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的表盘壳体和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091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手表的表盘壳体和手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表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的表盘壳体和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儿童电子产品,为降低辐射,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一些电子产品中利用将硬胶塑件嵌入到软胶中的方式,改善产品的使用体验。然而软胶材料与硬胶塑件的结合力较弱,导致软胶与硬胶塑件的结合处容易剥离,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效果,降低了结构可靠性。在这种条件下很难保证产品的良率及设计目标。

以智能手表等电子表为例,目前采用软胶与硬胶塑件结合的智能手表表带与前壳的结构设计常存在以下缺陷:1、智能手表表带与前壳之间结合力弱,容易剥离;2、软胶的封胶位置选择不合理,导致封胶不良;3、软胶二次注塑包胶过程中的软硬胶之间的困气难以排出;4、软胶表带与硬胶嵌件的包胶力较弱,导致产品良率降低,增加成本。

导致以上缺陷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软胶表带与硬胶嵌件之间的包胶结构设计存在缺陷,软胶封胶位置选择不合理。所以,有必要对电子手表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高手表的硬胶注塑壳体与软胶注塑部件的结合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手表的表盘壳体,所述表盘壳体具有表盘顶面和表身侧壁,所述表身侧壁从所述表盘顶面的边缘向所述表盘顶面的一侧延伸,所述表身侧壁与所述表盘顶面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表盘壳体上具有从所述表盘壳体的外表面向围成所述容纳腔的内表面延伸的抓胶孔,所述抓胶孔配置为能够使手表注塑软胶在注塑加工时固定在所述抓胶孔内。

可选地,所述表盘顶面上具有所述抓胶孔,所述抓胶孔从所述表盘顶面的外表面的边缘向表盘顶面的中心延伸一段距离,所述抓胶孔远离表盘顶面的边缘的一端贯穿所述表盘顶面。

可选地,所述表身侧壁上具有所述抓胶孔,所述抓胶孔贯穿所述表身侧壁,在所述抓胶孔延伸到容纳腔的一端,所述表身侧壁的内表面在抓胶孔的周围具有扩展槽。

可选地,所述表盘顶面上具有5个从表盘顶面的边缘向中心方向延伸的抓胶孔,所述表身侧壁上具有6个贯穿表身侧壁的抓胶孔。

可选地,所述表盘顶面的边缘设置有包胶槽,所述包胶槽沿垂直于表盘顶面的方向凹陷。

可选地,所述包胶槽呈环形环绕所述表盘顶面。

可选地,所述表盘顶面呈矩形,所述表身侧壁具有与所述表盘顶面的四条直边相对应的四个面,所述表身侧壁沿垂直于所述表盘顶面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表身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表带引导部,两个所述表带引导部分别位于所述表身侧壁的两个相对的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手表,包括:上述手表的表盘壳体;

注塑软胶表带,所述注塑软胶表带包封注塑在所述表盘壳体上,注塑软胶表带的注塑料嵌入所述抓胶孔内;

表盘,所述表盘设置在所述表盘壳体的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注塑软胶表带在表盘顶面与表身侧壁的过渡位置的高度与所述表盘顶面的外表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所述表盘壳体上设置有抓胶孔,使得注塑在表盘壳体上的软胶能够嵌在抓胶孔中,提高软胶与表盘壳体的结合可靠性。表盘壳体与软胶不易脱离。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的表盘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的表盘壳体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用于手表的表盘壳体1,如图1所示,所述表盘壳体1具有表盘顶面11和表身侧壁12。所述表盘顶面11作为手表的盘面,所述表身侧壁12从表盘顶面11的边缘向表盘顶面11的下侧延伸。表身侧壁12与表盘顶面11围合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承载手表的表盘等部件。特别地,所述表盘壳体1上设置有抓胶孔13,所述抓胶孔13配置为当软胶注塑在表盘壳体1的表面上时,软胶能够嵌进所述抓胶孔13中,从而将软胶固定在表盘壳体1上,增强软胶注塑件与表盘壳体1的包胶力。所述抓胶孔13可以配置为从所述表盘壳体1的外表面向围成所述容纳腔的内表面延伸。可选地,所述抓胶孔13可以完全贯穿所述表盘壳体1,即连通表盘壳体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也可以仅是从表盘壳体1的外表面向内部延伸一段距离,不贯穿表盘壳体1。

