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6539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特别涉及到一种能快速埋没且快速精确对中整平的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矿区进行地表移动观测站监测时使用的RTK观测墩都是普通长方体水泥观测墩,它包括普通长方体水泥墩子以及镶嵌在其几何中心的中间带有十字叉小孔的测钉构成。在观测时,将RTK测杆直立于几何中心处带有十字叉小孔的测钉的小孔里。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普通长方体水泥观测墩都埋设在山区地表风化表土层浅部,在山区地下开采活动的影响下,山区地表滑移主要发生在风化表土层内部,即在基岩与风化表土层接触面周围,致使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在测量山区地表移动特征数据时会有误差。另外,由于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监测要反复进行,周期较长,且山区地表碎石较多不方便埋设。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普通长方体水泥观测墩在实践应用中非常不方便,且由于作业时无法使RTK测杆严格铅垂,而给观测结果带来误差,无法得到正确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山区地表观测站的观测墩。本实用新型的观测墩不仅能够快速埋设,使地表移动观测站监测过程的对中整平工作及时完成,还能够做到快速而精确的完成测量,并能使测量结果满足要求。
[0006]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其特征在于,该观测墩包括有支架、水泥观测墩、台柱形铁架网和圆形铁环,所述的支架由基架、耳筒和铁钎组成,环形的基架圆周上对称地固定有三个所述的耳筒,三根铁钎的一端分别插入至山区地表中,另一端聚拢后分别插入至三个所述的耳筒中;半球体形的水泥观测墩底部置于所述支架的基架内,在所述的水泥观测墩上设有所述的台柱形铁架网,该台柱形铁架网的下表面固定于水泥观测墩的正上面,在水泥观测墩正上面的中心处固定有测钉,台柱形铁架网的上表面的几何中心处安置有所述的圆形铁环,该圆形铁环通过四根弹簧分别与台柱形铁架网的四个角分别连接,所述圆形铁环的几何中心和所述测钉顶面的几何中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
[0008]在本实用新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中,在进一步的设计中,三根所述的铁钎分别插入至山区地表内,且保证三根铁钎之间的夹角呈120°C。
[0009]在本实用新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中,所述测钉的顶部呈圆形,且在圆形的几何中心处带有十字叉小孔。
[0010]在本实用新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中,在进一步的设计中,所述圆形铁环的内径与测杆的外径相同。
[0011]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支架的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式RTK观测墩,该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式RTK观测墩不仅能够快速埋设而且使地表移动观测站监测过程的对中整平工作能够快速而精确的完成,并能使测量结果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中基架和圆筒连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更为清楚明了地理解其结构组成和工作方式,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7]请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有支架1、水泥观测墩2、台柱形铁架网3和圆形铁环4。其中,所述的支架I由基架11、耳筒12和铁钎13组成。上述半球体形的水泥观测墩2底部置于所述支架I的基架11内,在所述的水泥观测墩2上设有所述的台柱形铁架网3,该台柱形铁架网3的下表面固定于水泥观测墩2的正上面,在水泥观测墩2正上面的中心处固定有测钉5,台柱形铁架网3的上表面的几何中心处安置有所述的圆形铁环4,该圆形铁环4通过四根弹簧6分别与台柱形铁架网3的四个角分别连接。所述圆形铁环4的内径与测杆的外径相同。
[0018]如图3所示,环形的基架11圆周上对称地固定有三个所述的耳筒12,三个耳筒12分别通过三个耳环14固定在基架11上。三根铁钎13的一端分别插入至山区地表中且保证三根铁钎13之间的夹角呈120°C,三根铁钎13的另一端聚拢后分别插入至三个所述的耳筒12中。上述测钉5的顶部呈圆形,且在圆形的几何中心处带有十字叉小孔。所述圆形铁环4的几何中心和所述测钉5顶面的几何中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
[0019]本实用新型的观测墩在使用时,先将三根铁钎13插入到山区地表一定深度,并且保证三根铁钎13之间的夹角成120°,将其末端聚拢并插入支架I上的耳筒12中。之后将半球体水泥观测墩2置于支架I的基架11上,并将一个台柱形铁架网3固定在半球形的水泥观测墩2的正上面,在半球体的水泥观测墩2的正上面嵌入一个顶部呈圆形且几何中心处带有十字叉小孔的测钉5,台柱形铁架网3的下底面(面积较大的底面)固定在半球体的水泥观测墩2的正上面,在台柱形铁架网3上底面(面积较小的底面)的几何中心处安置一直径和测杆直径相同的圆形铁环4,并且该圆形铁环4通过四根弹簧6与台柱形铁架网3上底面的四角相连接,并且始终保持圆形铁环4的几何中心和测钉5顶面的几何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以达到利用RTK在山区进行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时能够快速精确对中整平得目的。
[0020]本实用新型的观测墩克服了现有的普通长方体水泥观测墩在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监测过程中不易埋设和测量结果有误差的不足,利用带有支架的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式RTK观测墩,不仅能够快速埋设而且使地表移动观测站监测过程的对中整平工作能够快速而精确的完成,并能使测量结果满足要求。
【主权项】
1.一种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其特征在于,该观测墩包括有支架(I)、水泥观测墩(2)、台柱形铁架网(3)和圆形铁环(4),所述的支架(I)由基架(11)、耳筒(12)和铁钎(13)组成,环形的基架(11)圆周上对称地固定有三个所述的耳筒(12),三根铁钎(13)的一端分别插入至山区地表中,另一端聚拢后分别插入至三个所述的耳筒(12)中;半球体形的水泥观测墩(2)底部置于所述支架(I)的基架(11)内,在所述的水泥观测墩(2)上设有所述的台柱形铁架网(3),该台柱形铁架网(3)的下表面固定于水泥观测墩(2)的正上面,在水泥观测墩(2)正上面的中心处固定有测钉(5),台柱形铁架网(3)的上表面的几何中心处安置有所述的圆形铁环(4),该圆形铁环(4)通过四根弹簧(6)分别与台柱形铁架网(3)的四个角分别连接,所述圆形铁环(4)的几何中心和所述测钉(5)顶面的几何中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其特征在于,三根所述的铁钎(13)分别插入至山区地表内,且保证三根铁钎(13)之间的夹角呈120°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钉(5)的顶部呈圆形,且在圆形的几何中心处带有十字叉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铁环(4)的内径与测杆的外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墩,该观测墩包括有支架、水泥观测墩、台柱形铁架网和圆形铁环,支架由基架、耳筒和铁钎组成,环形的基架圆周上对称地固定有三个耳筒,三根铁钎的一端分别插入至山区地表中,另一端聚拢后分别插入至三个所述的耳筒中;半球体形的水泥观测墩底部置于基架内,在水泥观测墩上设有台柱形铁架网,在水泥观测墩正上面的中心处固定有测钉,上表面的几何中心处安置有圆形铁环,该圆形铁环通过四根弹簧分别与台柱形铁架网的四个角分别连接,圆形铁环的几何中心和测钉顶面的几何中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快速埋设而且使地表移动观测站监测过程的对中整平工作能够快速而精确的完成。
【IPC分类】G01C15-02
【公开号】CN204373658
【申请号】CN201520035731
【发明人】许胜军, 侯得峰, 王四海, 许国胜, 张彦宾, 朱瑞卿, 周凯军
【申请人】河南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