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激光大气透射仪能见度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7917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接收机2及第二接收机3构成,该两台接收机分别对应安装 于第一长度基线7及第二长度基线8,该第一长度基线及第二长度基线之间具有夹角6。发 射机具有发射机激光发射角4。第一接收机及第二接收机均具有接收机视场角5。第一长 度基线的长度为30m,第二长度基线的长度为75m。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激光大气透射仪能见度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0022] 当大气能见度较低时,采用本发明激光大气透射仪能见度测量系统进行检测,包 括如下步骤:
[0023] (1).系统初始化:测量系统以初始基线长度L。= 30m和初始接收机视场角Θ。= 30mrad进行能见度测量,得到初始能见度测量值V。= 76. 9m ;此时,大气能见度较低。
[0024] ⑵.选取基线长度:根据初始能见度测量值V。= 76. 9m < 500m,选择基线长度30m 基线的第一接收机进行测量,同时确定工作模式为考虑多次散射的工作模式。
[0025] ⑶.接收机视场角调校:初始能见度测量值V。= 76. 9m < 1500m,需考虑多次散射 的影响,测量需调节接收机的视场光阑的大小,以调节接收机视场角的大小,使抑制多次散 射的影响的效果达到最佳,视场光阑缩小时,相应的第一视场角减小,接收的多次散射光减 少。
[0026] ⑷.调校及以后的测量过程中,如所得能见度值出现VQ>500m,V Q>1500m范围变化 时,需重新选择基线长度和工作模式。
[0027] 此过程的具体测量数据如下:
[0029] 由表中数据可知,接收机视场角逐渐减为Imrad时,接收的多次散射光减少,能见 度值降低,接收机视场角为Imrad时与理论仿真结果吻合,即接收视场角为Imrad测量系统 的测量结果精确性最好,对多次散射影响的抑制效果较好。
[0030] 当大气能见度稍高时,采用本发明激光大气透射仪能见度测量系统进行检测,包 括如下步骤:
[0031] (1).系统初始化:测量系统以初始基线长度L。= 30m和初始接收机视场角Θ。= Imrad进行能见度测量,得到初始能见度测量值V。= 762. 7m ;此时,大气能见度较高;
[0032] ⑵.选取基线长度:根据初始能见度测量值500m < V。= 762. 7m < 1500m,选择基 线长度75m基线的第二接收机进行测量,同时确定工作模式为考虑多次散射的工作模式;
[0033] ⑶.接收机视场角调校:初始能见度测量值V。= 762. 7m < 1500m,需考虑多次散 射的影响,测量需调节接收机的视场光阑的大小,以调节接收机视场角接收机视场角(F0V, Feild of View)的大小,使抑制多次散射的影响的效果达到最佳,视场光阑缩小时,相应的 第一视场角减小,接收的多次散射光减少,具体调节视具体调节视实际能见度情况为准。 [0034] ⑷.调校及以后的测量过程中,如所得能见度值有V Q〈500m或VQ>1500m的范围变 化,需重新选择基线长度和工作模式。
[0036] 由表中数据可知,接收机视场角逐渐减为Imrad时,接收的多次散射光减少,能见 度值降低,接收机视场角为Imrad时与理论仿真结果吻合,即接收视场角为Imrad测量系统 的测量结果精确性最好,对多次散射影响的抑制效果较好。
[0037] 当大气能见度较高时,采用本发明激光大气透射仪能见度测量系统进行检测,包 括如下步骤:
[0038] (1).系统初始化:测量系统以初始基线长度L。= 30m和初始接收机视场角Θ。= 30mrad进行能见度测量,得到初始能见度测量值V。= 1517m。
[0039] ⑵·选取基线长度:根据初始能见度测量值V。= 1517m > 1500m,选择基线长度 75m基线的第二接收机进行测量,无需考虑多次散射,无需对接收机视场角进行调节。
[0040] (3).调校及以后的测量过程中,如所得能见度值有VQ〈500m或VQ>1500中的范围变 化,需重新选择基线长度和工作模式。
[0041] 此过程的具体测量数据如下:
[0043] 由表中数据可知,能见度较高的时候,调节视场角,测量系统所测得的透过率和能 见度变化不大,说明此时透射仪测量结果受多次散射影响小。
[0044]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 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 一种新型激光大气透射仪能见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单元和接收机 单元,所述发射机单元主要由激光器和发射透镜组成;所述接收机单元由两个以上接收机 构成,该两个以上接收机的位置对应于各自长度的基线,该两个以上接收机的各自长度的 基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接收机主要由接收透镜、可调节的视场光阑、透镜、带通滤光镜、聚 光镜和光学传感器组成,可调节的视场光阑安装于接收透镜的焦点位置;所述发射机可在 接收机的各自长度的基线夹角范围内转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激光大气透射仪能见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接收机单元由第一接收机及第二接收机构成,该两台接收机分别对应安装于第一长度 基线及第二长度基线,该第一长度基线及第二长度基线之间具有夹角。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激光大气透射仪能见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第一长度基线的长度为30m,所述第二长度基线的长度为75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激光大气透射仪能见度测量系统,其包括发射机单元和接收机单元,所述发射机单元主要由激光器和发射透镜组成;所述接收机单元由两个以上接收机构成,该两个以上接收机的位置对应于各自长度的基线,该两个以上接收机的各自长度的基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接收机主要由接收透镜、可调节的视场光阑、透镜、带通滤光镜、聚光镜和光学传感器组成,可调节的视场光阑安装于接收透镜的焦点位置;所述发射机可在接收机的各自长度的基线夹角范围内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当前能见度,实现透射仪基线长度和接收机视场角的智能调节,能够有效的抑制低能见度时多次散射的影响,减小低能见度时,由多次散射引起的测量误差。
【IPC分类】G01N21/61
【公开号】CN204989014
【申请号】CN201520434935
【发明人】熊兴隆, 刘春媛, 蒋立辉, 李猛, 台宏达
【申请人】中国民航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