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光源及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48462发布日期:2024-05-07 19:22阅读:9来源:国知局
检测光源及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光源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材料的外观缺陷检测对于保证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其有着广泛的需求。

2、基于人工视觉的外观缺陷检测不可避免地存在视觉疲劳、漏检和误判等问题,检测准确度有限。而当前用于材料的外观缺陷检测的检测光源单一,不但不可兼容更多的缺陷类型,同时,光源照向待测物的光照亮度较弱,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检测光源不可兼容更多的缺陷类型且照向待测物的光照亮度较弱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兼容更多缺陷类型且提高照向待测物的光照亮度以提高检测效率的检测光源及检测装置。

2、一种检测光源,包括:

3、组合光源,包括同轴光源及环形光源组;所述环形光源组与所述同轴光源的轴向一端固定相连,并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轴向上依次布设的第一环形光源;

4、第二环形光源,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环形光源组远离所述同轴光源的一端,并能够沿所述轴向相对于所述组合光源移动;

5、其中,各环形光源的出光方向与所述轴向所形成的夹角各不相同。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同轴光源、全部所述第一环形光源及所述第二环形光源同轴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与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光源分别包括多个发光区域,每个所述发光区域能够独立受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与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光源所包括的所述发光区域的数量相等,且在所述轴向上一一相对。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与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光源分别包括四个所述发光区域。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同轴光源指向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方向上,各所述环形光源所对应的夹角逐渐增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光源组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环形光源;靠近所述同轴光源的所述第一环形光源所对应的夹角为15°-25°,远离所述同轴光源的所述第一环形光源所对应的夹角为20°-30°,所述第二环形光源所对应的夹角为75°-85°。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同轴光源指向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外径及内径均逐渐增大,与所述同轴光源直接相连的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内径大于所述同轴光源在径向上的最大内部尺寸;

13、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在所述轴向上距离其最近的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外径,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内径大于在所述轴向上距离其最近的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内径。

14、一种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及上述所述的检测光源,所述检测光源为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提供照射光。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组合光源远离所述第二环形光源的一端,且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同轴光源、全部所述第一环形光源及所述第二环形光源同轴设置。

16、上述检测光源及检测装置,由于各个环形光源的出光方向与轴向所形成的夹角不同,各个环形光源与同轴光源组合形成了差异化的光照角度,这样不但能够在保证整个检测光源小型化的基础上兼容更多的缺陷类型,还可以增加待测物的亮度以提升检测效率。同时,第二环形光源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于组合光源移动,从而便于调节第二环形光源与组合光源在轴向上的距离,并配合待测物的旋转,实现对待测物的低方位照射,对于诸如划伤、擦伤、磕伤等形态类缺陷类型有较好的呈现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光源(11)、全部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及所述第二环形光源(20)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光源(20)与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分别包括多个发光区域(a),每个所述发光区域(a)能够独立受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光源(20)与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所包括的所述发光区域(a)的数量相等,且在所述轴向上一一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光源(20)与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分别包括四个所述发光区域(a)。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轴光源(11)指向所述第二环形光源(20)的方向上,各所述环形光源所对应的夹角(α)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光源组(12)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靠近所述同轴光源(11)的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所对应的夹角(α)为15°-25°,远离所述同轴光源(11)的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所对应的夹角(α)为20°-30°,所述第二环形光源(20)所对应的夹角(α)为75°-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轴光源(11)指向所述第二环形光源(2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的外径(φ1)及内径(φ2)均逐渐增大,与所述同轴光源(11)直接相连的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的内径(φ2)大于所述同轴光源(11)在径向上的最大内部尺寸;

9.一种检测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200)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光源,所述检测光源为所述检测模块(200)的检测提供照射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200)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组合光源(10)远离所述第二环形光源(20)的一端,且所述检测模块(200)、所述同轴光源(11)、全部所述第一环形光源(121)及所述第二环形光源(20)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光源及检测装置,包括:组合光源,包括同轴光源及环形光源组;环形光源组与同轴光源的轴向一端固定相连,并包括至少两个在轴向上依次布设的第一环形光源;第二环形光源,在轴向上位于环形光源组远离同轴光源的一端,并能够沿轴向相对于组合光源移动;其中,各环形光源的出光方向与轴向所形成的夹角各不相同。由于各个环形光源的出光方向与轴向所形成的夹角不同,各个环形光源与同轴光源组合形成了差异化的光照角度,不但能够在保证整个检测光源小型化的基础上兼容更多的缺陷类型,还可以增加待测物的亮度以提升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立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