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5727发布日期:2024-03-25 19:1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试验工装,特别是指一种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1、电磁阀气密性是阀门的关键特性,通常在对电磁阀进行气密性测试时,电磁阀需连接进出口试验工装,将与电磁阀连接的进出口试验工装的出口浸入酒精,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溢出来判断电磁阀是否漏气。

2、如图1和图2所示,电磁阀出口3设置在阀座1上,当电磁阀的结构采用阀座1与线圈组件2焊接配合时,通常电磁阀出口3与焊缝4位置接近,因此现有气密性测试需分别进行阀门内漏测试和焊缝外漏测试,需要采用两种气密性试验工装分别进行测试。所述阀门内漏测试是指检测电磁阀出口3与阀芯之间的密封性能,为了便于观看图中省略了阀芯;而阀门内漏测试工装一般采用o型圈密封5密封在电磁阀出口3与焊缝4之间。所述焊缝外漏测试是指检测阀座1与线圈组件2之间的密封性能,由于电磁阀出口3与焊缝4位置接近,可使用密封空间较小,焊缝外漏测试一般采用密封垫片6硬密封在线圈组件2的外壁与焊缝4之间。当经过阀门内漏测试和焊缝外漏测试两次气密性测试均合格时,才能确保电磁阀的气密性合格。

3、上述现有测试方案存在以下弊端:(1)电磁阀的阀门内漏、焊缝外漏均通过进出口试验工装的出口是否有气泡来判断,若出现漏气情况无法直观判断漏气原因,难以获知是由阀门内漏引起的、还是由焊缝外漏引起的,需要进行二次分析,且分析判断难度大。(2)当产品结构限制时,焊缝外漏的气密性测试只能在焊缝位置进行密封,因焊缝表面凹凸不平,密封垫片难以实现密封。

4、因此,气密性试验工装如何实现小空间下焊缝平面的有效密封、如何根据漏气现象直观看到漏气原因,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解决了现有气密性试验工装无法实现小空间下焊缝平面的有效密封、无法根据漏气现象直接判断漏气原因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包括进气通道与线圈组件的内腔连通的进口接头,进口接头背离阀座的端面通过第一o形圈与线圈组件的外壁密封连接,进口接头的另一端为插接有筒状的压块的出气通道,所述压块的内端部、进口接头的内壁、线圈组件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二o形圈密封,线圈组件与阀座之间的焊缝位于压块的内壁面及第二o形圈的内壁面的内部区域。本技术方案将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设计为分体式结构,针对小空间下焊缝表面凹凸不平,密封垫片硬密封难以密封的情况,将工装结构设计为组合形式,可有效增加可使用密封空间,实现软密封,进口接头与压块组合后,通过挤压第二o形圈,使挤压余量凸出安装空间,通过第二o形圈凸出的挤压余量实现可靠密封。针对无法判断漏气位置,采用增大工装出口的形式,将电磁阀出口及焊缝位置同时直观暴露在压块内腔中,试验时直接在工装出口处注射酒精,若发生漏气现象,可直接通过气泡泄漏位置判断阀门内漏、外漏或者工装密封不严导致的漏气。

4、进一步地,所述压块背离所述线圈组件的一端插接有出口接头,所述出口接头的外壁与压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o形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即采用出口接头与压块可拆卸连接,在气密性测试完成后,工装加装出口接头可继续进行流阻、脉冲试验等其余试验,实现了工装多功能性。

5、进一步地,所述压块的外周壁与出气通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o形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进一步提高了进口接头与压块之间的密封性能。

6、进一步地,所述进口接头与所述线圈组件螺纹连接,所述压块的外端部设置有外伸的翼缘,所述翼缘上设置有与进口接头螺纹连接的螺钉。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即进口接头与所述线圈组件之间、进口接头与压块之间均采用螺纹副实现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拆装便捷且连接可靠。

7、进一步地,所述出口接头包括与压块的内腔插接配合的轴向部,轴向部的外端设置有外伸的径向部,所述径向部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翼缘、进口接头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即出口接头与压块及进口接头之间均通过螺钉连接,出口接头与压块之间的连接、压块及进口接头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相同的螺钉。

