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发生动态自动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8917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昆虫发生动态自动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报农作物上昆虫发生动态的电子仪器。
目前,为了测报农作物上的昆虫发生动态,有人采用一支黑光灯,灯下放置一个用铁皮围成的收集昆虫的通道,通道底部设有装水或装油的容器。当点亮黑光灯后,由于黑光灯发虫的紫外线具有吸引昆虫的作用,因此,昆虫落入水或油中时,就被淹死。另外,也有人把昆虫性诱剂放在水或油附近,通过昆虫性诱剂发出的气味,引诱昆虫落入水或油中,使其淹死。这些办法虽然简单易行,但落入水中的昆虫往往被水泡坏,难以清楚地辨认,不利于记录、分析和测报,影响科研和农药的配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记录农作物上昆虫发生动态的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仪器中央设有一个收集昆虫的通道,通道内有存放昆虫性诱剂的贮存室,通道的顶部,有高压电网,该电网有螺旋形状的金属丝和针状金属丝组成的正、负电级,其中,针状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自动记录仪的顶罩上,另一端插在收集昆虫通道的入口处,螺旋状金属丝是环绕在针状金属丝周围;在收集昆虫通道的底部设有红外检测装置,它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硅光电池和数字显示电路,其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阳极通过一个电阻与电源相连;硅光电池与三只晶体管接在一起,硅光电池负极与第一晶体管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一个电阻与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相连,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一个耦合电容与数字显示电路相连接;数字显示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组成的BCD计数器、译码器和LED数码管,BCD计数器的第13引线脚接清零开关,第3、4引线脚接在一只电容上,第5、6、7、9引线脚分别与译码器的第6、2、1、7引线脚相连,第16引线脚与译码器的第3、4、16引线脚相连,并同时与电源相连,第8、10、11引线脚接地,第2、1、15引线脚分别通过3只电阻和3只晶体管与LED数码管的个位、十位和百位相连,第14引线脚与两个“或非”门组成的触发器的输入端相连,该触发器的输出端与LED数码管的千位相连,第12引线脚是BCD计数器的计数脉冲输入端,译码器的第5、8引线脚接地,第9、10、11、12、13、14、15引线脚分别通过7个电阻与LED数码管的百位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电网下面还设有一个喇叭形状的漏斗,该漏斗的小口与收集昆虫的通道相联,大口搁置在高压电网下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自动记录农作物上昆虫发生动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如图1、图2所示,按下开关(14),图中电路得电。为了记录所测昆虫数量,必须首先按下请零开关(15),使显示的数字为零。
如果昆虫性诱剂(12)没有吸引昆虫落入收集昆虫的通道(4),那么通过限流电阻(16,70)和红外发光二极管(17)发出的红外光,经通道(4)中的小孔(7)射向空间,红外检测装置(3)无脉冲信号输出。如果昆虫性诱剂(12)吸引到昆虫飞入高压电网,击毙后,昆虫就会落入通道(4),红外光在虫体上反射,使硅光电池(18)接收,硅光电池两端产生电压,第一晶体管(19)和第二晶体管(20)导通,电流经电阻(21,22,23,24,25)形成回路。由于第二晶体管(20)集电极电压经电阻(26,27)分压,使第三晶体管(28)截止,电流不能经电阻(29、30)形成回路,使第三晶体管(28)的集电极通过耦合电容(31)输出计数脉冲,加至BCD计数器(54)的第12引线脚(Y12),此时,BCD计数器(54)的第5、6、7、9引线脚(Y5,Y6,Y7,Y9)有信号输出,分别经过译码器(55)的第9、10、11、12、13、14、15引线脚(T9、T10、T11、T12、T13、T14、T15)和7个电阻(32,33,34,35,36,37,38)去驱动LED数码管(39、40、41),同时,BCD计数器的第2、1、15引红脚(Y2、Y1、Y15)通过3个电阻(43、44、45)和3个晶体管(46、47、48)实现数字选择输出,保证LED数码管根据计数脉冲数量显示出阿拉伯数字。
当第1000个计数脉冲到来之前,由于电容(49)和电阻(50)组成的微分电路不断向两个“或非”门(51,52)组成的触发器输送正、负脉冲。当输入正脉冲时,第二“或非”门(52)输出低电平,LED数码管的千位(42)不亮。
