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1545发布日期:2024-03-25 19:09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扬尘监测仪是一种远程监控工地噪声扬尘的仪器,而随着科技高速发展,通过互联网宽带传递,可实现远程监控功能,将这一功能运用于施工现场管理,势必会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监管层次。

2、现有建筑工程用的监测装置中,监测装置比较高大,通过螺栓将底座固定后如遇到感应器需要更换的情况的话需要人为的爬到监测装置的上方进行检查更换,此过程及其麻烦,无法做到快速操作,而且人工到高处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利于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包括立杆支架、底座、控制箱、显示屏、支撑架、风向感应器、扬尘感应器、噪音感应器和风速感应器,所述底座固定于立杆支架的底端,所述控制箱安装于立杆支架的前端,所述显示屏安装于立杆支架的前端,所述支撑架固定于立杆支架的内部,且支撑架的左端和右端向外延伸至立杆支架的外部,所述风向感应器、扬尘感应器、噪音感应器和风速感应器均安装于支撑架的顶端,且均匀分布排列,还包括快卸装置,所述快卸装置设有四组,且均设置于支撑架的内部,所述快卸装置包括感应器外壳、电线接头外壳、限位槽、弹簧、限位块、限位球、缺口、推块、气缸和升降机构,所述感应器外壳设置于支撑架的顶端,且感应器外壳的底端延伸至支撑架的内部,所述电线接头外壳设置于支撑架的底端,且电线接头外壳的顶端延伸至支撑架的内部,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感应器外壳的外部底端,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于限位槽的内部顶端,且弹簧的底端与限位块的内部凸起处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于限位槽的外部,所述感应器外壳的外部底部设有缺口,所述限位球设置于缺口内部,所述推块的右端固定于限位块的外部,所述推块的底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固定于支撑架的内部底端,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支撑架的后端。

3、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光杆、皮带轮组、固定杆一、固定杆二、电机、固定块和滑块,所述光杆设有两组,且均设置于立杆支架的内部,所述支撑架的后端通过滑块与光杆滑动连接,所述皮带轮组的顶端通过固定杆一固定于立杆支架的内部顶端,且皮带轮组的底端通过固定杆二固定于立杆支架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机安装于立杆支架的后端,所述固定杆二的后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于皮带轮组,且固定块的前端固定于支撑架的后端。

4、可选的,所述限位槽和限位块呈环形状设置,且与感应器外壳的外部贴合,通过此设置使限位块可以更好地对电线接头外壳起到限制效果。

5、可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有凸起块,所述限位块凸起块的底端面呈倾斜设置,且凸起块的顶端面呈直面设置,使限位球可以沿着斜面从缺口中移除。

6、可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外部设有缺口,且缺口大小与限位块的内部凸起一致,使限位块的凸起块可以沿着限位槽的缺口向上移动同时压缩弹簧。

7、可选的,所述电线接头外壳的外部前端设有缺口,且缺口内部梯形状设置,通过与限位球的配合可以将电线接头外壳固定住。

8、可选的,所述推块和气缸分别设有两组,且以感应器外壳为中心对称设置,通过两侧的气缸推动推块使限位块移动时稳定向上,达到平衡的效果。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快卸装置,通过启动气缸,气缸带动推块向上带动限位块向上移动,电线接头外壳向下掉落时通过凹槽的斜面对限位球挤压,限位块移动时取消凸起处对缺口内的限位球的限制效果后电线接头外壳自动脱落,通过电机转动带动皮带轮组转动,皮带轮组转动时通过固定块带动支撑架移动,即可将支撑架移至低处进行更换感应器,通过此装置实现了快速拆卸接头,达到一种方便快捷的效果,同时在低处即可实现对感应器的调节,节省了调节的时间和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包括立杆支架(1)、底座(2)、控制箱(3)、显示屏(4)、支撑架(5)、风向感应器(6)、扬尘感应器(7)、噪音感应器(8)和风速感应器(9),所述底座(2)固定于立杆支架(1)的底端,所述控制箱(3)安装于立杆支架(1)的前端,所述显示屏(4)安装于立杆支架(1)的前端,所述支撑架(5)固定于立杆支架(1)的内部,且支撑架(5)的左端和右端向外延伸至立杆支架(1)的外部,所述风向感应器(6)、扬尘感应器(7)、噪音感应器(8)和风速感应器(9)均安装于支撑架(5)的顶端,且均匀分布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010)包括光杆(10101)、皮带轮组(10102)、固定杆一(10103)、固定杆二(10104)、电机(10105)、固定块(10106)和滑块(10107),所述光杆(10101)设有两组,且均设置于立杆支架(1)的内部,所述支撑架(5)的后端通过滑块(10107)与光杆(10101)滑动连接,所述皮带轮组(10102)的顶端通过固定杆一(10103)固定于立杆支架(1)的内部顶端,且皮带轮组(10102)的底端通过固定杆二(10104)固定于立杆支架(1)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机(10105)安装于立杆支架(1)的后端,所述固定杆二(10104)的后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1010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0106)的内部固定于皮带轮组(10102),且固定块(10106)的前端固定于支撑架(5)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03)和限位块(105)呈环形状设置,且与感应器外壳(101)的外部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5)的内部设有凸起块,所述限位块(105)凸起块的底端面呈倾斜设置,且凸起块的顶端面呈直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03)的外部设有缺口,且缺口大小与限位块(105)的内部凸起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接头外壳(102)的外部前端设有缺口,且缺口内部梯形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108)和气缸(109)分别设有两组,且以感应器外壳(101)为中心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调节的监测装置,包括立杆支架、底座、控制箱、显示屏、支撑架、风向感应器、扬尘感应器、噪音感应器和风速感应器。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快卸装置,通过启动气缸,气缸带动推块向上带动限位块向上移动,电线接头外壳向下掉落时通过凹槽的斜面对限位球挤压,限位块移动时取消凸起处对缺口内的限位球的限制效果后电线接头外壳自动脱落,通过电机转动带动皮带轮组转动,皮带轮组转动时通过固定块带动支撑架移动,即可将支撑架移至低处进行更换感应器,通过此装置实现了快速拆卸接头,达到一种方便快捷的效果,同时在低处即可实现对感应器的调节,节省了调节的时间和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旭,黄嘉艇,占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易宁智能监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