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和成本的货车出行路线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72399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步骤S140,可选但不仅限于包括以下四组中的一组步骤或多 组步骤。
[0051] 第一组步骤:
[0052] S141 :将每条路线的限制高度和货车高度一一比较,若路线的限制高度大于货车 高度,则确定路线为可行路线;若路线的限制高度小于或等于货车高度,则确定路线为不可 行路线;
[0053] S142 :根据可行路线,生成η阶可出行网络图。
[0054] 第二组步骤:
[0055] S143 :将每条路线的限制宽度和货车宽度一一比较,若路线的限制宽度大于货车 宽度,则确定路线为可行路线。若路线的限制宽度小于或等于货车宽度,则确定路线为不可 行路线;
[0056] S144 :根据可行路线,生成η阶可出行网络图。
[0057] 第三组步骤:
[0058] S145:将每条路线的限制重量和货车重量一一比较,若路线的限制重量大于货车 重量,则确定路线为可行路线。若路线的限制重量小于或等于货车重量,则确定路线为不可 行路线;
[0059] S146 :根据可行路线,生成η阶可出行网络图。
[0060] 第四组步骤:
[0061] S147:将每条路线的限制时间和货车通过某条路线的时间一一比较,若货车通过 某条路线的时间在某条路线的限制时间外,则确定该路线为可行路线。若货车通过某条路 线的时间在某条路线的限制时间内,则确定该路线为不可行路线;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 货车通过某条路线的时间"是指在货车出发时间确定的情况下,预估货车通过某条路线的 时间;
[0062] S148 :根据可行路线,生成η阶可出行网络图。
[0063] 可以理解的,以上四组步骤在大于两组的情况下,步骤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而改变,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确定先后顺序。
[0064] S200 :获取可出行网络图中每条路线的运行信息。
[0065] 具体的,每条路线的运行信息,包括货车在该段路线运行时,影响车辆运行速度、 该路线运行时间和成本的相关信息。优选的,该运行信息可通过与交通管理局的信息网通 信连接,有线或无线方式获取可出行网络图中每条路线的运行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运 行信息还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自动生成,或用户根据搜集信息自行输入。
[0066] S300 :根据可出行网络图和每条路线的运行信息,构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时间 模型。
[0067] 具体的,根据每条路线的运行信息,获得货车在每条路线上通行所需的时间,再根 据货车的可出行网络图,将货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每条路线所需的时间叠加,得到从出 发地到目的地的时间模型。优选的,货车在每条路线上通行所需的时间,可作为时间权值标 记在η阶可出行网络图的每条边上。
[0068] S400 :根据可出行网络图和每条路线的运行信息,构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成本 模型。
[0069] 具体的,根据每条路线的运行信息,获得货车在每条路线上通行所需的成本,再根 据货车的可出行网络图,将货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每条路线所需的成本叠加,得到从出 发地到目的地的成本模型。优选的,货车在每条路线上通行所需的成本,可作为成本权值标 记在η阶可出行网络图的每条边上。
[0070] S500 :获取用户的时间限制和成本限制。
[0071] 具体的,用户可通过输入装置,如键盘、触摸屏,输入该时间限制和成本限制。该时 间限制和成本限制,可选但不仅限于从司机或运输公司的盈利比例考虑。
[0072] S600 :根据时间模型、成本模型、时间限制和成本限制,生成货车出行路线。
[0073] 具体的,根据时间模型、成本模型、时间限制和成本限制,生成用户规定时间和成 本范围内的相应出行路线呈现给用户,供用户参考选择。优选的,该生成的货车出行路线可 发送给服务器或用户的手持设备,通过绿线标识,便于用户查看。
[0074]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获取针对货车的η阶可出行网络图,该网络图已将虽然可从 出发地到达目的地,但货车不能通过的路线排除,具有针对性。进而根据获取的运行信息和 先前获得的可出行网络图,构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时间模型和成本模型,并根据该时间 模型、成本模型和获得的时间限制和成本限制条件,确定货车出行路线,该路线综合考虑了 时间和成本,确保货物准时到达的同时,又降低运输成本。
[0075] 优选的,步骤S200,包括获取每条路线的距离、红绿灯等待时间、路况系数、拥堵系 数和每条路线的平均速度。
[0076] 具体的,每条路线的距离、红绿灯等待时间可根据与交通管理局的信息化平台联 网获得;也可通过服务器、运营商等机构,付费获得。每条路线的路况系数为反映路线的路 面损坏情况的指数,可通过路面损坏情况、路面平整度、其它用户的反馈等根据经验确定。 优选的,以路况系数为1表示路况为正常情况,系数值越高表示该路线路面损坏越严重、路 况越差,系数值越低表示该路线路面越平稳、路况越好。每条路线的拥堵系数为结合路线拥 堵情况和车祸发生概率的综合指数,可通过该路线的车流量、拥堵情况和车祸发生概率等 因素根据经验综合确定。优选的,以拥堵系数为1表示为正常情况,系数值越高表示该路线 拥堵可能性越大、拥堵时间越久,系数值越低表示该路线拥堵可能性越小、拥堵时间越短。 每条路线的平均速度可根据路况系数和拥堵系数,凭经验确定,也可通过多次实验获得。更 为优选的,红绿灯等待时间、拥堵系数均可以是根据时段而定的变量。如,某路段车辆多时, 红灯等待时间可能较长;某路段上班高峰期时,拥堵比较严重。更为优选的,步骤S200获得 的红绿灯等待时间、拥堵信息,均为估计货车到达该路线时,该路线的实时信息。
[0077] 步骤S300,根据可出行网络图和每条路线的运行信息,构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 时间模型为:
[0078] Tij= t ij+lij XrijXbijZvij
[0079]
[0080] 其中,η根据可出行网络图中的所有转角处、两条不同路线的交汇处、所有红绿灯 处、所有线路的车道发生增减处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设定,记为节点1,节点2……节点n,i = 1......n,j = 1......n,b为节点i至节点j所示路线的红绿灯等待时间,I u为节点i至节点 j所示路线的距离,k为节点i至节点j所示路线的路况系数,b u为节点i至节点j所示 路线的拥堵系数,为货车在节点i至节点j所示路线上运行的平均速度,T u为货车从节 点i至节点j所示路线所需的运行时间
T为货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的总时间。
[0081] 具体的,根据每条路线的距离、红绿灯等待时间、路况系数、拥堵系数和平均速度 计算货车从节点i至节点j所需的时间,以时间权值相应标记在η阶可出行网络图的每条 边上,再根据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所有路线,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经过的每条路线所需的时 间叠加,获取每条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所需的总时间。其中,X lj= 〇,表示节点i与节点j 之间不直接连接,即节点i与节点j之间没有路线相通,货车不可通行,Xu= 1,表示节点i 与节点j之间直接连接,即节点i与节点j之间有路线相通,货车可以通行。
[0082] 在该实施例中,运行信息包括每条路线的距离、红绿灯等待时间、路况系数、拥堵 系数和每条路线的平均速度,由此给出了时间模型的一个具体形式。
[0083] 优选的,步骤S200,包括获取每条路线的距离、路桥费和路况系数。
[0084] 具体的,每条路线的距离、路桥费可根据与交通管理局的信息化平台联网获得;也 可通过服务器、运营商等机构,付费获得。每条路线的路况系数为反映路线的路面损坏情况 的指数,可通过路面损坏情况、路面平整度、其它用户的反馈等根据经验确定。优选的,以路 况系数为1表示路况为正常情况,系数值越高表示该路线路面损坏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