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交轮胎动平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6424发布日期:2024-04-18 20:5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交轮胎动平衡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平衡机,尤其涉及一种斜交轮胎动平衡机。


背景技术:

1、轮胎动平衡机是一种用于平衡轮胎的专用设备,当轮胎制造过程或车辆使用过程中,轮胎可能会存在重量不均,会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出现震动、颤抖或不稳定的情况,轮胎动平衡机通过旋转轮胎并检测轮胎的不平衡点,然后在轮胎上加上适当的配重以平衡轮胎,使用轮胎动平衡机进行轮胎平衡测试能够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度,减少轮胎与悬挂系统的磨损,延长轮胎寿命,轮胎动平衡机通常由一个旋转平台、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在进行平衡时,机器会测量轮胎的不平衡情况,并通过添加或移除适当的配重来纠正轮胎的不平衡。目前的轮胎动平衡机在对轮胎进行测试时,轮胎的安装结构不稳定,在进行动平衡检测时轮胎容易因为安装不稳定产生较大的晃动影响动平衡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斜交轮胎动平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斜交轮胎动平衡机,包括动平衡机构、轮胎紧固机构与转轴测试机构,动平衡机构包括轮胎动平衡机体、测试控制屏、转轴组件与锁紧手柄,轮胎动平衡机体安装于地面上,测试控制屏固定安装于轮胎动平衡机体的顶部,测试控制屏与轮胎动平衡机体电性连接,转轴组件安装于轮胎动平衡机体的一侧侧壁上,转轴组件上安装有斜交轮胎,锁紧手柄螺纹安装于转轴组件上,且锁紧手柄抵持于斜交轮胎上,轮胎紧固机构固定安装于转轴组件上,且位于斜交轮胎的内侧,转轴测试机构固定安装于轮胎动平衡机体靠近斜交轮胎的一侧侧壁上。

4、优选地,转轴组件包括旋转主轴、连接轴与安装轴,旋转主轴安装于轮胎动平衡机体的一侧侧壁上,连接轴固定安装于旋转主轴远离轮胎动平衡机体的一端,且斜交轮胎位于连接轴的外侧,安装轴固定安装于连接轴远离旋转主轴的一端,且安装轴外开设有螺纹槽,锁紧手柄通过螺纹槽螺纹安装于安装轴的外侧壁上。

5、优选地,轮胎紧固机构包括安装抵持块、紧固圆盘与若干个紧固组件,安装抵持块固定安装于连接轴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抵持块远离轮胎动平衡机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活塞腔体,斜交轮胎的内侧侧壁抵持于连接轴的外侧侧壁上,且安装抵持块与斜交轮胎相互抵持,安装抵持块远离轮胎动平衡机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弧形环槽,弧形环槽活动插设有弧形环块,且弧形环块抵持于斜交轮胎的侧壁上,紧固圆盘固定安装于安装抵持块的外侧侧壁上,若干个紧固组件圆形阵列安装于紧固圆盘内。

6、优选地,紧固圆盘的外侧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紧固伸缩槽,且若干个紧固伸缩槽与若干个紧固组件对应设置,紧固伸缩槽靠近安装抵持块的一端开设有拉簧收容槽,紧固圆盘的内侧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抽空槽,且若干个抽空槽与若干个紧固伸缩槽对应设置,紧固圆盘内开设有若干个活塞滑动槽,且活塞滑动槽靠近紧固圆盘中轴线的一端与抽空槽远离紧固圆盘中轴线的一端连通,紧固组件包括拉簧、第一磁吸块、紧固滑块、紧固抵持块、活塞块与第二磁吸块,拉簧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拉簧收容槽靠近安装抵持块的一端,第一磁吸块固定安装于拉簧的另一端,紧固滑块固定安装于第一磁吸块远离拉簧的一端,且第一磁吸块与紧固滑块滑动设置于紧固伸缩槽内,紧固抵持块固定安装于紧固滑块远离第一磁吸块的一端,且紧固抵持块位于紧固伸缩槽内,活塞块滑动设置于活塞滑动槽靠近抽空槽的一端,第二磁吸块固定安装于活塞块远离抽空槽的一侧侧壁上,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的极性相反,且若干个第一磁吸块间隔设置。

7、优选地,转轴测试机构包括防护壳体与四个转轴测试组件,防护壳体固定安装于动平衡机构的一侧侧壁上,且防护壳体位于旋转主轴的外侧,四个转轴测试组件均安装于防护壳体内,且四个转轴测试组件围绕着旋转主轴等距离阵列设置,转轴测试组件与旋转主轴相互抵持。

8、优选地,转轴测试组件包括两个滑动安装件、转动杆、被动抵持辊与抵持测试件,两个滑动安装件固定安装于防护壳体的相对两侧内侧壁上,且两个滑动安装件对称设置,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滑动安装件上,被动抵持辊固定安装于转动杆的中部外侧侧壁上,且被动抵持辊抵持于旋转主轴的外侧侧壁上,抵持测试件固定安装于防护壳体的内侧侧壁上,且抵持测试件朝向旋转主轴的一端抵持于被动抵持辊上。

9、优选地,滑动安装件包括安装连接块与抵持辊滑块,安装连接块固定安装于防护壳体的内侧侧壁上,且安装连接块朝向被动抵持辊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抵持辊滑槽,抵持辊滑块滑动卡设于抵持辊滑槽内,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抵持辊滑块上,防护壳体靠近斜交轮胎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联动滑槽,且若干个第一联动滑槽与若干个转动杆对应设置,靠近斜交轮胎一侧的安装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联动滑槽,且第二联动滑槽与第一联动滑槽相互连通,转动杆朝向安装抵持块的一端凸设有延伸杆,且延伸杆依次穿过第二联动滑槽与第一联动滑槽延伸至防护壳体的外侧,延伸杆远离轮胎动平衡机体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扇叶。

