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地钟专用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9420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落地钟专用机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钟用的机芯,特别是一种31天落地钟专用机芯。
背景技术
现有机械落地钟使用的31天B2型机芯,是由报时机构及走时机构组成,报 时机构仍然采用原来摆钟的结构不变,包括报头轮组件、报二轮组件、报三轮 组件、报四轮组件、报五轮组件、风轮组件等部件;现有机械落地钟使用的31 天B2型机芯,主要是对原摆钟机芯的走时机构进行了改进,它是在原国家轻工 业部标准B,机芯走时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动齿轮结构使传动比发生变化而实 现的,走时机构包括擒纵叉组件、擒纵轮组件、走四轮组件、中心轴组件、中 心轮组件、中心压簧、走二轮组件、头轮组件、时轮组件、过轮组件、分针、 时针等部件。头轮组件及报头轮组件皆含有头轮盒、头轮片,头轮片齿数为86 个,模数为0.75,头轮到中心轴的传动比为64.5,头轮盒内径为55.4:,头轮 盒内设有发条,发条宽度为20.2,3 mm,厚度为0,43,3 mm,发条为11.4圏, 展开长度为2900_33 mm;头轮组件及报头轮组件与走(报)二轮组件的轴孔中 心距皆为A-36.2ram,在机芯正面的头轮平面位置中,若以时轮组件的轮轴孔为 坐标原点O,则报头轮轴孔坐标为X产-35. 722, Y产-17,8 ,走头轮轴孔坐标为 X产35.722, Y产-17.8。当时的设计,主要用途是针对座挂钟而设计,而应用于 落地钟机芯,该设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动力不足的弊端,致使20年来消费者 经常反映达不到走时天数,31天的钟只能走26天左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想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 落地钟机芯,该机芯能满足落地钟走时的延续性,其工作可靠,成本低。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落地钟专用机 芯,包括报时机构及走时机构,报时机构包括报头轮组件、报二轮组件、报三 轮组件、报四轮组件、报五轮组件、风轮组件,走时机构包括擒纵叉组件、擒 纵轮组件、走四轮组件、中心轴组件、中心轮组件、中心压簧、走二轮组件、 头轮组件、时轮组件、过轮组件、时针组件,头轮组件含有头轮片、头轮盒, 头轮盒内设有发条,其结构特点是头轮片齿数为87个,头轮盒内径为57.8^imn,
头轮盒内发条的展开长度为3075_33mm,头轮组件与走二轮组件的轴孔中心距为 A-35.625mm,在机芯正面的头轮平面位置中,若以时轮组件的轮轴孔为坐标原 点,则报头轮轴孔坐标为X产-36.2, Y产-18 ,走头轮轴孔坐标为X2-36.2, Y产-18。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为所述机芯的头轮组件与报头轮组件相同,报头 轮组件与报二轮组件的轴孔中心距和头轮组件与走二轮组件的轴孔中心距相 同,也为35.625咖。
机芯走时机构包括了擒纵叉组件、擒纵轮组件、走四轮组件、中心轴组件、 中心轮组件、中心压簧、走二轮组件、头轮组件、时轮组件、过轮组件、时针 组件,通过齿轮的四级增速传动,将头轮组件输出的能量按固定传动比传递到 擒纵调速器,从而使钟摆按设计周期正常工作。
当落地钟机芯正常工作时,中心轴依靠中心轮组件与中心压簧片的弹性摩 擦带动而旋转,使时针组件的分针和时针进行工作。 原Bz机芯头轮到中心轴的传动比为
头轮片齿数走二轮片齿数86 60 ^《 走二销轮齿数中心销轮齿数—8 '
本实用新型86机芯头轮到中心轴的传动比为
/=!Zx^ =65.25 8 10
从上式可以看出,头轮转1圏,中心轮可转65.25圏,由于中心轮与中心 轴是联系在一起的,分针又与中心轴连接,所以中心轮转62.25圏,也就是分 针转65.25圈,分针转l圏为l小时,即头轮转1圏,可走65.25小时。
要想延续走时31天,头轮(发条)工作圈数n必须达到
24x31 24 x 31 u j面 n=- = - =11. 4圈
/ 65 .25
头轮盒内直径尺寸由原来B2的55.4:变大为现在B6的57.8Z^,原82发条宽 度为20.2_。。3,厚度为0.43.。.。3,展开长度为2900_33,改进后的Bs发条,在原 宽度、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增加一圈长度,其展开长度为3075_33。头轮片齿数 由86个变为87个,模数仍为0.75。由于头轮片齿数的改变,而使头轮组件与 走二轮组件的轴孔中心距变为A-35.625mm,在机芯正面的头轮平面位置中,若 以时针组件的轮轴孔为坐标原点0,报头轮轴孔C的坐标变为X产-36.2, Y产-18 ,
