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3058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电能表端子座结构主要有二种结构形式:分体式结构、集成式结构。
[0003]分体式结构特点是结构简单,所有与端子座相固定的部件都采用分体安装方式,长期工作下易产生部件变形,造成产品失效;而且装配工序复杂,不易实现自动化;电流采样回路包含有分流器和继电器,连接回路过长,安装工艺复杂,大电流时热聚点多,长期工作可靠性降低;在部件装配过程中,部件间的连接通过紧固件固定,对螺丝螺母的紧固扭力要求高,存在接触不可靠因素;智能电表内的计量取样因引线冗长无规则,容易受到外加磁场的干扰,导致计量误差的失真;互感器设计为通用件设计,安装复杂、体积大、成本高。
[0004]集成式结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电表端子结构形式,克服了上述分体式结构的多项缺点。将分流器、继电器、互感器、计量单元、压敏电阻等电表采样、保护、控制部件采用集成一体化设计,通过压、铆、焊等连接方式,实现各部件的紧凑连接,提高了整个端子座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该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可实现集成机械安装,结构紧凑,固定精准,连接可靠,调试简便,使用安全,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包括基座和与基座固定连接的罩壳,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强电端子安装工位、继电器安装工位、互感器安装工位、分流器安装工位,在四个强电端子安装工位上按顺序分别安装有四个强电端子A、B、C、D,在继电器安装工位和互感器安装工位上分别安装有继电器和互感器,分流器安装在强电端子A与B之间的分流器安装工位上;在基座的背面设置有计量单元安装工位,在计量单元安装工位上紧贴于基座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计量单元;其特征是:在基座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压敏电阻安装工位,在压敏电阻安装工位上插入压敏电阻,并可靠定位;所述强电端子A、B、C、D分别固定于基座对应的工位中,并通过与其压接的固定插针实现与基座背面的计量单元相连;所述分流器分别与强电端子A及继电器的动簧片相连接,继电器的动簧片的一端与分流器连接,动簧片的另一端固定有动触点,与动触点的位置相对应的静触点直接固定在强电端子B上,继电器通过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强电端子A和B之间的连接,所述继电器采用继电器驱动单元进行驱动,继电器驱动单元与继电器的动簧片接触连接;在基座背面的计量单元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强电端子、继电器、互感器、分流器、压敏电阻相连接,基座上设有转接板孔槽,在转接板孔槽中安装有转接板,计量单元通过转接板实现与电表控制单元的物理连接;在罩壳上设有多个弱电端子安装工位,相对应的弱电端子固定安装在工位中,所述弱电端子通过与其压接的直角七字插针实现与电表控制单元连接。
[0007]优先地,所述基座和罩壳以卡式相连接;在基座的两侧面均设有榫头,在罩壳的两侧面的对应位置设有榫槽,并设置有定位卡口,罩壳与基座通过榫头和榫槽实现卡式定位连接。
[0008]优先地,所述分流器的一端直接采用钎焊或超声波焊接方式,实现分流器与强电端子A的直接连接;分流器另一端采用铆接或直接焊接的方式,实现与继电器动簧片的直接连接,所述分流器通过其取样连接头实现与计量单元的焊接连接。
[0009]优先地,所述继电器驱动单元采用标准化设计方式,继电器驱动单元包括磁保持驱动单元或电机式驱动单元,在基座上利用模具镶块互换方式实现磁保持驱动单元与电机式驱动单元的互换兼容。
[0010]优先地,所述继电器驱动单元是磁保持驱动单元;所述磁保持驱动单元包括轭铁、驱动线圈、永磁体、动铁芯、推动杆;所述动铁芯一端安装在继电器线圈架的圆柱孔中,另一端与推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推动杆通过插入推动杆内耐高温的连接片与继电器的动簧片接触连接,通过驱动线圈的正反通电,使动铁芯上下运动,通过与其连接的推动杆带动连接片,连接片带动动簧片,实现动触点的上下运动,完成继电器电流回路的闭合断开。
[0011]优先地,所述继电器驱动单元是电机式驱动单元;所述电机式驱动单元包括电机、蜗杆、蜗轮、扇面推动齿轮;采用蜗轮蜗杆原理,利用电机的转动实现对扇面推动齿轮的来回运动以及力的传递。电机带动蜗杆一起转动,蜗杆与蜗轮下部齿轮啮合,实现第一级变速;蜗轮的上部齿轮与扇面推动齿轮啮合,实现第二级变速,所述扇面推动齿轮通过耐高温的连接片与继电器的动簧片接触连接,所述连接片插入扇面推动齿轮中,通过扇面推动齿轮的转动,带动继电器的动簧片上下动作,继而实现继电器动簧片触点的上下吸合和释放;所述蜗杆螺纹的咬合面设有一定的倾角,通过对蜗杆螺纹咬合面倾角的巧妙设计,实现对蜗轮的自锁;所述蜗轮和扇面推动齿轮均采用单轴固定。
