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2435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



背景技术:

在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目前市场上一些旋转拨轮开关的实现方式是采用磁铁加编码感应器,实现的原理为:编码器的周边有多节NS极小磁铁组成的一个环形磁铁,将环形磁铁镶嵌到拨轮转盘上,在拨轮转盘转动时,磁力线穿过编码器在编码器的输出端会产生两组数字脉冲信号,从而主控IC会识别脉冲的个数及相位来区分是正转还是反转以切换菜单。这种技术看似高大上,但也从在一些弊端。1、周边分布的磁铁及编码器占据的空间较大,在小型穿戴产品上使用不适合;2、在自身带有磁铁和射频通讯的产品中,磁铁相互间的干扰会使编码器输出信号异常,且本身的磁铁也会对产品的射频性能造成影响;3、在成本上磁铁加编码器的成本也是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机械转盘带动三挡轻触开关产生两组数字脉冲信号来识别转盘的正反转状态,该技术在实施起来具有占用空间小、产生的脉冲信号精准、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成本低,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包括电源模块、主控芯片模块、拨轮开关组件和转盘组件,所述拨轮开关组件位于转盘组件的下方,所述电源模块位于拨轮开关组件的左侧,所述主控芯片模块位于转盘组件的中部;所述拨轮开关组件包括外壳、三爪拨柄和电平切换器,所述三爪拨柄后端位于外壳内,所述电平切换器连接在三爪拨柄的后端,所述拨轮开关组件在转盘组件的驱动下向右或向左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转盘组件包括盘体和拨齿,所述拨齿均匀分布在盘体的下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拨齿截面为正三角形,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mm~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拨齿的三个角上分别设有R0.3mm~0.5mm的圆角。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采用机械转盘带动三挡轻触开关产生两组数字脉冲信号来识别转盘的正反转状态,该技术在实施起来具有占用空间小、产生的脉冲信号精准、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成本低,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的盘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的拨轮开关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的电平切换组件原理示意图。

图中:1、电源模块;2、拨轮开关组件;3、转盘组件;4、主控芯片模块;5、铜质桥接件;6、拨齿;7、三爪拨柄;8、电平切换器;9、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智能手表用旋转式拨轮机构,可以实现智能穿戴产品的拨轮转动方式的菜单切换功能,工作原理如下:转盘组件3向右旋转时,拨齿6会拨轮开关组件2的三爪拨柄7,三爪拨柄7靠右倾斜,电平切换器8的OUT1端输出低电平信号,当拨齿6划过三爪拨柄7后,电平切换器8恢复到自由状态,拨柄在中间位置, OUT1端输出高电平信号;当转盘组件3向左旋转时,三爪拨柄7向左倾斜时,此时OUT2端输出低电平信号;在转盘组件3连续向左或者向右转动时,OUT1或者OUT2 就会输出连续的数字脉冲信号,主控芯片模块4对OUT1和OUT2输出的数字脉冲信号及脉冲个数来判别转盘组件33此时是正转还是反转来进行菜单切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拨轮开关组件2包括外壳9、三爪拨柄7和电平切换器8;三爪拨柄7后端位于外壳9内,电平切换器8连接在三爪拨柄7的后端。

进一步的,转盘组件3包括盘体和拨齿6,拨齿6均匀分布在盘体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的,拨齿6的截面为正三角形,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mm~1.2mm;拨齿6的三个角上分别设有R0.3mm~0.5mm的圆角。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