走头轮轴孔B的坐标变为X2=36.2, Y2=-18。
经过上述改动,发条的工作圈数为13.5围,大于11.4圏,发条长度的增
加,改变了轮系的传动比,提髙了机芯走时的延续性,其工作可靠,成本低, 可带动直径为180的钟摆正常工作,经反复测试,走时可长达33天以上,并可 根据需要附加日历、手动止报、乒乓报时功能,不仅达到国家标准31天,而且 机芯走时延续时间至33天以上。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釆用机芯头轮组件与报 头轮组件相同,报头轮组件与报二轮组件的轴孔中心距和头轮组件与走二轮组 件的轴孔中心距相同。


图1为机芯平面图。 图2为机芯走时机构轮系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机芯报时机构轮系展开示意图。 图4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是由报时机构1及走时机构2组成。 由图2可以看出,走时机构2包括擒纵叉组件3、擒纵轮组件4、走四轮组 件5、中心轴组件6、中心轮组件7、中心压簧8、走二轮组件9、头轮组件IO、 时轮组件15、过轮组件14,头轮组件10含有头轮片11、头轮盒12,头轮盒 12内设有发条13,头轮片11齿数为87个、模数为0.75,头轮盒12内径为 57.8=mm,头轮盒12内发条13的展开长度为3075_33mm,头轮组件10与走二轮 组件9的轴孔中心距为A=35.625mm。
图3中可以看出,报时机构1含有报头轮组件16、报二轮组件17、报三轮 组件18、报四轮组件19、报五轮组件20、风轮组件21,报头轮组件16与头轮 组件10完全相同,报头轮组件16与报二轮组件17的轴孔中心距M也为 35.625mm。
图4中可以看出,以时针组件的轮轴孔为坐标原点0,则报头轮轴孔C的 坐标为X产-36.2, Y产-18 ,走头轮轴孔B的坐标X产36.2, Y产-18。
为了更有效地保证走时延续时间,增加传动效率,夹板轴承选用摩擦系数 较小的铜合金材料,镶嵌在夹板上,同时,夹板表面釆用先进的镀镍表面处理 工艺,不仅增加了金属表面的光洁度,同时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防腐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落地钟专用机芯,包括报时机构(1)及走时机构(2),报时机构(1)包括报头轮组件(16)、报二轮组件(17)、报三轮组件(18)、报四轮组件(19)、报五轮组件(20)、风轮组件(21),走时机构(2)包括擒纵叉组件(3)、擒纵轮组件(4)、走四轮组件(5)、中心轴组件(6)、中心轮组件(7)、中心压簧(8)、走二轮组件(9)、头轮组件(10)、时轮组件(15)、过轮组件(14),头轮组件(10)含有头轮片(11)、头轮盒(12),头轮盒(12)内设有发条(13),其特征是头轮片(11)齿数为87个,头轮盒(12)内径为57.8-0.2-0.1mm,头轮盒(12)内发条(13)的展开长度为3075-33mm,头轮组件(10)与走二轮组件(9)的轴孔中心距为A=35.625mm,在机芯正面的头轮平面位置中,若以时轮组件(15)的轮轴孔为坐标原点0,则报头轮轴孔C的坐标为X1=-36.2,Y1=-18,走头轮轴孔B的坐标为X2=36.2,Y2=-18。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落地钟专用机芯,其特征是所述机芯的头轮组 件(10)与报头轮组件(16)相同,报头轮组件(16)与报二轮组件(17)的 轴孔中心距和头轮组件(10)与走二轮组件(9)的轴孔中心距相同,皆为 35, 625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落地钟专用机芯,包括报时机构1及走时机构2,报时机构包括报头轮组件16、报二轮组件17等组件,走时机构包括走二轮组件9、头轮组件10、时轮组件15等组件,头轮组件含有头轮片11、头轮盒12,头轮盒内设有发条13,其特征是头轮片齿数为87个、头轮盒内径为57.8<sub>-0.2</sub><sup>-0.1</sup>mm,头轮盒内发条的展开长度为3075<sub>-33</sub>mm,头轮组件与走二轮组件的轴孔中心距为A=35.625mm,在机芯正面的头轮平面位置中,若以时轮组件的轮轴孔为坐标原点,则报头轮轴孔坐标为X<sub>1</sub>=-36.2,Y<sub>1</sub>=-18,走头轮轴孔坐标为X<sub>2</sub>=36.2,Y<sub>2</sub>=-18。本实用新型能满足落地钟走时的延续性时间至33天以上。
文档编号G04B15/00GK201177740SQ200720159058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2日
发明者唐西平, 杨帅帅, 王守华, 董崇嵩 申请人:烟台北极星中信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