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经纬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0810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激光经纬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特别是一种经纬仪。
现有技术中,激光经纬仪包括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和望远镜部分,所述的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用于对所述的激光发生器所发出的激光束进行聚焦的聚焦装置,所述的望远镜部分包括位于前部的物镜组、位于中部的调焦镜组、位于后部的目镜组,所述的目镜组的前部设有分划板组,所述的物镜组、调焦镜组、分划板组、目镜组位于望远镜的光轴上,在分划板组与调焦镜组之间设有起反射和透射作用的用两块直角棱镜胶合的正方体,其目镜处观测到的影象为倒象,在打开激光时不能直接目视观测目标,也不能直接目视激光投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从目镜处观测到正象的激光经纬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经纬仪,包括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和望远镜部分,所述的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用于对所述的激光发生器所发出的激光束进行聚焦的聚焦装置,所述的望远镜部分包括位于前部的物镜组、位于中部的调焦镜组、位于后部的目镜组,所述的目镜组的前部设有分划板组,所述的物镜组、调焦镜组、分划板组、目镜组位于望远镜的光轴上,所述的调焦镜组与所述的分划板组之间设有屋脊半五方棱镜,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上的大面的上部胶合固定有进光棱镜;所述的进光棱镜上设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的第一反射面把来自于激光发生器的光束反射到物镜组的方向并使反射后的光束与望远镜的光轴同轴,所述的进光棱镜上设有分光面,该分光面把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分为两束,一束光的方向与分光面分光之前相同,另一束光进入屋脊半五方棱镜上的屋脊面;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上的大面的下部胶合固定有转向棱镜,所述的转向棱镜上设有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反射来自于所述的屋脊面反射的光束,所述的第二反射面反射后的光束与望远镜的光轴同轴并射向目镜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能通过望远镜直接目视观测和激光投点位置观测,使用方便,所观测到的影象为正象。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路原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附图3为屋脊半五方棱镜、进光棱镜、转向棱镜固定于一体上时的结构图;附图4为屋脊半五方棱镜的主视附图5为进光棱镜的主视图;附图6为转向棱镜的主视图;附图7为屋脊半五方棱镜的右视图;附图8为屋脊半五方棱镜的左视图;其中[1]、物镜组;[2]、调焦镜组;[3]、屋脊半五方棱镜;[4]、激光发生器;[5]、第一聚焦镜组;[6]、直角棱镜;[7]、第二聚焦镜组;[8]、进光棱镜;[9]、转向棱镜;[10]、分划板组;[11]、目镜组;[12]、大面;[13]、分光面;[14]、第一斜面;[15]、第一反射面;[16]、屋脊面;[17]、第二反射面;[18]、屋脊角;[19]、第一夹角;[20]、第二夹角;[21]、第三夹角;[22]、第四夹角;[23]、第五夹角;[24]、小面;[25]、进光面;[26]、第二斜面;实施例参见附图,一种激光经纬仪,包括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和望远镜部分,所述的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4]、用于对所述的激光发生器[4]所发出的激光束进行聚焦的聚焦装置,所述的望远镜部分包括位于前部的物镜组[1]、位于中部的调焦镜组[2]、位于后部的目镜组[11],所述的目镜组[11]的前部设有分划板组[10],所述的物镜组[1]、调焦镜组[2]、分划板组[10]、目镜组[11]位于望远镜的光轴上,所述的调焦镜组[2]与所述的分划板组[10]之间设有屋脊半五方棱镜[3],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大面[12]的上部胶合固定有进光棱镜[8];所述的进光棱镜[8]上设有第一反射面[15],所述的第一反射面[15]把来自于激光发生器[4]的光束反射到物镜组[1]的方向并使反射后的光束与望远镜的光轴同轴,所述的进光棱镜[8]上设有分光面[13],该分光面[13]把第一反射面[15]反射的光束分为两束,一束光的方向与分光面[13]分光之前相同,另一束光进入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屋脊面[16];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大面[12]的下部胶合固定有转向棱镜[9],所述的转向棱镜[9]上设有第二反射面[17],该第二反射面[17]反射来自于所述的屋脊面[16]反射的光束,所述的第二反射面[17]反射后的光束与望远镜的光轴同轴并射向目镜组[11]方向。具体地说,来自激光发生器[4]的光束垂直于进光棱镜[8]的进光面[25],经第一反射面[15]反射后,到镀有分束膜的分光面[13]上,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经望远镜的调焦镜组[2]、物镜组[1]投射到目标上,另一束进入屋脊半五方棱镜[3],经屋脊面[16]反射后,经过转向棱镜[9]的第一斜面[14],投射到第二反射面[17]上,由该反射面全反射后,经过第二斜面[26],再通过分划版组[10]、目镜组[11],进入人眼的眼瞳。
