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33925发布日期:2024-05-11 00:1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磁干扰测试,尤其涉及一种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电磁可靠性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不断演进,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集成度越来越高,使用场景越来越复杂,电磁可靠性的风险和挑战已从宏观到微观,从系统整机到小系统内部,从主动发射到无意发射,从单一场景到复杂的电磁环境。

2、干扰会对产品造成质量下降、损坏、失效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式是凭经验或者常规仅对产品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但是,凭经验不会完全正确干扰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准确的进行产品的干扰防护,使用常规方法对产品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仅能对产品进行定性分析,而无法进一步分析干扰的入口来源和传播路径,从而不能精确的找到干扰传播路径,且,对于产品抗干扰能力的改善提供的量化数据的支撑非常有限,不利于产品设计阶段进行干扰有效优化和防护,使得产品的抗干扰能力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能够分析干扰的入口来源和传播路径,克服传统方式干扰源传播路径不够精确和无法量化的问题,从而将总结后的干扰源和对应的传播路径延伸到产品设计阶段进行干扰有效优化和防护,从而提升产品的抗干扰能力。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检测到待测产品受到施加干扰源的情况下,通过高速emi电磁干扰扫描设备采集施加所述干扰源时所述待测产品所对应的干扰信号数据;

3、基于至少一种预设数据分析方式对所述干扰信号数据进行信号特征分析,并将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以色温图的形式展示;

4、根据所述色温图确定所述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的有效性,以完成待测产品的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得到测试结果,以使用户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对所述待测产品增加干扰防护;其中,所述色温图表征施加干扰源所对应的干扰传播路径结果。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6、采集模块,用于检测到待测产品受到施加干扰源的情况下,通过高速emi电磁干扰扫描设备采集施加所述干扰源时所述待测产品所对应的干扰信号数据;

7、分析模块,用于基于至少一种预设数据分析方式对所述干扰信号数据进行信号特征分析,并将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以色温图的形式展示;

8、有效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色温图确定所述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的有效性,以完成待测产品的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得到测试结果,以使用户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对所述待测产品增加干扰防护;其中,所述色温图表征施加干扰源所对应的干扰传播路径结果。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0、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11、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12、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

14、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产品施加干扰信号的同时,使用快速emi实时抓取样品的干扰信号数据,并通过至少一种预设数据分析方式进行量化分析对应特征的干扰信号分布趋势,并将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以色温图的形式呈现该干扰的传播路径,能够分析干扰的入口来源和传播路径,克服传统方式干扰源传播路径不够精确和无法量化的问题,从而将总结后的干扰源和对应的传播路径延伸到产品设计阶段进行干扰有效优化和防护,从而提升产品的抗干扰能力。

15、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产品所施加的干扰源为对所述待测产品的固定位置施加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高速emi扫描设备使其工作在最大保持模式下;相应的,所述通过高速emi电磁干扰扫描设备采集施加所述干扰源时所述待测产品所对应的干扰信号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一目标测试区域执行遍历之前,包括:预先选取预设矩阵切换方式,或,预设运动执行机构切换位置的方式以进行所述下一目标测试区域的遍历;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据分析方式包括:频域分析方式和信号能量积分分析方式;相应的,基于所述频域分析方式对所述干扰信号数据进行信号特征分析,并将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以色温图的形式展示,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信号能量积分分析方式对所述干扰信号数据进行信号特征分析,并将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以色温图的形式展示,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色温图确定所述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的有效性,包括:

8.一种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检测到待测产品受到施加干扰源的情况下,通过高速EMI电磁干扰扫描设备采集施加干扰源时待测产品所对应的干扰信号数据;基于至少一种预设数据分析方式对干扰信号数据进行信号特征分析,并将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以色温图的形式展示;根据色温图确定分析后的干扰信号数据的有效性,以完成待测产品的干扰传输路径的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分析干扰的入口来源和传播路径,克服传统方式干扰源传播路径不精确和无法量化的问题,从而将总结后的干扰源和对应的传播路径延伸到产品设计阶段进行干扰有效优化和防护,从而提升产品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波,熊麟彪,王佳欣,杨邦,柳阿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