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或椭圆形截面中心测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9058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形或椭圆形截面中心测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工件的中心测定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圆形或椭圆形截面中心测定器。
目前定心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凭经验目测标定;二是用90度曲尺画线定心;三是利用光学技术,即采用光环定心。第一种误差较大,第二种要人工画线,也易产生误差,第三种设备较贵,实施较难,实际生产中较少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确定圆形或椭圆形截面中心的测定器,适于确定木材、金属和塑料等材料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根据棱形变形容易,棱形对角线交点与内接圆或椭圆中心一致的原理,用木料、金属或塑料等刚性材料制成一个可以活动的棱形框架,再用线材或两根中间开缝的长条形薄片材(长度一般为边长的两倍)在棱形框架上连对角组成。当要测定圆形或椭圆形截面材料的中心时,把棱形框架卡在加工材料截面的端头上,连接对角的线或长条形薄片中缝的叠孔,即为截面的中心。于是就达到了确定中心的目的,实施相当方便。比如在中、小型胶合板企业生产中的原木定心,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人工目测定心的误差,提高单板出材率,节约木材,产生明显的经济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棱形框架结构图。
图1的A向图是棱形框架边连接示意图。
图2是棱形框边[6]或[8]视图。
图3是棱形框边[5]或[7]视图。
图4是在棱形框架轴上装配对角的线示意图。
图5是在棱形框架轴上装配对角的线示意图。
图6是在棱形框架轴上装配对角的线示意图。
图7是棱形框架对角线由中间带缝的薄片材的缝表示的示意图。
实施例1参照图1,用木料、金属或塑料材料做成棱形框架的边[5]、[7]、[6]、[8],按图1的A向图所示,用轴、档圈[9]连接安装,制成在同一平面活动的棱形框架,再按图4所示,用有弹性的线材在棱形框架的轴[1]和轴[3]、[2]和[4]装上对角的线。使用时,将棱形框架卡在加工材料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端头上,两条对角线交点[10],即为截面的中心。
实施例2参照图1,用木料、金属或塑料材料做成棱形框架的边[5]、[7]、[6]、[8],按图1的A向图所示,用轴、档圈[9]连接安装,制成在同一平面活动的棱形框架,再按图5所示,用两根有弹性的线材分别装在棱形框的轴[1]和轴[3]、轴[2]和轴[4]上。使用时,将棱形框架卡在加工材料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端头上,两对角四条线相交形成的中孔[11],即为截面的中心。
实施例3参照图1,用木料、金属或塑料材料做成棱形框架的边[5]、[7]、[6]、[8],按图1的A向图所示,用轴、档圈[9]连接安装,制成在同一平面活动的棱形框架,再按图6所示,用一根适当长的线在轴[4]固定,绕过轴[2]和轴[3]跨过轴[1]。使用时,将棱形框架卡在加工材料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端头上,在跨过轴[1]的线上施一外力,此时,两对角的线的交点[12],即为截面的中心。
实施例4参照图1,用木料、金属或塑料材料做成棱形框架的边[5]、[7]、[6]、[8],按图1的A向图所示,用轴、档圈[9]连接安装,制成在同一平面活动的棱形框架,再按图7所示,用两根中间开缝的薄片材[13]和[14](长度一般为棱框架边长的两倍),缝[15]套入轴[1]和轴[3],缝[16]套入轴[2]和轴[4]。使用时,将棱形框架卡在加工材料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端头上,此时,中间缝[15]与缝[16]的叠孔[17],即为截面的中心。
权利要求1.一种圆形或椭圆形截面中心测定器,主要由棱形框架和连对角的线或二根长条形中间开缝的薄片材组成;其特征是棱形框架的四角用轴相连,使制成的棱形框架可以活动,连接对角两轴的线或带中缝的长条形薄片材能适应棱形框架变形的需要。
2.根据权利1要求规定的圆形或椭圆形截面中心测定器,其特点是连接对角的线是弹性线材或是有外力作用的线构成对角线,线的交点为截面的中心。
3.根据权利1要求规定的圆形或椭圆形截面中心测定器,其特点是两根中间开缝的薄片材中缝套在轴上连接对角,中缝的叠孔即为截面的中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或椭圆形截面中心测定器,适宜测定木材、金属和塑料等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中心,它由可活动的棱形框架和连接对角的线或两根中间开缝的长条形薄片材组成。当欲确定截面中心时,把棱形框架卡在加工工件的端头,棱形框架上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或二根中间开缝的长条形薄片材中缝的叠孔,即为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中心,测定相当方便。
文档编号G01B5/24GK2140513SQ9223838
公开日1993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7日
发明者阙树福 申请人:阙树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