参见附图3、附图4、附图7、附图8,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屋脊角[18]为90度,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大面[12]与左侧的垂直方向的小面[24]称为第一夹角[19],其角度为59度。
参见附图5,所述的进光棱镜[8]为三棱镜,所述的进光棱镜[8]上的进光面[25]与所述的第一反射面[25]之间的夹角称为第二夹角[20],其角度为45度;所述的进光棱镜[8]上的进光面[25]与所述的分光面[13]之间的夹角称为第三夹角[21],其角度为31度。
参见附图6,所述的转向棱镜[9]为四棱镜,所述的转向棱镜[9]上的第二反射面[17]与转向棱镜[9]上的第一斜面[14]之间的夹角称为第四夹角[22],其角度为62;所述的转向棱镜[9]上的第二反射面[17]与转向棱镜[9]上的第二斜面[26]之间的夹角称为第五夹角[23],其角度为59度。
参见附图1,所述的聚焦装置包括第一聚焦镜组[5]、直角棱镜[6]、第二聚焦镜组[7],所述的直角棱镜[6]为等腰直角棱镜,所述的第一聚焦镜组[5]的光轴与所述的第二聚焦镜组[7]的光轴相垂直,所述的第一聚焦镜组[5]射出的光束与所述的直角棱镜[6]的一个直角面相垂直。激光发生器[4]发出的激光束经过第一聚焦镜组[5]形成平行光,经直角棱镜[6]的斜面反射后转折90度,再经过第二聚焦镜组[7]聚焦成截面基本为点状的光束,垂直入射到进光棱镜[8]。设置了直角棱镜[6]可降低激光光束发射装置的高度。
权利要求1.一种激光经纬仪,包括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和望远镜部分,所述的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4]、用于对所述的激光发生器[4]所发出的激光束进行聚焦的聚焦装置,所述的望远镜部分包括位于前部的物镜组[1]、位于中部的调焦镜组[2]、位于后部的目镜组[11],所述的目镜组[11]的前部设有分划板组[10],所述的物镜组[1]、调焦镜组[2]、分划板组[10]、目镜组[11]位于望远镜的光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焦镜组[2]与所述的分划板组[10]之间设有屋脊半五方棱镜[3],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大面[12]的上部胶合固定有进光棱镜[8];所述的进光棱镜[8]上设有第一反射面[15],所述的第一反射面[15]把来自于激光发生器[4]的光束反射到物镜组[1]的方向并使反射后的光束与望远镜的光轴同轴,所述的进光棱镜[8]上设有分光面[13],该分光面[13]把第一反射面[15]反射的光束分为两束,一束光的方向与分光面[13]分光之前相同,另一束光进入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屋脊面[16];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大面[12]的下部胶合固定有转向棱镜[9],所述的转向棱镜[9]上设有第二反射面[17],该第二反射面[17]反射来自于所述的屋脊面[16]反射的光束,所述的第二反射面[17]反射后的光束与望远镜的光轴同轴并射向目镜组[11]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经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屋脊角[18]为90度,所述的屋脊半五方棱镜[3]上的大面[12]与左侧的垂直方向的小面[24]称为第一夹角[19],其角度为59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经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光棱镜[8]为三棱镜,所述的进光棱镜[8]上的进光面[25]与所述的第一反射面[25]之间的夹角称为第二夹角[20],其角度为45度;所述的进光棱镜[8]上的进光面[25]与所述的分光面[13]之间的夹角称为第三夹角[21],其角度为31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经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棱镜[9]为四棱镜,所述的转向棱镜[9]上的第二反射面[17]与转向棱镜[9]上的第一斜面[14]之间的夹角称为第四夹角[22],其角度为62;所述的转向棱镜[9]上的第二反射面[17]与转向棱镜[9]上的第二斜面[26]之间的夹角称为第五夹角[23],其角度为59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经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焦装置包括第一聚焦镜组[5]、直角棱镜[6]、第二聚焦镜组[7],所述的直角棱镜[6]为等腰直角棱镜,所述的第一聚焦镜组[5]的光轴与所述的第二聚焦镜组[7]的光轴相垂直,所述的第一聚焦镜组[5]射出的光束与所述的直角棱镜[6]的一个直角面相垂直。
专利摘要一种激光经纬仪,包括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和望远镜部分,所述的激光光束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4)、聚焦装置,所述的望远镜部分包括物镜组(1)、调焦镜组(2)、目镜组(11)、分划板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焦镜组(2)与所述的分划板组(10)之间设有屋脊半五方棱镜(3),其大面(12)的上部胶合固定有进光棱镜(8),其大面(12)的下部胶合固定有转向棱镜(9)。能通过望远镜直接目视观测和激光投点位置观测,使用方便,所观测到的影象为正象。
文档编号G01C1/00GK2392165SQ9923983
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30日
发明者顾天放, 王源仁, 陈洪凯 申请人: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