[0012]优先地,所述耐高温的连接片是由专用钣金或陶瓷或钢针部件制作。
[0013]优先地,所述压敏电阻与基座背面的计量单元通过焊接直接连接,实现了计量电路的就近保护,更好地满足电表的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0014]优先地,在基座背面的计量单元的分流器采样回路中安装有消磁板。
[0015]优先地,所述互感器是以基座作为其定位外壳,互感器中的穿芯连接棒采用冷压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基座上强电端子C和D之间,互感器线圈与计量单元连接。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电表结构部件的集成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整合了电表强弱电端子、分流器、继电器、互感器、压敏电阻、计量单元六项功能于一体,减少了大量的后续装配工序。第二,采用压、铆、焊等工艺连接方式,使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定位精准。第三,结构精简,调试方便,操作简便,全部采用硬连接方式,易实现自动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第四,计量单元紧贴基座背面并固定,通过接线板与电表控制单元连接,结构紧凑,减少了后续的安装工序,提高了集成效率,减少人为故障;第五,罩壳上的弱电端子与电表控制单元用插针直接刚性连接,操作方便,连接稳固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左视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中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中一种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与图6进行Y向装配的一种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中另一种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与图8进行Z向装配的另一种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中分流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中磁保持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中电机式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中基座与计量单元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智能电表端子座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1]本实施例中,由图1-图13可看出,在基座I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强电端子安装工位、继电器安装工位、互感器安装工位、分流器安装工位,在四个强电端子安装工位上按顺序分别安装有四个强电端子A、B、C、D,在继电器安装工位和互感器安装工位上分别安装有继电器3和互感器4,分流器5安装在强电端子A与B之间的分流器安装工位上;在基座I的背面设置有计量单元安装工位,在计量单元安装工位上紧贴于基座I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计量单元6,在基座I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压敏电阻安装工位,在压敏电阻安装工位上插入压敏电阻7,并实现可靠定位,通过设置压敏电阻7,实现了计量电路的就近保护,更好地满足电表的电磁兼容性能要求。强电端子A、B、C、D分别固定于基座I相对应的强电端子安装工位中,并通过与其压接的固定插针实现与基座I背面的计量单元6相连;分流器5分别与强电端子A、继电器的动簧片G相连接,继电器的动簧片G的一端与分流器5连接,动簧片G的另一端固定有动触点E,与动触点E的位置相对应的静触点F直接固定在强电端子B上,继电器3通过动触点E和静触点F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强电端子A和B之间的连接,继电器3采用继电器驱动单元进行驱动,继电器驱动单元与继电器的动簧片G接触连接;在基座I背面的计量单元6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强电端子、继电器、互感器、分流器、压敏电阻相连接,基座I上设有转接板孔槽,在转接板孔槽中安装有转接板8,计量单元6通过转接板8实现与外部的电表控制单元的物理连接;在罩壳2上设有多个弱电端子安装工位9,多个弱电端子固定安装在相应工位中,弱电端子通过压铆方式固定设有直角七字插针,通过直角七字插针实现与外部的电表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