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8392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血清铜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 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0002]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成人体内铜含量为80~150mg,血循环铜占铜 总的10%。血衆中约95%的铜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称为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其 余5%为游离铜或与白蛋白结合。铜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 作用。它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铜蛋白,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铜还是某些酶的组成部分或 激活剂。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的铜是运输、吸收、排泄的重要形式和中间环节,也是合成各种 细胞蛋白的原料。铜参与造血过程,主要影响铁的吸收、运输和利用。铜主要在小肠上段吸 收,随胆汁排泄,肝脏是铜代谢的中心。
[0003] 铜含量异常通常与疾病相关。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如淋巴瘤、霍奇金病等)、恶 性肿瘤和肝胆系统疾病均会导致血清铜含量升高。血清铜含量低常见为营养贫血、婴儿营 养不良等疾病。
[0004] 临床上常用的铜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
[0005]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血清用去离子水等量稀释,吸入原子化器,铜在高温下离解成铜原子蒸汽。在铜的空心 阴极灯发射的324. 5nm谱线中,部分发射光被蒸汽中的基态铜原子吸收,光的吸收量与火 焰中铜离子的浓度成正比。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由于原子吸 收光谱仪价格昂贵,无法在临床上普及使用。
[0006] 2.化学比色法 用稀盐酸使血清中与蛋白质相结合的铜游离出来,再用三氯醋酸沉淀蛋白质,滤液中 的铜离子与双环己酮草酰二腙(dicyclohexanoneoxalydihydrazone)反应,生成稳定的蓝 色化合物,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血清铜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试剂易得,临 床使用较多,但该方法并不适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0007] 3.直接光度法 血清铜在试剂R1中的铜解离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从血清蛋白质中快速裂 解开来。Cu2+在pH4. 0HAc-NaAc缓冲液中与试剂R2中的3, 5-二溴-2-吡啶偶氮形成稳 定的络合物,吸光度最大且恒定。该方法简单实用,检测结果准确,检测范围广,适合全自动 生化分析仪。
[0008] 鉴于此,本发明在在苦味酸法的基础上,优化反应体系,添加多种抗干扰物质和稳 定剂,显著改善了试剂的抗干扰能力。

【发明内容】

[0009]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使用的血清 铜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与常规的试剂盒相比,使用简单、方便,具有很好的准确度、重复性 及良好的检测范围,有利于试剂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0010] 基本原理 血清铜在试剂R1中的铜解离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从血清蛋白质中快速裂 解开来。Cu2+在pH4. 0HAc-NaAc缓冲液中与试剂R2中的3, 5-二溴-2-吡啶偶氮形成稳 定的络合物。
[0011]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由R1、R2双试剂组成。其特征在于:R1 : 过氧化氢 1.0% 吐温-80 0. 5%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0. 1% 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 0.3% 二乙胺 0.5% 叠氮钠 0. 5g/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pH4. 0 R2 : 3, 5-idBr-PADAP 2. 5g/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pH4. 0。
[0012] -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R1和试剂R2在使用 时的比例为R1 :R2 = 200 :50。
[0013] -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 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和吐温-80。
[0014] 根据所述的,该试剂适用于多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0015] -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所述的一种防腐剂是NaN3和二 乙胺。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选择直接光度法设计试剂配方用于检测血清铜,该试剂适用于多种全自动 生化分析仪; (2) 本发明使用了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是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异辛 基苯基醚和吐温-80,保证了Cu2+与3, 5-idBr-PADAP结合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两种试剂的相关性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试剂开瓶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包试剂R1和试剂R2 : R1 : 过氧化氢 1.0% 吐温-80 0. 5%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0. 1% 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 0.3% 二乙胺 0.5% 叠氮钠 0. 5 g/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pH4. 0 R2: 3, 5-idBr-PADAP 2. 5g/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pH4. 0。
