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2361发布日期:2024-05-11 00:0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1、汽车空调系统各部件主要靠空调管路连接,空调管路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各种连接管路进行连接,管路与膨胀阀、压缩机等空调核心部件的连接,使空调系统内的制冷剂流动顺畅,从而达到对车内空气制冷的目的,在汽车空调管路使用的时候,需要使用对应的连接器进行测试,使用测试连接器对相应的汽车空调管路测试件进行冲压测试,以保证汽车空调管路测试件的质量。

2、目前测试的连接器,需要固定在具体的位置才能进行连接测试,操作比较繁琐,降低工作人员对测试件的测试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测试槽,所述测试槽的内侧壁固定连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有拉手,所述拉手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内部设有锥形密封垫,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两个所述伸缩弹簧的左端均与活塞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两个所述阻尼器的左端均与活塞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外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一o型圈。

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的内壁开设有两组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二o型圈。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伸缩弹簧分别套设于两个阻尼器的外部,所述固定套的外表面粘贴有操作说明贴。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左侧面开设有u型槽,所述拉手的右端设有自密封快插接头。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拉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装置利用自密封快插接头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连接器进行连接,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o型圈的配合,能够使拉手的移动更加顺滑,通过拉手方便工作人员向后拉动活塞,无需对该装置进行固定,操作简单,通过固定套内部的伸缩弹簧能够推动活塞前移,同时利用阻尼器能够增加活塞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锥形密封垫能够实现对测试件的密封,提高工作人员对测试件的测试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测试槽(2),所述测试槽(2)的内侧壁固定连通有固定套(3),所述固定套(3)的内部设有拉手(4),所述拉手(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的内部设有活塞(7),所述活塞(7)的内部设有锥形密封垫(6),所述固定套(3)的内部设有两个限位槽(9),两个所述限位槽(9)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0),两个所述伸缩弹簧(10)的左端均与活塞(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槽(9)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1),两个所述阻尼器(11)的左端均与活塞(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7)的外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一凹槽(12),两个所述第一凹槽(12)的内部均设有第一o型圈(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的内壁开设有两组第二凹槽(14),两个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部均设有第二o型圈(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弹簧(10)分别套设于两个阻尼器(11)的外部,所述固定套(3)的外表面粘贴有操作说明贴(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面开设有u型槽(18),所述拉手(4)的右端设有自密封快插接头(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16),所述防滑条(1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拉式快速连接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测试槽,所述测试槽的内侧壁固定连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有拉手,所述拉手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内部设有锥形密封垫,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两个所述伸缩弹簧的左端均与活塞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本装置通过拉手方便工作人员向后拉动活塞,无需对该装置进行固定,操作简单,通过固定套内部的伸缩弹簧能够推动活塞前移,同时利用阻尼器能够增加活塞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锥形密封垫能够实现对测试件的密封。

技术研发人员:范思东,范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7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