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射波的地震数据静校正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5610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基于反射波的地震数据静校正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针对陆上地震勘探数据的一种基 于反射波的地震数据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地震勘探是寻找和勘探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方法。主要工作包括地震数据采集、处 理和解释三个步骤。地震数据处理主要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资料成果,地震数据处理的内 容很多,主要有静校正、去噪、反褶积、速度分析、动校正、叠加和偏移等。基础地震理论中假 定激发点与接收点是在一个水平面上,并且地层速度是均匀的。但实际上地面常常不平坦, 在地表附近一定深度内常存在地震波传播速度比它下面地层(称为高速层)低很多的低降 速带,在许多地区低降速带的厚度非常厚且在平面上厚度和速度存在较大的变化,从而影 响了地震资料成果的质量。因此,在地震数据处理时必须先消除近地表低降速带对地震数 据的影响,这个过程称为静校正。静校正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其后地震数据的处理。
[0003] 现有的静校正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法、层析法等。其中,模型法是利用近地表调查点 (包括微测井、小折射等)获得的低降速带资料内插整个近地表的结构,控制点之间的表层 结构是由内插而来,因此精度较低,分辨率不高,在实际生产中只用来计算近地表结构简单 区的静校正。层析法是通过初至旅行时直接反演近地表层结构,与模型法类似,层析法的细 节不足,尤其对初至的精度敏感性较高,需要更加准确的初至拾取精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反射波的地震数据静校正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地 震数据的分辨率。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基于反射波的地震数据静校正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06] 将从地震数据上拾取的反射波旅行时校正到零炮检距;
[0007] 从校正后的反射波旅行时中分离出炮点及检波点的单程垂直反射波旅行时;
[0008] 根据所述炮点及检波点的单程垂直反射波旅行时以及所述炮点及检波点的低降 速带的时深关系曲线得到所述低降速带的厚度;
[0009] 根据所述低降速带的厚度和所述单程垂直旅行时计算所述地震数据的静校正 量;
[0010] 根据所述静校正量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
[0011] 本发明的静校正方法中,还包括:
[0012] 在所述校正到零炮检距之前,先将各检波点拾取的反射波旅行时进行相位及井深 校正。
[0013] 本发明的静校正方法中,所述校正到零炮检距,包括以下步骤:
[0014]a、根据时深关系曲线vQ=mti5+nti4+oti3+pti2+qti+r计算出反射波平均速度v。;
[0015] b、根据公式心=0,2-x2/V获得一炮中第i个检波点的当前校正到零炮检距的 反射波旅行时t' ^
[0016] 。、令ti=t' 0i;
[0017] d、重复以上步骤a_c,直至当前次迭代计算出的与所述当前次的上一次迭代 计算出的t'&之差小于预设值为止,并将所述当前次迭代计算出的t' &作为该炮中第i个 检波点的校正到零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tQi;
[0018] e、重复以上步骤a-d,直至计算出该炮中每个检波点的校正到零炮检距的反射波 旅行时;
[0019] f、重复以上步骤a-e,直至计算出每炮中每个检波点的校正到零炮检距的反射波 旅行时;
[0020] 其中,ti为每炮中第i个检波点的反射波旅行时,111、11、〇4、9、1'分别为、各次多 项式的系数,且r为常数,x为炮检距。
[0021 ] 本发明的静校正方法中,所述从校正后的反射波旅行时中分离出炮点及检波点的 单程垂直反射波旅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0022] 将校正后的反射波旅行时平均分离到炮点和检波点;
[0023] 计算每炮中每个检波点校正到零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校 正到零炮检距的平均反射波旅行时之差△W,并计算每炮中每个检波点高程与该炮中所有 检波点的平均高程之差AZ'Ki;
[0024] 对每炮中每个检波点高程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的平均高程之差AZ'K#及该炮 中每个检波点校正到零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校正到零炮检距的平 均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慢度曲线;
[0025] 计算每个炮点高程Zs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及炮点的平均高程乏之差AZs,并计算 该炮中每个检波点高程ZKi与所述平均高程乏之差AZKi;
[0026] 将所述每个炮点高程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及炮点的平均高程之差AZSR入所述 慢度曲线,对应得到每炮炮点高程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及炮点的平均高程之差所对应的反 射波旅行时△1;;并将所述每炮中每个检波点高程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及炮点的平均高程 之差代入所述慢度曲线,对应得到每炮中每个检波点高程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及炮 点的平均高程之差所对应的反射波旅行时ATKi;
[0027] 根据公式7;. +A7:计算得到每炮炮点的单程垂直反射波旅行时Ts,并根据公式 2;.=匕+A2;.每炮中每个检波点的单程垂直反射波旅行时TKi;
[0028] 其中,G为每炮中校正后的反射波旅行时分离到检波点的平均旅行时,f为每炮 中校正后的反射波旅行时分离到炮点的平均旅行时,△Ts为每炮高程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 及炮点的平均高程之差所对应的反射波旅行时,△ 1^为每炮中每个检波点高程与该炮中所 有检波点及炮点的平均高程之差所对应的反射波旅行时。 n
[0029] 本发明的静校正方法中,通过公式5 =G=1X/h/2将校正后的反射波旅行时 i-1 平均分离到炮点和检波点,其中,巧为每炮中校正后的反射波旅行时分离到检波点的平均 旅行时,&为每炮中校正后的反射波旅行时分离到炮点的平均旅行时,n为每炮计算所用 的地震道数,为每炮中第i个检波点的校正到零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
[0030] 本发明的静校正方法中,所述对每炮中每个检波点高程与该炮中所有检波点的平 均高程之差AZ'Ki以及该炮中每个检波点校正到零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与该炮中所有 检波点校正到零炮检距的平均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进行线性拟合,具体包括:
[0031]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和所述AZ'Ki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慢度曲线AT= k(AZ)+b,其中,△T为炮点高程或检波点高程与平均高程之差所对应的反射波旅行时、k 为斜率、b为常数、AZ为炮点高程或检波点高程与平均高程之差。
[0032] 本发明的静校正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炮点及检波点的单程垂直反射波旅行时以 及所述炮点及检波点的低降速带的时深关系曲线得到所述炮点及检波点的低降速带的厚 度,具体包括:
[0033] 将每炮炮点的单程垂直反射波旅行时以及该炮中每个检波点的单程垂直反射波 旅行时代入所述炮点及检波点的低降速带的时深关系曲线H=at^+bt^+ct^+dt^+eti+f得 到所述炮点及检波点的的低降速带的厚度H,其中a、b、c、d、e、f、分别为&各次多项式的 系数,且f为常数。
[0034] 本发明的静校正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炮点及检波点的低降速带的厚度计算所述 地震数据的静校正量,具体包括:
[0035] 根据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