可选地,所述抓胶孔可以设置在所述表盘顶面上。如图1、2所示,设置在表盘顶面11上的抓胶孔13可以从表盘顶面11的边缘处沿着外表面向表盘顶面11的中心区域延伸,在延伸了一段距离后所述抓胶孔13可以向表盘顶面11的内表面延伸,贯穿所述表盘顶面11。如图2所示,所述抓胶孔13相对远离所述表盘顶面11的一端向下贯穿表盘顶面11。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当软胶注塑在表盘顶面11周围时,软胶能够先嵌到抓胶孔13沿表盘顶面11延伸的区域上,增大软胶与表盘顶面11的接触面积,增加接合作用力;进一步地,软胶还能够嵌到抓胶孔13贯穿表盘顶面11的区域,软胶凝固后这部分区域能够起到钩爪的作用,防止软胶从表盘顶面11上剥离、脱落。图3示出了注塑软胶表带2注塑在表盘壳体1上的情况,可见,注塑软胶表带2嵌入表盘顶面11上的抓胶孔13中。以上是抓胶孔设置在表盘顶面上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抓胶孔也可以直接贯穿所述表盘顶面,不具有沿着表盘顶面延伸的区域,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制。

可选地,所述抓胶孔还可以设置在所述表身侧壁上。如图1、2所示,设置在表身侧壁12上的抓胶孔13从表身侧壁12的外表面向内延伸,贯穿至所述表身侧壁12的内表面,即贯穿到容纳腔中。特别地,在所述抓胶孔13延伸到容纳腔中的一端,所述表身侧壁12的内表面上具有扩展槽,所述扩展槽位于所述抓胶孔13的周围。这种结构设计使得注塑在表身侧壁12上的软胶能够在扩展槽处形成止挡结构,起到阻止软胶从表身侧壁12的表面脱离的作用。图3示出了注塑软胶表带2注塑在表盘壳体1上的情况,可见,注塑软胶表带2的部分结构可以嵌入表身侧壁12的抓胶孔13中,并且在扩展槽处形成了止挡结构。以上是抓胶孔设置在表身侧壁上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表身侧壁的内表面上也可以不具有扩展槽,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制。

特别地,上述抓胶孔的结构设计除了可以增加表盘壳体与软胶注塑件之间的包胶作用力,提高可靠性,还可以在软胶注塑过程中起到排出困气的作用。在所述抓胶孔贯穿所述表盘壳体的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注塑加工时,软胶与表盘壳体之间的气体可以被赶到所述抓胶孔中,随着软胶逐渐流入抓胶孔,气体能够从抓胶孔的另一端排出,从而避免了表盘壳体与软胶注塑件之间存在困气的情况。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所述表盘顶面11上可以具有5个从表盘顶面11的边缘向中心方向延伸的抓胶孔13,所述表身侧壁12上具有6个贯穿表身侧壁12的抓胶孔13。抓胶孔的这种分布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软胶注塑件与所述表身侧壁的贴合紧密程度,防止软胶注塑件从表身侧壁上脱离;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软胶注塑件与表盘顶面的对接处易被剥离的现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性能要求,在表盘壳体上增加或减少抓胶孔,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制。

可选地,所述表盘顶面11的边缘处可以设置有包胶槽14,如图1、2所示,所述包胶槽14可以沿着垂直于表盘顶面11的方向凹陷。所述包胶槽14配置为可以使注塑软胶嵌入其中,当软胶注塑件包覆在所述表盘顶面11的周围时,软胶注塑件可以嵌入所述包胶槽14中,从而降低软胶注塑件从表盘顶面11被剥离的风险。图3中示出了注塑软胶表带2注塑固定在表盘顶面11周围的情况,所述注塑软胶表带2的部分结构嵌入所述包胶槽14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包胶槽14可以呈完整的环形,所述包胶槽14沿着表盘顶面11的边缘环绕所述表盘顶面11。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表盘顶面11可以呈矩形结构,相应地,所述表身侧壁12则具有与所述表盘顶面11的四条直边相对应的四个面。所述表身侧壁12沿着垂直于表盘顶面11的方向延伸,整体环绕所述表盘顶面11。所述表盘顶面11与表身侧壁12围合成近似立方体的容纳腔,用于收容显示屏、电路板等电子表的器件。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表身侧壁12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有两个表带引导部15,所述表带引导部15用于强化表带与表盘壳体1连接处的刚性。两个所述表带引导部15分别位于所述表身侧壁12的两个相对的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手表,该手表包括上述表盘壳体1、注塑软胶表带2以及表盘。所述注塑软胶表带2包封注塑在所述表盘壳体1上,所述注塑软胶表带2的部分结构嵌入所述抓胶孔13内。图4示出了该手表的整体结构,所述表盘设置在表盘壳体1的容纳腔中,图4中未示出。图3示出了注塑软胶表带2在表盘壳体1周围嵌入所述抓胶孔13的情况。

可选地,在图3、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软胶表带2包封整个所述表身侧壁12,而表盘顶面11的大部分区域都暴露在外,注塑软胶表带2只包封至表盘顶面11的边缘位置。特别地,为了减轻包封在表盘顶面11边缘处的注塑软胶表带2易被剥离的问题,所述注塑软胶表带2在表盘顶面11与表身侧壁12的过渡位置的高度可以与所述表盘顶面11的外表面基本齐平,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一定程度的解决注塑软胶表带2的边缘易翘起、易被剥离的问题。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