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2974发布日期:2024-04-18 20:46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光谱仪,尤其涉及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


背景技术:

1、直读光谱仪可以检测试样的元素成分,广泛应用于铸造、钢铁、金属回收和冶炼等领域。

2、激发台板是直读光谱仪的重要部件,激发台板安装在激发台面上,与激发台面形成火花室,激发台板上设有通透的激发孔,将试样放置在激发台板上盖住激发孔,试样上方的电极和火花室内的电极工作形成激光回路,即可激发试样,完成检测。

3、钢铁厂经常要检验多种直径规格的棒材,造成棒材试样与激发台板的激发孔直径不匹配,棒材直径过大则只能对试验的局部端面进行检测,棒材直径过小则不能完全覆盖激发孔,导致火花室中的气体泄漏,使分析结果不准确。

4、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容易适应不同直径棒材试样的激发台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以解决激发台板的激发孔不能适应不同直径棒材试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包括激发台板本体和若干垫片组件,激发台板本体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沉槽,在第一沉槽的底面上开设有内外套接的若干环形槽和通透的圆孔,若干环形槽、圆孔和所述第一沉槽同轴设置,激发台板本体上设有进气孔道、排气孔道和过光孔,进气孔道、排气孔道和过光孔的一端均与圆孔连通;

3、垫片组件包括圆垫片和垫片座,垫片座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沉槽的底面上加工有通透的内孔,垫片座与所述第一沉槽相适配,垫片座的下端面上设有若干内外套接的环形壁,圆垫片的中央设有激发孔,圆垫片的外周与所述第二沉槽的内周过盈密封连接,若干垫片组件的区别在于激发孔的直径依次变化;

4、若干垫片组件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沉槽相配合,若干环形壁一一对应插入若干环形槽内,以形成迷宫密封,激发台板本体、垫片座和圆垫片的上端面齐平,激发孔与所述圆孔同轴。

5、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组件为三个,三个垫片组件的激发孔直径依次为8mm、12mm和16mm。

6、进一步的,激发台板本体的上端面一端设有凸沿结构。

7、进一步的,内孔与圆孔等直径对齐。

8、进一步的,激发台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搭扣连接件的锁钩构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根据棒材试样的直径,选择适合激发孔的垫片组件,垫片组件装入第一沉槽内,垫片组件不与激发台板本体固定,垫片组件通过若干环形壁与激发台板本体的若干环形槽配合形成迷宫密封,便于为了适应不同直径的试样而更换垫片组件。



技术特征:

1.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台板本体(1)和若干垫片组件(2),激发台板本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沉槽(16),在第一沉槽(16)的底面上开设有内外套接的若干环形槽(17)和通透的圆孔(14),若干环形槽(17)、圆孔(14)和所述第一沉槽(16)同轴设置,激发台板本体(1)上设有进气孔道(15)、排气孔道(13)和过光孔(12),进气孔道(15)、排气孔道(13)和过光孔(12)的一端均与圆孔(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组件(2)为三个,三个垫片组件(2)的激发孔(23)直径依次为8mm、12mm和1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激发台板本体(1)的上端面一端设有凸沿结构(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孔(25)与圆孔(14)等直径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激发台板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搭扣连接件的锁钩构件(3)。


技术总结
一种直读光谱仪激发台板结构,属于光谱仪技术领域,本技术为了解决激发台板的激发孔不能适应不同直径棒材试样的问题。包括激发台板本体和若干垫片组件,激发台板本体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沉槽,在第一沉槽的底面上开设有内外套接的若干环形槽和通透的圆孔,垫片组件包括圆垫片和垫片座,垫片座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沉槽,垫片座的下端面上设有若干内外套接的环形壁,圆垫片的中央设有激发孔,圆垫片的外周与所述第二沉槽的内周过盈密封连接,若干垫片组件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沉槽相配合,若干环形壁一一对应插入若干环形槽内,以形成迷宫密封。垫片组件不与激发台板本体固定,便于为了适应不同直径的试样而更换垫片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王艳秋,侯天宇,崔鹏,王岩,贾正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