10、优选地,抵持测试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抵持弹簧、测试安装块、测试滑块、测试支撑杆与弧形抵持块,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于防护壳体远离旋转主轴的内侧侧壁上,抵持弹簧与测试安装块固定安装于压力传感器朝向旋转主轴的一侧侧壁上,测试安装块远离旋转主轴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收容滑槽,抵持弹簧位于收容滑槽内,收容滑槽靠近旋转主轴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抵持伸缩槽,测试滑块固定安装于抵持弹簧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一端,且测试滑块滑动设置于收容滑槽内,测试支撑杆固定安装于测试滑块远离抵持弹簧的一侧侧壁上,且测试支撑杆滑动设置于抵持伸缩槽的侧壁上,弧形抵持块固定安装于测试支撑杆远离测试滑块的一端。

11、优选地,紧固圆盘靠近轮胎动平衡机体形成有引流环形面,引流环形面上开设有与若干个活塞滑动槽对应的若干个辅助通风槽,且辅助通风槽与活塞滑动槽的顶部连通,活塞腔体远离连接轴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槽,且若干个通槽远离连接轴的一端分别于若干个抽空槽连通。

12、优选地,弧形抵持块朝向旋转主轴的一侧侧壁上形成有抵持弧面,且抵持弧面与旋转主轴的外侧壁对应设置,抵持弧面开设若干个滚珠槽,滚珠槽内活动安装有滚珠,位于顶部的弧形抵持块内开设有储油槽,且储油槽的底部与若干个滚珠槽的顶部连通,储油槽内设置有润滑油,位于底部的弧形抵持块顶部开设有楔形槽,且底部的弧形抵持块内开设有收集槽,楔形槽的底部与收集槽的顶部连通。

13、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将斜交轮胎紧密抵持于安装抵持块上并使用锁紧手柄进行锁紧,能够确保斜交轮胎稳固地安装在转轴组件上,避免在动平衡测试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通过使用轮胎动平衡机体和轮胎紧固机构,能够确保斜交轮胎的转动速度与转轴组件的转速保持一致,避免因转速不一致导致的误差,从而提高动平衡测试的准确性,转轴测试机构能够在旋转过程中测试转轴组件是否发生偏移,这对于判断转轴组件是否正常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发现转轴组件有偏移,操作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避免偏移导致的动平衡测试误差,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轮胎动平衡机体检测出斜交轮胎的动平衡检测结果,同时,转轴测试机构提供的测试数据能够辅助操作人员判断斜交轮胎是否满足动平衡要求,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斜交轮胎的动平衡性能。

15、2.通过斜交轮胎与连接轴的同步旋转,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动平衡测试,安装抵持块能够通过紧固抵持块提高对斜交轮胎的摩擦力,能够防止斜交轮胎在高速旋转时发生滑动或松动,提高安全性,紧固圆盘和紧固组件的结构设置使得连接轴与斜交轮胎之间的传动比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16、3.通过紧固滑块向远离连接轴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一磁吸块向远离连接轴的方向移动,第一磁吸块对第二磁吸块产生吸引力,使得第二磁吸块同步向远离连接轴的方向移动,第二磁吸块能够带动活塞块向远离抽空槽的方向移动,使得活塞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通槽进入到抽空槽与活塞滑动槽内,即在连接轴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活塞腔体会产生一定负压,能够使得斜交轮胎更紧密地贴合于安装抵持块上,提高他们之间的紧密性,安装抵持块在高速旋转时能够更好地带动斜交轮胎进行转动,防止两者之间产生间隙,能够保持斜交轮胎与连接轴的转动速度一致,以免对斜交轮胎的动平衡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弧形环块的存在能够防止斜交轮胎在高速旋转过程产生振动产生间隙,弧形环块能密实地贴合于斜交轮胎上,避免了斜交轮胎与安装抵持块之间的间隙,以活塞腔体内的气密性。

17、4.通过活塞腔体的负压状态与气流对声波的干扰使得斜交轮胎进行动平衡测试的过程中,使得斜交轮胎在高速旋转时不会产生过多的振动和噪音,压力传感器能够用于对旋转主轴与斜交轮胎进行动平衡测试,并将数据反馈到测试控制屏供操作人员观察,抵持弹簧压缩的弹力来能够及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反馈,引流环形面能够引导产生的气流进入轮胎内侧壁,从而减小轮胎旋转时产生的噪音,能够影响噪音的传播和聚集,进一步减小了噪音对测试操作和环境的干扰,测试完成后,拉簧的拉力和第一磁吸块对第二磁吸块产生的吸引力解除活塞腔体内的负压状态,且若干个扇叶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辅助通风槽进入到活塞滑动槽辅助解除活塞腔体内的负压状态,从而帮助操作人员更顺畅地将已完成动平衡测试的斜交轮胎拆卸下来。

18、5.通过润滑油能够流动到滚珠和被动抵持辊上,减少了被动抵持辊与旋转主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润滑效果,防止被动抵持辊与旋转主轴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减少能耗,通过减少摩擦,润滑油能够降低旋转主轴的能耗,有效的润滑能够减少零件之间的磨损和损坏,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即使在停止旋转主轴后,润滑油的润滑使得扇叶继续旋转产生气流,辅助解除活塞腔体的负压状态,润滑油通过楔形槽进入收集槽中,将使用过的润滑油集中起来,防止润滑油的浪费并避免润滑油滴落到其他地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