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充电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4878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充电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充电口防水结构,所述智能手表表壳上设有圆孔,充电口位于圆孔内;所述圆孔内旋有防水塞,防水塞和圆孔之间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塞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插入端和握持端,握持端的直径大于插入端直径;其中防水圈套在插入端上;握持端位于表壳外部;所述插入端外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卡块,圆孔内相应位置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至少一个卡槽;插入端插入圆孔内部旋转,卡块卡入卡槽。该防水结构打破传统的依据充电口形状设计防水结构的思维定势,改方为圆,改塞为旋;通过旋转式的防水塞与表壳贴合更紧密,配合圆形防水圈的使用,可实现高等级防水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智能手表充电口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充电口防水塞。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MICRO USB及音频智能手表充电口的防水塞结构基本是通过采用橡胶和硅胶等软胶类塞子直接塞入的方式进行防水处理。如图1所示的一种穿戴式智能手表,表壳I’上设有方形孔11’,充电口位于方形孔11’内,方形孔11’的形状充电口的一致,尺寸略大;方形孔11’下方设有插柱孔12’;防水塞2’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与方形孔11’形状相配合的凸起,下部为插柱21’ ;插柱21’固定于插柱孔12’内;充电完成后,将防水塞2’的上部凸起塞入方形孔11’内来实现防水。该结构的主要缺陷在于:1、易脱落,因为塞子是通过软胶本身的膨胀力来达到紧固的目的,外力作用易脱落;2、防水性能差,因其结构缺陷,膨胀塞的密封性能只能达到防尘和电子类产品IP级的防水要求,无法达到手表类产品国家标准高等级防水性能的要求;3、插拔易损坏,因为塞子是软胶,多次插拔极易造成塞子破损,或者插柱损坏,影响防水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缺点,进一步对其进行技术革新,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充电口防水结构,以达到使用方便,不易破损,防水性能好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种智能手表充电口防水结构,所述智能手表表壳上设有圆孔,充电口位于圆孔内;所述圆孔内旋有防水塞,防水塞和圆孔之间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塞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插入端和握持端,握持端的直径大于插入端直径;其中防水圈套在插入端上;握持端位于表壳外部;所述插入端外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卡块,圆孔内相应位置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至少一个卡槽;插入端插入圆孔内部旋转,卡块卡入卡槽。
[0006]进一步,所述圆孔内设有台阶,其中外端直径与握持端直径一致,内端直径与插入端直径一致,外端的长度小于握持端的长度。
[0007]进一步,所述防水圈位于插入端和握持端连接的位置。
[0008]进一步,卡块和卡槽为两个。
[0009]进一步,所述两个卡块大小形状一致,对称分布。
[0010]进一步,握持端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纵向凹槽。
[0011]进一步,握持端的外端面设有旋转箭头形状的凹槽。
[0012]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1、稳定安全,通过插入扭紧的方式,提高防水塞的配合稳定性,插入旋转式结构普通外力无法轻易打开。
[0014]2、使用方便,插入旋转式结构的塞子只需用手拧即可打开。
[0015]3、不易破损,采用硬胶或金属塞,不易破算,提高产品的牢固度。
[0016]4、充电口的防水性大大提高,穿戴式手表类的电子产品的充电口设计的防水等级,可以由原来的IP级,可达到手表类国家标准合格品的防水水平最少20米以上;防水性能的提高,使智能穿戴手表的应用更加广泛。
[0017]进一步的,圆孔设置为台阶状,防水效果更好。
[0018]进一步的,防水圈位于插入端和握持端连接的位置,卡入圆孔内的台阶处,密封效果更好。
[0019]进一步的,卡块和卡槽设有对称的两个,安装更加牢靠,固定效果好。
[0020]进一步的,握持端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纵向凹槽,便于握持。
[0021]进一步的,握持端的外端面设有旋转箭头形状的凹槽,指示用户旋转方向,便于用户方便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现有技术的智能手表防水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智能手表防水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中智能手表防水结构装配后示意图。
[0025]图4是图1中防水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图3的防水结构装配后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好实施例中智能手表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智能手表防水结构装配后示意图,图4是图1中防水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防水结构装配后的局部不意图。结合图1,2,3,4可知:智能手表表壳I,防水圈3,防水塞2。
[0029]其中防水塞2的材质为硬胶材料或者金属材料。
[0030]防水圈3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
[0031]表壳I上设有圆孔11,充电口或mini usb接口位于圆孔11内,外接数据线可以通过圆孔11接入充电口或mini usb接口。
[0032]防水塞2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握持端21和插入端22,其中握持端21的直径大于插入端22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握持端21和插入端22连为一体,制造时一体成型。
[0033]防水圈3套在插入端22上,位于插入端22和握持端21连接的位置。
[0034]圆孔11内设有台阶结构,其中台阶外端直径与握持端21直径一致,内端直径与插入端22直径一致,外端的长度小于握持端21的长度。
[0035]握持端21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纵向凹槽211,便于握持;握持端21的外端面设有旋转箭头形状的凹槽212,用于指示用户如何旋转防水塞2。
[0036]插入端22外表面还设有两个形状大小一致卡块221,圆孔11内相应位置上设有与卡块221相配合的两个卡槽。
[0037]充电完成后,插入端22插入圆孔11内部旋转,卡块221卡入卡槽,防水圈3紧密贴合在圆孔11内的台阶上,密封固定,实现手表充电口的防水。同时握持端21大部分位于表壳I的外部,当需要充电时,仅需按照握持端21上的旋转箭头212的指示,旋转握持端21,拔除圆孔11内的插入端211,即可露出充电口进行充电。
[003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手表充电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表壳上设有圆孔,充电口位于圆孔内;所述圆孔内旋有防水塞,防水塞和圆孔之间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塞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插入端和握持端,握持端的直径大于插入端直径;其中防水圈套在插入端上;握持端位于表壳外部;所述插入端外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卡块,圆孔内相应位置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至少一个卡槽;插入端插入圆孔内部旋转,卡块卡入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内设有台阶,其中外端直径与握持端直径一致,内端直径与插入端直径一致,外端的长度小于握持端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位于插入端和握持端连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卡块和卡槽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块大小形状一致,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握持端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纵向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握持端的外端面设有旋转箭头形状的凹槽。
【文档编号】G04G17/00GK204178151SQ201420386703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石晓东 申请人:石晓东, 深圳市时间魔方钟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