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9839发布日期:2024-03-18 16:46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拉力测试工装的,特别涉及一种拉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2、引线框架具有很多铝带连接键,而铝带连接键的连接强度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需要借助相应的拉力测试设备进行拉力检测,现有拉力测试需要逐步对待测件两端进行固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针对该问题,公开号为cn218567082u的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引线框架键合拉力测试设备,通过操作由皮带相连接的两个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可以带动相应的第一丝杆转动,并驱使滑座带动受限位板限位的夹持板上下运动,进而便于用户根据待测件大小进行夹持调整,且能同时对待测件两端进行夹持操作,提高了用户操作时的便捷性,避免了以往需要依次对两端进行逐步夹持的操作,提高操作效率。该设备在使用时,先将拉力测试仪勾住待测引线框架件的连接键,然后通过电动推杆带动拉力测试仪上下运动,以对待测件进行拉力测试,使用过程中,电动推杆及拉力测试仪的位置是固定的,不可以左右以及前后移动,而测试则要求对待测件不同位置的连接键进行测试,故需要重新松开待测件,并将待测件其他位置的连接键调整至拉力测试仪的正下方,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引线框架的拉力测试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力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引线框架键合拉力测试设备所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和支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板之间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所述支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的内腔设置有第二丝杠,所述支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第二通口的内腔设置有第三丝杠,所述第二支板的底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设置有拉力测试仪。

3、优选的,所述支座底部的四角均通过支杆固定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

4、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杠包括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左侧贯穿第一通口内壁的左侧并设置有第二转把,所述第二螺杆的右侧转动连接于第一通口内壁的右侧,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圈套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底部与第二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三丝杠包括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正面贯穿第二通口内壁的正面并设置有第三转把,所述第三螺杆的背面转动连接于第二通口内壁的背面,所述第三螺杆的外圈套设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的底部与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杠包括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左侧贯穿位于左侧的第一支板并设置有第一转把,所述第一螺杆的右侧转动连接于位于右侧的第一支板的左侧,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圈套设有第一螺母。

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腔设置有夹杆,所述夹杆通过螺栓固定于通槽内壁的底部。

8、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母贯穿连接于固定座的左侧,所述第一螺母与固定座一一对应,所述夹杆的底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滑动卡接于滑槽的内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使用时,可通过转动第二转把,带动第二螺杆同步转动,以使第二螺母左右运动,进而通过第二支板带动气缸和拉力测试仪向右运动,同时可通过转动第三转把,带动第三螺杆同步转动,以使第三螺母前后运动,进而通过气缸带动拉力测试仪前后运动,如此可调整气缸和拉力测试仪的位置,以将其移动至待测件连接键的正上方,以便于对待测件不同位置的连接键进行拉力测试,给引线框架的拉力测试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支座(2),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板(3),两个所述第一支板(3)之间连接有第一丝杠(4),所述第一丝杠(4)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5),所述支座(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口(21),所述第一通口(21)的内腔设置有第二丝杠(6),所述支座(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板(7),所述第二支板(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口(71),所述第二通口(71)的内腔设置有第三丝杠(8),所述第二支板(7)的底部设置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输出轴设置有拉力测试仪(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底部的四角均通过支杆(11)固定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杠(6)包括第二螺杆(61),所述第二螺杆(61)的左侧贯穿第一通口(21)内壁的左侧并设置有第二转把(13),所述第二螺杆(61)的右侧转动连接于第一通口(21)内壁的右侧,所述第二螺杆(61)的外圈套设有第二螺母(62),所述第二螺母(62)的底部与第二支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丝杠(8)包括第三螺杆(81),所述第三螺杆(81)的正面贯穿第二通口(71)内壁的正面并设置有第三转把(14),所述第三螺杆(81)的背面转动连接于第二通口(71)内壁的背面,所述第三螺杆(81)的外圈套设有第三螺母(82),所述第三螺母(82)的底部与气缸(9)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4)包括第一螺杆(41),所述第一螺杆(41)的左侧贯穿位于左侧的第一支板(3)并设置有第一转把(12),所述第一螺杆(41)的右侧转动连接于位于右侧的第一支板(3)的左侧,所述第一螺杆(41)的外圈套设有第一螺母(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52),所述通槽(52)的内腔设置有夹杆(53),所述夹杆(53)通过螺栓固定于通槽(52)内壁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42)贯穿连接于固定座(51)的左侧,所述第一螺母(42)与固定座(51)一一对应,所述夹杆(53)的底部设置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底部滑动卡接于滑槽(101)的内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和支座,支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口,第一通口的内腔设置有第二丝杠,支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板,第二支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口,第二通口的内腔设置有第三丝杠,第二支板的底部设置有气缸。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二转把,带动第二螺杆同步转动,以使第二螺母左右运动,进而通过第二支板带动气缸和拉力测试仪向右运动,同时通过转动第三转把,带动第三螺杆同步转动,以使第三螺母前后运动,进而通过气缸带动拉力测试仪前后运动,如此可调整气缸和拉力测试仪的位置,以将其移动至待测件连接键的正上方,以便于对待测件不同位置的连接键进行拉力测试,给引线框架的拉力测试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光,张朝件,钟俊东,张锦耀,蔡宇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隆润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