[0019] 本实施例试剂的使用方法: 本实施例描述的血清铜检测试剂,在使用时采用具有双试剂功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如日立7180全自动分析仪等,利用两点终点法进行测定。将R1和R2按照4:1的比例 放置到对应的试剂位上,在样品盘的对应位置放置好蒸馏水、标准品和样本,操作如表1 : 表1实施例1试剂检测方法
血清铜的含量(ymol/L) =(ΔΑ测定/min+ΔΑ标准/min)XC标准。
[0020] 实施例2 干扰性试验:取新鲜混合血清,分成2等份,然后将每等份再分成5等份,加入不同的干 扰物质,使其在血清中的浓度达到表2的要求。然后分别用实施例1所得试剂,与市场常见 并认可的血清铜试剂同时对比测定血清铜的含量,对照组测定结果与加入不同干扰物质后 各组的测定结果见表2。相对偏差(%) =(干扰样本的测定均值一对照样本的测定均值)/对 照样本的测定均值X100%。
[0021 ] 表2实施例试剂抗干扰性能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试剂在D-青霉胺< 250mg/L、尿酸< 2250mg/L、胆红素 < 100mg/L、血红蛋白< 200mg/L、肝素钠< 200mg/L对测试结果没有明显干扰。与对照试 剂检测结果一致,说明实施例1的试剂在准确度和抗干扰能力上达标。
[0022] 实施例3 相关性实验:利用实施例1配方配制试剂,与市场常见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 可的某公司的血清铜试剂盒进行对照检测,同时检测了 20个临床血清样本,检测结果如表 3所示。并获得了两种试剂的相关性曲线(如图1所示),通过检测结果显示,两个试剂盒的 相关系数为〇. 999,说明了两者有极大的相关性。
[0023] 表3实施例1试剂与市场常见并得到认可的血清铜测定试剂盒对比检测结果
试验所用校准品和质控品分别为: 校准品:朗道复合标准(938UN),其中Cu的含量为19. 2ymol/L; 质控品:朗道复合质控(1005UN)其中Cu的靶值为15. 8ymol/L,靶值范围:12. 6-19. 0μmol/L〇
[0024]实施例4 试剂稳定性验证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将本发明实施例1~3中所得检测试剂作为试验组,取一种市售血清铜检测试剂盒作为 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试剂每组各自取相同的两份,一份做15天开瓶稳定性试验,将试 剂开瓶放置在仪器的2-8°C冷藏箱中(15天不取出),作为15天开瓶稳定性检测;另一份做 37°C热稳定性检测试验,封闭放置在37°C恒温水浴锅中(每天仅在检测的时候取出,检测完 毕后,依然封口放回37°C水浴锅中,连续7天),作为7天37°C热稳定性验证。将试剂同时在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上,按照表1方法进行检测,并在仪器上建立标准曲线。取 朗道的冻干粉质控品,溶解均匀后,平均分成15份,-20°C储存,每天质控一个,并且跟踪检 测结果,其开瓶跟踪监测趋势如图2。
【主权项】
1. 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由RU R2双试剂组成,其特征在 于: Rl组分: 过氧化氢 1.0% 吐温-80 0. 5%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0. 1% 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 0.3% 二乙胺 0.5% 叠氮钠 0. 5 g/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pH4. 0 R2组分: 3, 5-idBr-PADAP 2. 5g/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pH4. 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 于,所述试剂Rl和试剂R2在使用时的比例为Rl :R2 =200 :5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 于,该试剂适用于多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 于,稳定剂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和吐温-8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 于防腐剂为NaN3和二乙胺。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清铜检测试剂盒,涉及血清铜直接光度法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清铜检测试剂,本发明由试剂R1和R2组成,试剂R1中含有过氧化氢、吐温-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和醋酸-醋酸钠,防腐剂叠氮钠和二乙胺,试剂R2中含有3,5-idBr-PADAP、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试剂R1中含有吐温-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显著提高了Cu2+与3,5-idBr-PADAP结合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
【IPC分类】G01N33/84
【公开号】CN105242052
【申请号】CN201510694529
【发明人】甘宜梧, 李家朋, 王春艳
【申请人】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