的结构来实现煤矿井下水防治监测,具体是利用电池仓内部的电池供电,当水位上升时,浮块顶面的导电板接触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底端,此时整个结构形成闭合回路,即警报器通电持续发出蜂鸣警报声,实现煤矿井下防治水监测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旗,石更军,王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红旗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