8、进一步地,所述出气通道内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第二o形圈密封在台阶结构的台阶面、线圈组件的端面、压块的内端面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即第二o形圈通过台阶结构密封在进口接头、压块、线圈组件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压块的内端部设置有密封台肩,所述第二o形圈设置在密封台肩上,所述密封台肩与所述台阶面、出气通道的内壁面、压块的内端面所围成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o形圈的截面面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进一步提高了安装便捷性和密封性能。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垂直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有通向第二o形圈的压力平衡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通过进口气压挤压第二o形圈,使第二o形圈挤压余量充分贴合发阀门密封处。

12、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平衡孔倾斜设置且指向第二o形圈的外周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4、1. 工装选用组合式结构,实现了小空间下o型圈软密封,有效解决了焊缝表面凹凸不平难以密封的问题。

15、2. 该组合工装通过将工装出口增大,将电磁阀出口及焊缝位置同时直观暴露在工装出口内,工装能同时进行内漏和焊缝外漏测试,极大节约了现场气密测试时间;同时,若测试过程中出现漏气现象,能直观看到漏气点,避免了问题的二次分析。

16、3. 该组合工装仅需一次装配,后续使用过程中无需二次拆装组合。

17、4. 气密性测试完成后,工装加装出口接头可继续进行流阻、脉冲试验等其余试验,实现了工装多功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通道(15)与线圈组件(2)的内腔连通的进口接头(10),进口接头(10)背离阀座(1)的端面通过第一o形圈(11)与线圈组件(2)的外壁密封连接,进口接头(10)的另一端为插接有筒状的压块(20)的出气通道(16),所述压块(20)的内端部、进口接头(10)的内壁、线圈组件(2)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二o形圈(12)密封,线圈组件(2)与阀座(1)之间的焊缝(4)位于压块(20)的内壁面及第二o形圈(12)的内壁面的内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0)背离所述线圈组件(2)的一端插接有出口接头(30),所述出口接头(30)的外壁与压块(2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四o形圈(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0)的外周壁与出气通道(1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o形圈(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接头(10)与所述线圈组件(2)螺纹连接,所述压块(20)的外端部设置有外伸的翼缘(21),所述翼缘(21)上设置有与进口接头(10)螺纹连接的螺钉(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接头(30)包括与压块(20)的内腔插接配合的轴向部(31),轴向部(31)的外端设置有外伸的径向部(32),所述径向部(32)通过所述螺钉(22)与所述翼缘(21)、进口接头(1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16)内设置有台阶结构(18),所述第二o形圈(12)密封在台阶结构(18)的台阶面、线圈组件(2)的端面、压块(20)的内端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0)的内端部设置有密封台肩,所述第二o形圈(12)设置在密封台肩上,所述密封台肩与所述台阶面、出气通道(16)的内壁面、压块(20)的内端面所围成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o形圈(12)的截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5)与所述出气通道(16)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5、7-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5)连接有通向第二o形圈(12)的压力平衡孔(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孔(17)倾斜设置且指向第二o形圈(12)的外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气密试验工装,包括与线圈组件连通的进口接头,进口接头通过第一O形圈与线圈组件密封连接,进口接头插接有筒状的压块,压块的内端部、进口接头的内壁、线圈组件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二O形圈密封,线圈组件与阀座之间的焊缝位于压块的内壁面及第二O形圈的内壁面的内部区域。本技术可有效增加可使用密封空间,实现软密封,进口接头与压块组合后,通过挤压第二O形圈,使挤压余量凸出安装空间,通过第二O形圈凸出的挤压余量实现可靠密封,将电磁阀出口及焊缝位置同时直观暴露在压块内腔中,试验时直接在工装出口处注射酒精,若发生漏气现象,可直接通过气泡泄漏位置判断阀门内漏、外漏或者工装密封不严导致的漏气。

技术研发人员:尹世豪,侯云,李青华,刘亚喆,张嘉丽,李继军,束红林,邓凯,王梦丽,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