当第1000个脉冲到来时,BCD计数器的第14引线脚(Y14)输出正脉冲,第一“或非”门输出低电平,在电容(49)和电阻(50)输出的负脉冲配合下,使第二“或非”门输出高电平,通过限流电阻(53),将LED数码管的千位(42)点亮,显示数字“1”,而个位(39)、十位(40)、百位(41)显示“0”,因此,LED数码管显示的数值为1000。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BCD计数器(54)最好采用型号为MC14553B的集成块,它的第8、9、11引线脚(Y8、Y10、Y11)接地,第3、4引线脚(Y3、Y4)连接一个电容(69),第16引线脚(Y16)接直流电源;译码器采用型号为CD4511的集成块,它的第4、3、16引线脚(T4、T3、T16)接直流电源,第5、8引线脚(T5、T8)接地;直流稳压电路56由一个单片集成稳压器(57)和4个电阻(58、59、60、61),4个电容、(62、63、64、65)组成,其中,单片集成稳压器(57)采用的型号为CW200;所述高压电网(1,2)以220伏交流电作电源,通过一只整流二极管(66)、晶闸管(67)和变压器(68)输出高压,其中,二极管(66)的阳极接交流,阴极一方面通过一只可变电阻(73)和一只限流电阻(74)与晶闸管(67)的控制极相连,另一方面,通过一只电阻(71)和电容(72)组成的滤波电路与变压器(68)的原边相连,变压器(68)的原边与晶闸管(67)串接;关于高压电网(1,2)的螺旋状金属丝(1)和针状金属丝(2)采用铜丝制成,也可以采用钢丝制成;关于收集昆虫的通道(4)、漏斗(11)和昆虫性诱剂贮存室(13)均采用塑料或木料制成,其中,通道(4)最好制成圆管形,要求内壁光滑,漏斗(11)大口的直径约为通道(4)圆管直径的4倍;关于附图1中的顶罩(5)和装有高压发生电路的小盒(10)均采用塑料制成,机壳(75)、支撑架(9)和托板(8)采用木料制成,支撑脚(6)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另外,昆虫性诱剂(12)是根据不同的昆虫进行选择的,如棉铃虫、棉红铃虫、小造桥虫等都必须采用不同的性诱剂,这些性诱剂可根据要求到市场或工厂直接购置。
权利要求1.昆虫发生动态自动记录仪,它包括收集昆虫的通道(4)和击毙昆虫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收集昆虫通道(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高压电网(1,2)和红外检测装置(3);所述电网有螺旋形状的金属丝(1)和针状金属丝(2)组成的正、负电极,其中,针状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自动记录议的顶罩(5)上,另一端插在收集昆虫通道的入口处,螺旋形状金属丝是环绕在针状金属丝周围;所述红外检测装置,有红外发光二极管(17)、硅光电池(18)和数字显示电路,其中,红外发光二极管(17)的阴极接地,阳极通过电阻(16,70)与电源(56)连接;硅光电池(18)与三只晶体管(19、20、28)接在一起,硅光电池的负极与第一晶体管(19)的基极相连,正极与第二晶体管(20)的发射极相连,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23)与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相连,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26)与第三晶体管(28)的基极相连,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一个耦合电容(31)与数字显示电路相连;数字显示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组成的BCD计数器(54)、译码器(55)和LED数码管(39,40,41,42),BCD计数器的第13引线脚(Y13)接清零开关(15),第3、4引线脚(Y3,Y4)接在一只电容(69)上,第5、6、7、9引线脚(Y5,Y6,Y7,Y9)分别与译码器(55)的第6、2、1、7引线脚(T6,T2,T1,T7)相连,第16引线脚(Y16)与译码器的第3、4、16引线脚(T3、T4、T16)相连,并同时与电源(56)相连,第8、10、11引线脚(Y8、Y10、Y11)接地,第2、1、15引线脚(Y2,Y1,Y15)分别通过3只电阻(43,44,45)和3只晶体管(46,47,48)与LED数码管的个位(39)、十位(40)和百位(41)相连,第14引线脚(Y14)与两个“或非”门(51,52)组成的触发器的输入端相连,该触发器的输出端与LED数码管的千位(42)相连,第12引线脚(Y12)是BCD计数器的计数脉冲输入端,译码器的第5、8引线脚(T5、T8)接地,第9、10、11、12、13、14、15引线脚(T10,T11,T12,T13,T14,T15)分别通过7个电阻(32,33,34,35,36,37,38)与LED数码管的百位(4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记录仪,其特征是,在高压电网(1,2)下面设有一个喇叭形状的漏斗(11),该漏斗的小口与收集昆虫的通道(4)相联,大口搁置在高压电网下面。
专利摘要昆虫发生动态自动记录仪,它克服了目前人们对农作物上昆虫发生的动态不能准确和自动记录的问题,它的特征是在一个收集昆虫通道的顶部设有高压电网,该电网由螺旋形状和针状金属丝组成正、负电极;在通道底部设有红外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硅光电池和数字显示电路,硅光电池通过3只晶体管组成的开关电路与数字显示电路中的BCD计数器相连,BCD计数器通过一个译码器与LED数码管相连接。
文档编号G01N33/48GK2116195SQ9220512
公开日1992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19日
发明者杨建华, 祁景学 申请人:杨建华, 祁景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